第五卷 成唯識論

《成唯識論》(梵文:Vij?āptimātratāsiddhi),又名《凈唯識論》,簡稱《唯識論》。由唐代高僧玄奘法師揉合古印度十大論師的詮釋編譯的佛教論書。是中國唯識宗立宗的主要理論依據,以大乘佛教唯識宗祖師世親的《唯識三十頌》為主線,最能體現法相唯識學派的基本思想。

  第五卷 成唯識

  此染污意。何受相應。有義此俱唯有喜受。恒內執我生喜愛故。有義不然。應許喜受乃至有頂。違聖言故。應說此意四受相應。謂生惡趣。憂受相應。緣不善業所引果故。生人欲天初二靜慮。喜受相應。緣有喜地善業果故。第三靜慮。樂受相應。緣有樂地善業果故。第四靜慮乃至有頂。舍受相應。緣唯舍地善業果故。有義彼說亦不應理。此無始來任運一類緣內執我。恒無轉易。與變異受不相應故。又此末那與前藏識義有異者。皆別說之。若四受俱。亦應別說。既不別說。定與彼同。故此相應唯有舍受。未轉依位。與前所說心所相應。已轉依位。唯二十一心所俱起。謂遍行別境各五。善十一。如第八識已轉依位。唯舍受俱。任運轉故。恒於所緣平等轉故。

  末那心所何性所攝。有覆無記所攝非餘。此意相應四煩惱等。是染法故。障礙聖道。隱蔽自心。說名有覆。非善不善。故名無記。如上二界諸煩惱等。定力攝藏。是無記攝。此俱染法。所依細故。任運轉故。亦無記攝。若已轉依。唯是善性。

  末那心所何地系耶。隨彼所生。彼地所系。謂生欲界現行末那相應心所。即欲界系。乃至有頂。應知亦然。任運恒緣自地藏識。執為內我。非他地故。若起彼地異熟藏識現在前者。名生彼地。染污末那緣彼執我。即系屬彼。名彼所系。或為彼地諸煩惱等之所系縛。名彼所系。若已轉依。即非所系。

  此染污意。無始相續。何位永斷。或暫斷耶。阿羅漢滅定。出世道無有。阿羅漢者。總顯三乘無學果位。此位染意種及現行俱永斷滅。故說無有。學位滅定出世道中俱暫伏滅。故說無有。謂染污意無始時來。微細一類任運而轉。諸有漏道不能伏滅。三乘聖道有伏滅義。真無我解違我執故。後得無漏現在前時。是彼等流。亦違此意。真無我解及後所得俱無漏故。名出世道。滅定既是聖道等流。極寂靜故。此亦非有。由未永斷此種子故。從滅盡定聖道起已。此復現行。乃至未滅。然此染意相應煩惱。是俱生故。非見所斷。是染污故。非非所斷。極微細故。所有種子。與有頂地下下煩惱。一時頓斷。勢力等故。金剛喻定現在前時。頓斷此種成阿羅漢。故無學位永不復起。二乘無學回趣大乘。從初發心至未成佛。雖實是菩薩。亦名阿羅漢。應義等故。不別說之。

  此中有義末那唯有煩惱障俱。聖教皆言三位無故。又說四惑恒相應故。又說為識雜染依故。有義彼說教理相違。出世末那。經說有故。無染意識。如有染時。定有俱生不共依故。論說藏識決定恒與一識俱轉。所謂末那。意識起時。則二俱轉。所謂意識及與末那。若五識中隨起一識。則三俱轉。乃至或時頓起五識。則七俱轉。若住滅定。無第七識。爾時藏識應無識俱。便非恒定一識俱轉。住聖道時。若無第七。爾時藏識應一識俱。如何可言若起意識。爾時藏識定二俱轉。顯揚論說。末那恒與四煩惱相應。或翻彼相應恃舉為行。或平等行。故知此意通染不染。若由論說阿羅漢位無染意故便無第七。應由論說阿羅漢位舍賴耶故便無第八。彼既不爾。此雲何然。又諸論言轉第七識得平等智。彼如餘智。定有所依相應凈識。此識無者。彼智應無。非離所依有能依故。不可說彼依六轉識。許佛恒行如鏡智故。又無學位若無第七識。彼第八識應無俱有依。然必有此依。如餘識性故。又如未證補特伽羅無我者。彼我執恒行。亦應未證法無我者。法我執恒行。此識若無。彼依何識。非依第八。彼無慧故。由此應信二乘聖道滅定無學。此識恒行。彼未證得法無我故。又諸論中以五同法。證有第七為第六依。聖道起時及無學位。若無第七為第六依。所立宗因便俱有失。或應五識亦有無依。五恒有依。六亦應爾。是故定有無染污意。於上三位恒起現前。言彼無有者。依染意說。如說四位無阿賴耶。非無第八。此亦應爾。

  此意差別略有三種。一補特伽羅我見相應。二法我見相應。三平等性智相應。初通一切異生相續。二乘有學。七地以前一類菩薩。有漏心位。彼緣阿賴耶識起補特伽羅我見。次通一切異生聲聞獨覺相續。一切菩薩法空智果不現前位。彼緣異熟識起法我見。後通一切如來相續。菩薩見道及修道中。法空智果現在前位。彼緣無垢異熟識等起平等性智。補特伽羅我見起位。彼法我見亦必現前。我執必依法執而起。如夜迷杌等。方謂人等故。我法二見。用雖有別。而不相違。同依一慧。如眼識等體雖是一。而是瞭別青等多用。不相違故。此亦應然。二乘有學聖道滅定現在前時。頓悟菩薩於修道位有學漸悟生空智果現在前時。皆唯起法執。我執已伏故。二乘無學及此漸悟法空智果不現前時。亦唯起法執。我執已斷故。八地以上一切菩薩。所有我執皆永不行。或已永斷。或永伏故。法空智果不現前時。猶起法執。不相違故。如契經說。八地以上。一切煩惱不復現行。唯有所依所智障在。此所知障。是現非種。不爾。煩惱亦應在故。法執俱意。於二乘等雖名不染。於諸菩薩亦名為染。障彼智故。由此亦名有覆無記。於二乘等說名無覆。不障彼智故。是異熟生攝。從異熟識恒時生故。名異熟生。非異熟果。此名通故。如增上緣。餘不攝者。皆入此攝。

  雲何應知此第七識。離眼等識有別自體。聖教正理為定量故。謂薄伽梵處處經中。說心意識三種別義。集起名心。思量名意。瞭別名識。是三別義。如是三義。雖通八識。而隨勝顯。第八名心。集諸法種。起諸法故。第七名意。緣藏識等。恒審思量為我等故。餘六名識。於六別境。粗動間斷。瞭別轉故。如入楞伽伽他中說。

  藏識說名心思量性名意能瞭諸境相是說名為識

  又大乘經。處處別說有第七識。故此別有。諸大乘經是至教量。前已廣說。故不重成。解脫經中亦別說有此第七識。如彼頌言。

  染污意恒時諸惑俱生滅若解脫諸惑非曾非當有

  彼經自釋此頌義言。有染污意。從無始來。與四煩惱恒俱生滅。謂我見。我愛。及我慢。我癡。對治道生。斷煩惱已。此意從彼。便得解脫。爾時此意相應煩惱。非唯現無。亦無過未。過去未來無自性故。如是等教。諸部皆有。恐厭廣文。故不繁述。

  已引聖教。當顯正理。謂契經說。不共無明。微細恒行。覆蔽真實。若無此識。彼應非有。謂諸異生。於一切分。恒起迷理不共無明。覆真實義。障聖慧眼。如伽他說。

  真義心當生常能為障礙俱行一切分謂不共無明

  是故契經說異生類。恒處長夜。無明所盲。醉纏心。曾無醒覺。若異生位。有暫不起此無明時。便違經義。俱異生位。迷理無明有行不行。不應理故。此依六識皆不得成。應此間斷。彼恒染故。許有末那。便無此失。染意恒與四惑相應。此俱無明何名不共。有義此俱我見慢愛。非根本煩惱。名不共何失。有義彼說。理教相違。純隨煩惱中。不說此三故。此三。六十煩惱攝故。處處皆說染污末那與四煩惱恒相應故。應說四中無明是主。雖三俱起。亦名不共。從無始際。恒內迷。曾不省察。癡增上故。此俱見等。應名相應。若為主時。應名不共。如無明故。許亦無失。有義此癡名不共者。如不共佛法。唯此識有故。若爾。餘識相應煩惱。此識中無。應名不共。依殊勝義立不共名。非互所無皆名不共。謂第七識相應無明。無始恒行障真義智。如是勝用。餘識所無。唯此識有。故名不共。既爾。此俱三亦應名不共。無明是主。獨得此名。或許餘三亦名不共。對餘癡故。且說無明。不共無明總有二種。一恒行不共。餘識所無。二獨行不共。此識非有。故瑜伽說。無明有二。若貪等俱者。名相應無明。非貪等俱者。名獨行無明。是主獨行。唯見所斷。如契經說。諸聖有學。不共無明。已永斷故。不造新業。非主獨行。亦修所斷。忿等皆通見所斷故。恒行不共。餘部所無。獨行不共。此彼俱有。

  又契經說。眼色為緣。生於眼識。廣說乃至意法為緣。生於意識。若無此識。彼意非有。謂如五識。必有眼等增上不共俱有所依。意識既是六識中攝。理應許有如是所依。此識若無。彼依寧有。不可說色為彼所依。意非色故。意識應無隨念計度二分別故。亦不可說五識無有俱有所依。彼與五根俱時而轉。如牙影故。又識與根既必同境。如心心所決定俱時。由此理趣。極成意識。如眼等識。必有不共。顯自名處。等無間不攝增上生所依。極成六識隨一攝故。

  又契經說。思量名意。若無此識。彼應非有。謂若意識現在前時。等無間意已滅非有。過去未來理非有故。彼思量用不定得成。既爾。如何說名為意。若謂假說。理亦不然。無正思量。假依何立。若謂現在曾有思量。爾時名識。寧說為意。故知別有第七末那。恒審思量。正名為意。已滅依此假立意名。

  又契經說。無想。滅定。染意若無。彼應無別。謂彼二定。俱滅六識及彼心所。體數無異。若無染意於二定中一有一無。彼二何別。若謂加行界地依等有差別者。理亦不然。彼差別因由此有故。此若無者。彼因亦無。是故定應別有此意。

  又契經說。無想有情。一期生中。心心所滅。若無此識。彼應無染。謂彼長時無六轉識。若無此意。我執便無。非於餘處有具縛者。一期生中都無我執。彼無我執。應如涅槃。便非聖賢同所訶厭。初後有故。無如是失中間長時無故有過。去來有故。無如是失。彼非現常。無故有過。所得無故。能得亦無。不相應法。前已遮破。藏識無故。熏習亦無。餘法受熏。已辯非理。故應別有染污末那。於無想天恒起我執。由斯賢聖同訶厭彼。

  又契經說。異生善染無記心時。恒帶我執。若無此識。彼不應有。謂異生類三性心時。雖外起諸業。而內恒執我。由執我故。令六識中所起施等不能亡相。故瑜伽說。染污末那為識依止。彼未滅時。相瞭別縛不得解脫。末那滅已。相縛解脫。言相縛者。謂於境相不能瞭達如幻事等。由斯見分相分所拘不得自在。故名相縛。依如是義。有伽他言。

  如是染污意是識之所依此意未滅時識縛終不脫

  又善無覆無記心時。若無我執。應非有漏。自相續中六識煩惱。與彼善等不俱起故。去來緣縛理非有故。非由他惑成有漏故。勿由他解成無漏故。又不可說別有隨眠。是不相應。現相續起。由斯善等成有漏法。彼非實有已極成故。亦不可說從有漏種生彼善等。故成有漏。彼種先無因。可成有漏故。非由漏種彼成有漏。勿學無漏心亦成有漏故。雖由煩惱引施等業。而不俱起故。非有漏正因。以有漏言。表漏俱故。又無記業非煩惱引。彼復如何得成有漏。然諸有漏。由與自身現行煩惱。俱生俱滅。互相增益。方成有漏。由此熏成有漏法種。後時現起有漏義成。異生既然。有學亦爾。無學有漏。雖非漏俱而從先時有漏種起。故成有漏於理無違。由有末那恒起我執。令善等法有漏義成。此意若無。彼定非有。故知別有此第七識。

  證有此識理趣甚多。隨攝大乘略述六種。諸有智者應隨信學。然有經中說六識者。應知彼是隨轉理門。或隨所依六根說六。而識類別實有八種。

  如是已說第二能變。第三能變。其相雲何。頌曰。

  ◎次第三能變◎差別有六種◎瞭境為性相◎善不善俱非

  論曰。次中思量能變識後。應辯瞭境能變識相。此識差別總有六種。隨六根境種類異故。謂名眼識。乃至意識。隨根立名。具五義故。五謂依發屬助如根。雖六識身皆依意轉。然隨不共立意識名。如五識身。無相濫過。或唯依意。故名意識。辯識得名。心意非例。或名色識。乃至法識。隨境立名。順識義故。謂於六境。瞭別名識色等五識。唯瞭色等。法識通能瞭一切法。或能瞭別法。獨得法識名。故六識名。無相濫失。此後隨境立六識名。依五色根未自在說。若得自在。諸根互用。一根發識。緣一切境。但可隨根。無相濫失。莊嚴論說。如來五根。一一皆於五境轉者。且依粗顯同類境說。佛地經說。成所作智。決擇有情心行差別。起三業化。作四記等。若不遍緣。無此能故。然六轉識。所依所緣。粗顯極成。故此不說。前隨義便。已說所依。此所緣境。義便當說。

  次言瞭境為性相者。雙顯六識自性行相。識以瞭境為自性故。即復用彼為行相故。由斯兼釋所立別名。能瞭別境名為識故。如契經說。眼識雲何。謂依眼根瞭別諸色。廣說乃至意識雲何。謂依意根瞭別諸法。彼經且說不共所依。未轉依位見分所瞭。餘所依瞭如前已說。

  此六轉識何性攝耶。謂善。不善。俱非。性攝。俱非者。謂無記。非善不善。故名俱非。能為此世他世順益。故名為善。人天樂果。雖於此世能為順益。非於他世。故不名善。能為此世他世違損。故名不善。惡趣苦果。雖於此世能為違損。非於他世。故非不善。於善不善益損義中。不可記別。故名無記。此六轉識。若與信等十一相應。是善性攝。與無慚等十法相應。不善性攝。俱不相應。無記性攝。有義六識。三性不俱。同外門轉。互相違故。五識必由意識導引。俱生同境。成善染故。若許五識三性俱生。意識爾時應通三性。便違正理。故定不俱。瑜伽等說。藏識一時與轉識相應三性俱起者。彼依多念。如說一心非一生滅。無相違過。有義六識。三性容俱。率爾等流眼等五識。或多或少容俱起故。五識與意雖定俱生。而善性等不必同故。前所設難。於此唐捐。故瑜伽說。若遇聲緣從定起者。與定相應意識俱轉。餘耳識生。非唯彼定相應意識能取此聲。若不爾者。於此音聲不領受故。不應出定。非取聲時即便出定。領受聲已。若有希望。後時方出。在定耳識。率爾聞聲。理應非善。未轉依者。率爾墮心。定無記故。由此誠證五俱意識。非定與五善等性同。諸處但言五俱意識。亦緣五境。不說同性。雜集論說。等引位中五識無者。依多分說。若五識中。三性俱轉。意隨偏註。與彼性同。無偏註者。便無記性。故六轉識。三性容俱。得自在位。唯善性攝。佛色心等。道諦攝故。已永滅除戲論種故。

  六識與幾心所相應頌曰。

  ◎此心所遍行◎別境善煩惱◎隨煩惱不定◎皆三受相應

  論曰。此六轉識。總與六位心所相應。謂遍行等。恒依心起。與心相應。系屬於心。故名心所。如屬我物。立我所名。心於所緣。唯取總相。心所於彼。亦取別相。助成心事。得心所名。如畫師資。作模填彩。故瑜伽說。識能瞭別事之總相。作意瞭此所未瞭相。即諸心所所取別相。觸能瞭此可意等相。受能瞭此攝受等相。想能瞭此言說因相。思能瞭此正因等相。故作意等名心所法。此表心所亦緣總相。餘處復說。欲亦能瞭可樂事相。勝解亦瞭決定事相。念亦能瞭串習事相。定慧亦瞭德失等相。由此於境。起善染等。諸心所法。皆於所緣。兼取別相。

  雖諸心所名義無異。而有六位種類差別。謂遍行有五。別境亦五。善有十一。煩惱有六。隨煩惱有二十。不定有四。如是六位。合五十一。一切心中定可得故。緣別別境而得生故。唯善心中可得生故。性是根本煩惱攝故。唯是煩惱等流性故。於善染等皆不定故。然瑜伽論合六為五。煩惱隨煩惱俱是染故。復以四一切。辯五差別。謂一切性。及地。時。俱。五中遍行具四一切。別境唯有初二一切。善唯有一。謂一切地。染四皆無。不定唯一。謂一切性。由此五位種類差別。

  此六轉識。易脫不定。故皆容與三受相應皆領順違非二相故。領順境相。適悅身心。說名樂受。領違境相。逼迫身心。說名苦受。領中容境相。於身於心。非逼非悅名不苦樂受。

  如是三受。或各分二。五識相應。說名身受。別依身故。意識相應。說名心受。唯依心故。又三皆通有漏無漏。苦受亦由無漏起故。或各分三。謂見所斷。修所斷。非所斷。又學。無學。非二。為三。或總分四。謂善。不善。有覆無覆二無記受。有義三受。容各分四。五識俱起。任運貪癡。純苦趣中。任運煩惱。不發業者。是無記故。彼皆容與苦根相應。瑜伽論說。若任運生一切煩惱。皆於三受現行可得。若通一切識身者。遍與一切根相應。不通一切識身者。意地一切根相應。雜集論說。若欲界系。任運煩惱。發惡行者。亦是不善。所餘皆是有覆無記。故知三受各容有四。或總分五。謂苦。樂。憂。喜。舍。三中苦樂各分二者。逼悅身心相各異故。由無分別有分別故。尤重輕微有差別故。不苦不樂不分二者。非逼非悅相無異故。無分別故。平等轉故。

  諸適悅受。五識相應。恒名為樂。意識相應。若在欲界。初二靜慮。近分名喜。但悅心故。若在初二靜慮根本。名樂名喜。悅身心故。若在第三靜慮。近分根本名樂。安靜尤重無分別故。諸逼迫受。五識相應。恒名為苦。意識俱者。有義唯憂。逼迫心故。諸聖教說。意地零受名憂根故。瑜伽論說。生地獄中諸有情類。異熟無間有異熟生。苦憂相續。又說地獄尋伺憂俱。一分鬼趣。傍生亦爾。故知意地尤重零受。尚名為憂。況餘輕者。有義通二。人天中者。恒名為憂。非尤重故。傍生鬼界。名憂名苦。雜受純受。有輕重故。捺落迦中。唯名為苦。純受尤重。無分別故。瑜伽論說。若任運生一切煩惱。皆於三受現行可得。廣說如前。又說俱生薩迦耶見。唯無記性。彼邊執見。應知亦爾。此俱苦受。非憂根攝。論說憂根非無記故。又瑜伽說。地獄諸根。餘三現行。定不成就。純苦鬼界。傍生亦爾。餘三定是樂喜憂根。以彼必成現行舍故。豈不客舍。彼定不成。寧知彼文唯說客受。應不說彼定成意根。彼六客識有時無故。不應彼論唯說客受。通說意根。無異因故。又若彼論依客受說。如何說彼定成八根。若謂五識不相續故。定說憂根為第八者。死生悶絕。寧有憂根。有執苦根為第八者。亦同此破。設執一形為第八者。理亦不然。形不定故。彼惡業招。容無形故。彼由惡業。令五根門恒受苦故。定成眼等。必有一形。於彼何用。非於無間大地獄中。可有希求淫欲事故。由斯第八定是舍根。第七八識舍相應故。如極樂地。意悅名樂。無有喜根。故極苦處。意迫名苦。無有憂根。故餘三言。定憂喜樂。餘處說彼有等流樂。應知彼依隨轉理說。或彼通說餘雜受處。無異熟樂。名純苦故。然諸聖教。意地零受名憂根者。依多分說。或隨轉門。無相違過。瑜伽論說。生地獄中諸有情類。異熟無間有異熟生。苦憂相續。又說地獄。尋伺憂俱。一分鬼趣。傍生亦爾者。亦依隨轉門。又彼苦根意識俱者。是餘憂類。假說為憂。或彼苦根損身心故。雖苦根攝。而亦名憂。如近分喜益身心故。雖是喜根。而亦名樂。顯揚論等具顯此義。然未至地。定無樂根。說彼唯有十一根故。由此應知意地零受。純受苦處亦苦根攝。此等聖教差別多門。恐文增廣。故不繁述。

  有義六識。三受不俱。皆外門轉。互相違故。五俱意識。同五所緣。五三受俱。意亦應爾。便違正理。故必不俱。瑜伽等說。藏識一時與轉識相應三受俱起者。彼依多念。如說一心非一生滅。無相違過。有義六識。三受容俱。順違中境容俱受故。意不定與五受同故。於偏註境起一受故。無偏註者便起舍故。由斯六識三受容俱。得自在位。唯樂喜舍。諸佛已斷憂苦事故。

  前所略標六位心所。今應廣顯彼差別相。且初二位其相雲何。頌曰。

  ◎初遍行觸等◎次別境謂欲◎勝解念定慧◎所緣事不同

  論曰。六位中初。遍行心所。即觸等五。如前廣說。此遍行相雲何應知。由教及理為定量故。此中教者。如契經言。眼色為緣。生於眼識。三和合觸。與觸俱生。有受想思。乃至廣說。由斯觸等。四是遍行。又契經說。若根不壞。境界現前。作意正起。方能生識。餘經復言。若復於此作意。即於此瞭別。若於此瞭別。即於此作意。是故此二。恒共和合。乃至廣說。由此作意亦是遍行。此等聖教誠證非一。理謂識起。必有三和。彼定生觸。必由觸有。若無觸者。心心所法應不和合觸一境故。作意引心令趣自境。此若無者。心應無故。受能領納順違中境。令心等起歡零舍相。無心起時。無隨一故。想能安立自境分齊。若心起時無此想者。應不能取境分齊相。思令心取正因等相。造作善等。無心起位。無此隨一。故必有思。由此證知觸等五法。心起必有。故是遍行。餘非遍行。義至當說。

  次別境者。謂欲至慧。所緣境事多分不同。於六位中。次初說故。

  雲何為欲。於所樂境。希望為性。勤依為業。有義所樂。謂可欣境。於可欣事。欲見聞等。有希望故。於可厭事。希彼不合。望彼別離。豈非有欲。此但求彼。不合離時。可欣自體。非可厭事。故於可厭。及中容境。一向無欲。緣可欣事。若不希望亦無欲起。有義所樂。謂所求境。於可欣厭。求合離等。有希望故。於中容境。一向無欲。緣欣厭事。若不希求。亦無欲起。有義所樂。謂欲觀境。於一切事。欲觀察者。有希望故。若不欲觀。隨因境勢。任運緣者。即全無欲。由斯理趣。欲非遍行。有說要由希望境力。諸心心所方取所緣。故經說欲為諸法本。彼說不然。心等取境。由作意故。諸聖教說。作意現前。能生識故。曾無處說。由欲能生心心所故。如說諸法愛為根本。豈心心所皆由愛生。故說欲為諸法本者。說欲所起一切事業。或說善欲能發正勤。由彼助成一切善事。故論說此勤依為業。

  雲何勝解。於決定境印持為性。不可引轉為業。謂邪正等教理證力。於所取境審決印持。由此異緣不能引轉。故猶豫境。勝解全無。非審決心。亦無勝解。由斯勝解非遍行攝。有說心等取自境時。無拘礙故。皆有勝解。彼說非理。所以者何。能不礙者即諸法故。所不礙者即心等故。勝發起者根作意故。若由此故。彼勝發起。此應復待餘。便有無窮失。

  雲何為念。於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為性。定依為業。謂數憶持曾所受境。令不忘失。能引定故。於曾未受體類境中。全不起念。設曾所受。不能明記。念亦不生。故念必非遍行所攝。有說心起必與念俱。能為後時憶念因故。彼說非理。勿於後時有癡信等。前亦有故。前心心所。或想勢力。足為後時憶念因故。

  雲何為定。於所觀境。令心專註不散為性。智依為業。謂觀德失俱非境中。由定令心專註不散。依斯便有決擇智生。心專註言。顯所欲住即便能住。非唯一境。不爾。見道歷觀諸諦。前後境別。應無等持。若不系心專註境位。便無定起。故非遍行。有說爾時亦有定起。但相微隱。應說誠言。若定能令心等和合。同趣一境。故是遍行。理亦不然。是觸用故。若謂此定。令剎那頃心不易緣。故遍行攝。亦不應理。一剎那心。自於所緣無易義故。若言由定。心取所緣。故遍行攝。彼亦非理。作意令心取所緣故。有說此定。體即是心。經說為心學。心一境性故。彼非誠證。依定攝心。令心一境。說彼言故。根力覺支道支等攝。如念慧等。非即心故。

  雲何為慧。於所觀境簡擇為性斷疑為業。謂觀德失俱非境中。由慧推求得決定故。於非觀境。愚昧心中無簡擇故。非遍行攝。有說爾時亦有慧起。但相微隱。天愛寧知。對法說為大地法故。諸部對法。展轉相違。汝等如何執為定量。唯觸等五經說遍行。說十非經。不應固執。然欲等五。非觸等故。定非遍行。如信貪等。有義此五。定互相資。隨一起時。必有餘四。有義不定。瑜伽說此。四一切中。無後二故。又說此五。緣四境生。所緣能緣非定俱故。應說此五。或時起一。謂於所樂。唯起希望。或於決定。唯起印解。或於曾習。唯起憶念。或於所觀。唯起專註。謂愚昧類。為止散心。雖專註所緣。而不能簡擇。世共知彼有定無慧。彼加行位。少有聞思。故說等持。緣所觀境。或依多分。故說是言。如戲忘天。專註一境。起貪瞋等。有定無慧。諸如是等。其類實繁或於所觀。唯起簡擇。謂不專註。馳散推求。或時起二。謂於所樂決定境中。起欲勝解。或於所樂曾習境中。起欲及念。如是乃至於所觀境。起定及慧。合有十二。或時起三。謂於所樂決定曾習。起欲解念。如是乃至於曾所觀。起念定慧。合有十三或時起四。謂於所樂決定曾習所觀境中。起前四種如是乃至於定曾習所觀境中。起後四種。合有五四或時起五。謂於所樂決定曾習所觀境中。具起五種。如是於四起欲等五。總別合有三十一句。或有心位。五皆不起。如非四境。率爾墮心。及藏識俱。此類非一。

  第七八識。此別境五。隨位有無。如前已說。第六意識。諸位容俱。依轉未轉。皆不遮故。有義五識此五皆無。緣已得境。無希望故。不能審決。無印持故。恒取新境。無追憶故。自性散動。無專註故。不能推度。無簡擇故。有義五識。容有此五。雖無於境增上希望。而有微劣樂境義故。於境雖無增上審決。而有微劣印境義故。雖無明記曾習境體。而有微劣念境類故。雖不作意系念一境。而有微劣專註義故。遮等引故。說性散動。非遮等持。故容有定。雖於所緣不能推度。而有微劣簡擇義故。由此聖教說眼耳通。是眼耳識相應智性。餘三準。此。有慧無失。未自在位。此五或無得自在時。此五定有。樂觀諸境。欲無減故。印境勝解。常無減故。憶習曾受。念無減故。又佛五識緣三世故。如來無有不定心故。五識皆有作事智故。此別境五。何受相應。有義欲三。除憂苦受。以彼二境非所樂故。餘四通四。唯除苦受。以審決等五識無故。有義一切。五受相應。論說憂根。於無上法思慕愁零求欲證故。純受苦處。希求解脫。意有苦根。前已說故。論說貪愛。憂苦相應。此貪愛俱。必有欲故。苦根既有意識相應。審決等四。苦俱何咎。又五識俱。亦有微細印境等四。義如前說。由斯欲等。五受相應。此五復依性界學等。諸門分別。如理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