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

華嚴經

《大方广佛华严经》,梵名महावैपुल्यबुद्धावतंसकसूत्र Buddhāvatamsaka -mahāvaipulya-sūtra,或称《杂华经》,大乘佛教重要经典之一,中国华严宗即依据本经,立法界缘起、事事无碍等妙义为宗旨。 ... [ 詳細介紹 ]

漢譯版本
此經漢譯本有三種:
一、東晉佛馱跋陀羅的譯本,題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六十卷,為區別於後來的唐譯本,又稱為"舊譯《華嚴》",或稱為《六十華嚴》。
二、唐武周時實叉難陀的譯本,題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又稱為"新譯《華嚴》",或稱為《八十華嚴》。
三、唐貞元中般若的譯本,也題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四十卷,它的全名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簡稱為《普賢行願品》,或稱為《四十華嚴》。
此經的漢譯本中,以唐譯八十卷本的文義最為暢達,品目也較完備,因而在漢地流傳最盛。以下依據這一譯本略述此經的內容:唐譯本經系由九會的說法組合而成。

經題釋義
茲就本經之經題而論,《大方廣佛華嚴經》系‘法喻因果’並舉,‘理智人法’兼備之名稱,一經之要旨,皆在此中。大,即包含之義;方,即軌範之義;廣,即周遍之義。亦即總說一心法界之體用,廣大而無邊,稱為大方廣。佛,即證入大方廣無盡法界者;華,即成就萬德圓備之果體的因行譬喻;故開演因位之萬行,以嚴飾佛果之深義,則稱為佛華嚴。總之,大方廣佛華嚴系所詮之義理,而‘經’則為能詮之言教。

來歷
本經系如來成道後之第二個七日,於菩提樹下為文殊、普賢等上位菩薩所宣說之自內證法門,此一華嚴經教乃教法中之根本法輪,故稱‘稱性本教’。又因本教法屬頓教法門,故亦稱初頓華嚴。內容記述佛陀之因行果德,開顯出重重無盡、事事無礙之妙旨。《華嚴經》雖出於印度,然尚未發揮本經玄旨,直至我國華嚴宗成立,才充分發揚其真諦奧義。

華嚴菩薩華嚴三聖
即華嚴經所指華藏世界之三位聖者。(一)毗盧遮那佛,毗盧遮那意為遍一切處。謂佛之煩惱體淨,眾德悉備,身土相稱,遍一切處,能為色相所作依止,具無邊際真實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實性;即此自性,又稱法身。(二)普賢菩薩,以其居伏道之頂,體性周遍,故稱普;斷道之後,鄰於極聖,故稱賢。(三)文殊師利菩薩,文殊師利意為妙德。以其明見佛性,具足法身、般若、解脫三德,不可思議,故稱妙德。毗盧遮那佛理智完備,居中位;文殊菩薩主智門,立於毗盧遮那佛之左;普賢菩薩主理門,位於毗盧遮那佛之右。轉之則右為智,左為理時,顯示理智之涉入胎藏界曼陀羅。

梵本·釋論
關於本經之梵本,自古以來即有諸種異說,據法藏之《華嚴經傳記》卷一載,龍樹菩薩於龍宮中見本經有上、中、下三本,其上本與中本之頌數品數浩大,非凡力所能受持,故隱而不傳;至於所傳之下本,即是十萬偈四十八品(或謂三十八品)之華嚴經。其後,世親菩薩作《十地經論》以釋十地品,金剛軍、堅慧等論師亦造有十地品之釋論。又《華嚴經探玄記》卷一,將本經分為恆本、大本、上本、中本、下本、略本等六本。《華嚴經旨歸》、《華嚴經疏》卷三等則舉出異說經、同說經、普眼經、上本經、中本經、下本經、略本經、主伴經、眷屬經、圓滿經等十種之別。另據大智度論卷一〇〇所載,不可思議解脫經(四十華嚴經)之梵本共有十萬偈。梁譯《攝大乘論釋》卷十五亦稱,《華嚴經》有百千偈,故稱百千經,百千即十萬之意。

末後歸宗
《華嚴》一經,王於三藏,末後歸宗,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回嚮往生西方,普勸善財及華藏海眾,一致進行,求生西方,以期圓滿佛果。此之法門,何敢視作小乘?況善財已證等覺,海會悉證法身,彼尚求生,我何人斯(耳),不屑修習?豈但高竪慢幢,直是毀謗《華嚴》。欲張大乘之虛名,親造謗法之極禍。(印光大師《念佛懇辭》序) 
以善財遍參知識,末後於普賢座下,蒙其威神加被,所證者與普賢等,與諸佛等,是為等覺菩薩。普賢乃以十大願王,勸進善財,及與華藏海眾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回嚮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而為華嚴一經歸宗結頂之法。(印光大師淨土五經重刊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