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譯文
《大乘起信論》(梵文 Mahāyāna śraddhotpada śāstra),又略稱《起信論》,大乘佛教重要論書,相傳為古印度馬鳴著,南朝梁真諦譯,一卷;唐代實叉難陀重譯,作2卷;以真諦譯本較流行。裂網疏雲:二譯對閱。唐本更為文顯義順。
馬鳴菩薩 造
梁 天竺三藏法師真諦譯
明 憨山德清禪師 直解
中華習教沙門 超然 白話
沙 門 來 華 白話證義
我以生命皈依那窮盡十方的,
具有最殊勝意業的正遍知者;
其身業殊勝於色法自在無礙,
以最勝語業救世的大悲佛陀!
我歸依佛陀的法身實相妙體,
那無邊無際的真如法性大海;
具足無量妙性功德之如來藏!
還有那些如實修行的賢聖僧!
為瞭利益有緣眾生而造此論,
令其去除疑惑捨棄邪見執著;
並發起大乘佛法的真正信心,
佛陀正覺的種子將不斷流傳。
總論:“有一個法門,能夠幫助眾生發起大乘正信之根。所以,應當講說。”
“本文將從五個方面進行講說,那五個方面呢?第一、因緣分;第二、立義分;第三、解釋分;第四、修行信心分;第五、勸修利益分。” 第一、因緣分 首先講說第一因緣分。
問:“由於什麼樣的因緣,要造這部論呢?”
回答說:“造這部論的因緣有八種,哪八種呢?第一、因緣總相。就是為瞭讓有緣眾生,能夠遠離一切苦,得到究竟的安樂。而不是為瞭追求人世間的名聞利養,以及恭敬的緣故。”
“第二、是為瞭解釋如來教法當中的根本教義,讓一切眾生都能夠獲得正確的理解,而不會發生錯謬的緣故。”
“第三、是為瞭讓那些善根已經成熟的眾生,在大乘教法當中能夠成就菩薩初住以上位次,得到不退的真實信心的緣故。”
“第四、是為瞭讓那些善根微少的眾生,通過學習發心和各種修行,逐漸成熟信心的緣故。”
“第五、是為瞭那些惡業眾生而開示方便法門,讓他們通過禮佛懺悔等方法,而消除罪惡業障;從而保護他們的信心,使他們逐漸遠離愚癡和我慢,出離邪見之網的緣故。”
“第六、是為瞭開示修習止觀法門,以便對治凡夫和二乘人心中過失的緣故。”
“第七、是為瞭開示專心念佛求生凈土的方便法門,以便那些怯弱眾生,能夠往生到凈土當中見佛聞法,得到決定不退的真實信心的緣故。”
“第八、是為瞭開示大乘教法的殊勝利益,勸導眾生勤奮修行的緣故。”
“有以上這些因緣,所以要造這部論。”
問:“上述這些法義,在佛經當中都已經具備,何必要重新講說呢?”
回答說:“佛陀經教當中,雖然已經具有這些法義;但因為眾生的根機和修行的力量,各自不同,接受和悟解法義的因緣也仟差萬別。比如,如來在世的時候,眾生的根機猛利,如來作為說法之人,其身口意三業也極為殊勝。所以,世尊圓滿的法音,一經演說,各類眾生都能夠平等地得到悟解。這種情況下,就不必造論瞭。”
“在如來滅度以後,有的眾生,能夠運用自己的力量廣學多聞,從而得到悟解;”
“也有的眾生,能夠運用自己的力量,通過少量的聽聞經教,就可以獲得廣大的悟解;”
“或者有的眾生,智慧的根器比較遲鈍,需要借助於詳細廣博的論著,才能夠獲得悟解;”
“還有一些眾生,因為廣大的經論,文字內容太多而煩惱,心中希望通過修持少量的文字,而包含多數法義,最終達成悟解。”
“鑒於上述因緣,這一部論,就是為瞭從總體上,概括如來廣大深妙教法當中無量無邊法義的緣故而作。為瞭最後一類眾生的緣故,應當講說此論。” 第二、立義分 前文講說因緣分完畢,繼續講說立義分,樹立大乘正義。
“所謂大乘,從總體上來說,有兩個方面。那兩個方面呢?第一是法;第二是法義。”
“這裡所說的法,其實就是一切眾生所共有的心。這個心已經包括瞭一切世間法和出世間法。依賴於這個心,才能夠顯示大乘的真正含義。為什麼呢?因為這個心的真如相,就顯示瞭大乘之體;這個心的生滅因緣相,能夠顯示大乘本具的體、相、用三大的緣故。”
“這裡所說的法義,共有三種。哪三種呢?第一、體大,就是說一切萬法平等具有真如本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無差別的緣故。”
“第二、相大,就是說如來藏當中,圓滿具備無量無邊自性功德的緣故。”
“第三、用大,這個大乘心法,能夠生起一切世間法和出世間法善因果的緣故;它也是一切諸佛在本來因地,所乘坐之妙法的緣故;乃至於一切菩薩,都是乘坐這個大乘心法到達如來究竟圓滿果地的緣故。” 第三、解釋分 前文講說立義分完畢,繼續講說解釋分,解釋大乘法義。
“解釋大乘法義分為三個方面。那三個方面呢?第一、顯示正義;第二、對治邪執;第三、分別發趣道相。”
第一、顯示正義
“所謂的顯示正義,在這一個大乘心法當中,可以分為兩種法門。哪兩種呢?一、心真如門;二、心生滅門。它們分別能夠總括包容一切萬法。其中的含義是什麼呢?因為這兩個法門,沒有辦法相分離的緣故。”
一、心真如門
“所謂的心真如門,也就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就是說心性從來不曾產生,也永遠不會滅亡。一切看似繽紛繁雜的各種事物,隻是因為心中的妄想念頭才顯示出瞭差別;倘若能夠離開妄想念頭的話,就沒有瞭一切境界的樣子。因此,一切萬法,從根本上來說,遠離語言文字之相;遠離虛假名字之相;遠離心念分別之相。其本質究竟平等;其本性沒有絲毫生滅變異;其本源沒有辦法被破壞。一切的一切,全都隻是一心而已,所以叫做真如。”
(問:“為什麼一切法遠離語言文字之相,遠離名字之相呢?)
答:“因為一切語言文字,以及名字,都沒有任何真實的內容。”
(問:“為什麼一切法遠離心念分別之相呢?)
答:“因為一切法隻是隨著妄想念頭而顯現,其本性是瞭不可得的。”
(問:“倘若語言名字相和心念分別相都遠離的話,什麼是真如相呢?)
答:“這裡所說的真如,沒有任何相貌。”
(問:“既然已經遠離名字相,為什麼還會有真如這個名字呢?”
答:“這裡所說的真如,乃是語言文字的極致。隻是借用文字,來除去對於文字的執著罷瞭,它也沒有什麼確定的名字相。”
(問:“既然遠離瞭名字和語言之相,這個真如還可以遠離嗎?)
答:“這個真如之體沒有什麼可遠離的,因為一切法都是真如的緣故。”
(問:“是不是一切虛假語言名字都遠離瞭以後,隻確立真如這一個法呢?)
答:“真如也沒有什麼好確立的。因為一切法都和真如同體,沒有任何差別。要知道,一切萬法,超越瞭語言文字,也超越瞭心念分別,所以叫做真如。”
問:“倘若像您所說,真如超越瞭語言文字和心念分別的話。一切修行的眾生們,應當怎樣隨順這樣的法義,從而得以悟入真如呢?”
答:“倘若修行的人,能夠知道一切萬法,雖然可以方便言說;而實際上,卻根本沒有什麼能說的人,也沒有什麼可說的法。雖然可以因為一切法而生起念頭,實際上,卻根本沒有什麼能念的我,也沒有什麼可念的法。這就叫做隨順的方法。像這樣隨順修行,一旦行到心體離念,就叫做悟入真如。”
“另外,這個一心真如當中,按照語言文字的分別錶述,含有兩個方面的法義。哪兩個方面呢?(一)如實空。因為一切妄念染法如實空的緣故,所以能夠顯現出究竟實相。(二)如實不空。因為真如自體不生不滅,本來就圓滿具備種種無漏解脫自性功德的緣故。”
(一)如實空
“所謂的如實空,是說從無始以來,真如一心與一切虛妄汙染之法,從來就不相應的緣故。也就是說,真如一心從根本上遠離一切法之間的差別之相,因為根本就沒有虛妄心念的緣故。”
“應當知道,這個真如自性,它既不是‘有相’;也不是‘無相’;既不是‘非有相,非無相’;也不是‘亦有相,亦無相’。它遠離有無四句的執著。”
“這個真如自性,與一切法之間,既不是‘一相’;也不是‘異相’;既不是‘非一相,非異相’;也不是‘亦一相,亦異相’。它也遠離一異四句的執著。”
“乃至於總說如實空的法義:就是因為一切眾生有虛妄生滅心的緣故,在念念分別當中,與真如一心不相應,所以叫做如實空。倘若遠離瞭虛妄生滅心以後,在究竟實相當中,就沒有什麼可以空的瞭。”
(二)如實不空
“所謂的如實不空,前文已經顯發出瞭空而無妄的真如法體;這個真如法體,當體就是真如一心。這個真如一心,它不生不滅,恆常不變;而且,本有的清凈妙法在其中圓滿具足,所以叫做如實不空。但是,在這個不空當中,也沒有什麼有相的真實之法可以得到;因為心體離念的境界不可思議,隻有親自證得,才能與真如一心相應的緣故。”
二、心生滅門
“所謂的心生滅門,依賴於如來藏的緣故,所以有瞭生滅心念(譬如波濤依賴於海水而有)。雖然有瞭生滅心念,並不會破壞不生不滅的心體。這時,所謂的不生不滅心體與生滅心念相和合,既不是一體,也不是異體,名字叫做阿賴耶識。”
“這個阿賴耶識有兩種含義,能夠包容一切法,也能夠生起一切法。哪兩種含義呢?(一)覺義;(二)不覺義。”
(一)覺義
“所謂的覺義,就是指在念頭平息之際,本來離念的心體得以顯現。那個遠離念頭生滅相的本來心體,它平等於虛空法界,沒有不周遍的地方。於是,整個法界顯現為沒有任何差別和對立的一味真心,這就是如來的平等法身。因為這個平等法身是眾生本來就具有的,所以說一切眾生本來覺悟,稱之為本覺。”
“為什麼呢?這個本覺的名字和含義,是相對於始覺來說的。而這個始覺,所覺悟的就是本覺,實質是一樣的。所謂的始覺,相對於心體離念的本覺來說,一切眾生都在無明妄念當中,所以有瞭眾生的不覺;從不覺當中修行,一旦心體離念,就叫做始覺。再進一步,把透徹心源的覺悟,叫做究竟覺;而尚未透徹心源的覺悟,叫做非究竟覺。”
“其中的道理是什麼呢?就比如普通凡夫,發覺自己的心在前面起瞭惡念,能夠停止後面的惡念,讓它不再繼續生起來。這雖然也叫做覺,但其實還是不覺。”
“對於聲聞、緣覺的二乘修行人,以及初發心住以上的三賢位菩薩來說,他們能夠覺察從分別念到執著念的變化;所以在他們的念頭當中,沒有瞭執著取捨的變異之相。因為已經捨離瞭較粗的分別執著心念的緣故,叫做相似覺。”
“對於初地以上的法身菩薩們來說,他們能夠覺知心念當中的分別和對立;所以,他們的念頭已經沒有瞭沾染境界的住著之相。因為已經遠離瞭分別心,這種較粗心念的緣故,叫做隨分覺。”
“對於菩薩地的盡頭,十地後心的菩薩來說,他們的三昧觀行已經深入到瞭極點。最後一念觀照,與無念心體相應,就會覺悟到心念的最初生起之相;於是,他們的心就不會再有最初的妄動。因為已經遠離瞭心中最微細心念的緣故,他們完全照見瞭無念心性;一味真心現前,常住法界,如如不動;始覺與本覺合二為一,叫做究竟覺。”
“因此,在佛經當中說過,倘若有眾生能夠觀察無念之心的話,就是在趨嚮於佛陀的智慧瞭。”
“另外,當心念生起來的時候,並沒有一個最初的生起之相可以被知道。之所以說能夠覺知念頭最初的生起之相,所指的就是無念境界,無念之心就是究竟覺。因此,一切眾生,都不能叫做覺悟。因為他們從無始以來,一直念念相續,從來也不曾離開生滅的念頭,所以叫做無始無明。”
“倘若能夠得入無念境界的話,就會覺知心念當中的生、住、異、滅四相。因為無念真心平等不變異的緣故,所以根本就沒有始覺和本覺的差異。因為生、住、異、滅四相,在無念真心當中同時而有;如果離開無念心體的話,這四相就都沒有瞭獨立的自體,所以它們本來就是平等的,同是真如一心的緣故。”
“另外,在修行的過程當中,隨著修行者的心逐漸轉染還凈,本覺嚮內熏習,就會生起兩種功德相。這兩種功德相都以本覺為體,所以與本覺不會分離。哪兩種功德相呢?一是智凈相;二是不思議業相。”
“所謂的智凈相,就是指依賴於真如由內而外的熏修之力,以及教法由外而內的熏修之力;依賴於這兩種力量修行,一旦見到真如一心,就稱為如實修行。此時,修行者證入初地。從初地繼續修行真如三昧,到瞭第八地,證量已經非常精深,就會滿足破除阿賴耶識當中根本無明的要求。於是,不生不滅心體與生滅心念相和合的阿賴耶識,就會被摧毀;同時,細微的心念相續生起之相,也會被消滅。這時,就會完全顯現法身,本來的智慧覺性純凈現前。”
“其中的道理是什麼呢?因為一切心識的生滅相續之相,都是無明。而無明當中的這些生滅念,都是依賴於真如一心而生起的,所以,無明心相,從來也沒有離開過本覺心性。究其本源來說,無明心相是不可破壞的;就其生滅念來說,無明心相並非不可破壞。這就如同大海裡面的海水一樣,海水因為風而有波動,水波之相與風動之相是無法分開的。然而,水的本性並不是波動,如果風停瞭,水的波動就會逐漸消滅。但是,水的濕潤之性卻不會被破壞。同樣的道理,一切眾生的自性清凈心,因為無明風吹的緣故,才會有生滅念的動相。清凈心和無明,都沒有形相,它們也無法完全分開。然而,清凈心的本性並不是生滅妄動,如果無明消滅瞭,生滅相續的念頭就會消滅。但是,本來的智慧覺性卻不會被破壞。”
“所謂的不思議業相,因為依賴於前面所說的智凈相,就能夠顯現出一切殊勝微妙不可思議的境界。也就是所說的諸佛無量功德之相,它常住於智慧覺性當中,沒有窮盡的時候。隨順著一切眾生根機的不同,而自然發生相應,顯現出種種不思議的感應,使眾生得到各種利益。”
“另外,關於本覺的體相,有四個方面的內容。總體來說,本覺體相與無限包容的虛空平等無二;也好像一面沒有邊際的純凈的鏡子那樣,能夠普遍顯現一切。”
“哪四個方面的內容呢?第一、如實空鏡。就是說本覺體性,本來就遠離一切生滅心念,以及生滅心念所顯現的一切境界。隻是真如一心,沒有任何法可以顯現。本來湛然寂滅,瞭無對待,不是任何覺照法義的緣故。”
“第二、因熏習鏡。就是說本覺體性如實不空。一切世間的種種境界,都在其中顯現。本覺體性與所現的一切境界,沒有內外和出入的差別。境界不現的時候,並沒有失去什麼;境界顯現的時候,也不會破壞本覺體性。本覺與所現境界,都是常住一心;因為所謂的一切法,就是本覺真實體性的緣故。另外,一切生滅染汙之法,都不能夠汙染本覺體性。本覺智慧之體如如不動,它圓滿具備一切無漏功德,能夠嚮內熏習眾生,作為眾生覺悟之因的緣故。”
“第三、法出離鏡。就是說這個如實不空的本覺體性,逐漸嚮內熏習,最終將使修行者,得以出離煩惱障(煩惱礙)和所知障(智礙);並且遠離阿賴耶識當中,不生不滅心體與生滅心念的和合之相。於是,就會顯現出本有的純凈和光明的緣故。”
“第四、緣熏習鏡。就是說一切聖者,依賴於前文的法出離鏡的緣故,本覺體性自然能夠遍照一切眾生的心;讓他們發起修行,增長善根,乃至於隨念示現種種利益的緣故。”
(二)不覺義
(問:“本來覺性既然像前面所說的那樣,遍佈虛空,圓滿覺照一切。為什麼還會有不覺呢?”)
答:“所謂的不覺義,是指一切眾生,沒有能夠如實知道,所有的一切境界純是真如一心的緣故,忽然心動,而生起瞭念頭。實際上,念頭並沒有獨立的自相,它無法離開本覺一心。就好像迷路的人,由於對方嚮的錯認,才會迷路;倘若離開瞭方嚮的錯認,就不會迷路瞭。眾生也是這樣,由於對覺性的認知,所以才會迷惑不覺;倘若離開瞭覺性的認知,就沒有不覺瞭。”
(問:“怎麼知道不覺本來就是真覺呢?)
答:“因為眾生有不覺的妄想心的緣故,由於妄想分別而能夠知名解義,所以,如來為眾生講說並指示本有的真覺之性。眾生通過修行,如果離開瞭不覺的妄想心,一念回光返照,契入本來的真如一心。此時,不僅沒有瞭不覺,也沒有真覺的獨立自相可以錶述瞭。”
“另外,因為不覺的緣故,就會生起三種心念細相,與那個不覺之心相應而無法分離。”
“哪三種呢?第一、無明業相。因為不覺的緣故,所以會有心念發動,把它叫做業。而覺悟真如一心的時候,心是不動的。心念一旦發動,就會有各種苦,因為果和因是分不開的緣故。”
“第二、能見相。因為依賴於心動的緣故,所以有瞭能見之心相。心如果不動,就不會有能見之心。”
“第三、境界相。因為依賴於能見之心的緣故,所以顯現出瞭虛妄的境界。如果離開能見之心,就沒有境界相瞭。”
“因為有瞭前面的境界相作為助緣的緣故,就會繼續生起六種較粗的心念。那六種呢?第一、智相。依賴於所現的境界,心中起瞭分別念,所以,就會對境界產生愛或者不愛的緣故。”
“第二、相續相。依賴於前面的智相,就會繼續生起苦、樂感受的念頭。這個覺知心不停地生起念頭,因為它與境界之間的相應,而持續不斷的緣故。”
“第三、執取相。依賴於前面的相續相,以境界為助緣,繼續生起攀緣念頭。並且停留在苦、樂境界當中,心中生起瞭執著的緣故。”
“第四、計名字相。依賴於前面虛妄的執取相,而進一步分別虛假的語言名字相的緣故。”
“第五、起業相。依賴於前面的計名字相,對於名字產生瞭深深的執著。於是發動身業和口業,來維護這種執著,造下瞭種種業的緣故。”
“第六、業繫苦相。因為前面造瞭業,就會循著因果而受到業報。被業報所束縛,不得自在的緣故。”
“應當知道,無明(也就是最初的不覺)能夠生起一切生死輪回的染汙之法。因為一切染汙之法,都是不覺之相的緣故。”
(三)覺與不覺相關義
“另外,覺和不覺之間的關繫有兩種相。那兩種相呢?一是同相;二是異相。”
“所謂的同相,就好比各種各樣的陶器和瓦器,它們都有共同的微觀組成(都是泥土燒制的)。同樣,一切無漏清凈法,與無明染汙法,乃至於種種的幻化業力所顯現的一切境界,都共同具有真如本性,都是真如一心的顯相而已。”
“因此,在佛經當中,依賴於這個共同具有真如本性的法義,而說一切眾生本來就常住於法身當中,本來就已經進入瞭涅槃。諸佛的無上菩提妙法,沒有什麼可修行之相,也沒有什麼可成就之相。從根本上來說,終究無所得。”
(問:“眾生既然本來是佛,為什麼見不到他們報身和化身的色相呢?)
答:“眾生是佛,是從真如法性來說的,真如法性當中終究沒有色相可見。”
(問:“既然真如法性沒有色相可見,為什麼已經成就的佛陀,卻會有種種報身和化身的色相呢?)
答:“諸佛之所以有色相可見,隻是隨著一切眾生心中,無明染汙的業力幻化而顯現的。並不是說在本覺不空之性當中真實而有的,因為本覺智慧之相是沒有相可見的緣故。”
(四)心生滅因緣
“另外,關於心的生滅因緣,就是說一切眾生都依賴於心、意、意識而流轉的緣故。其中的道理是什麼呢?因為阿賴耶識(心)的緣故,所以說有無明,從不覺而有心動(無明業相),陸續生起能見(能見相)、能現(境界相)、能分別境界(智相),最終,分別念相續不斷地生起(相續相),使生死輪回得以持續。所以把它叫做意。”
“這個意,又由五種具體的名字組成。哪五種呢?第一、叫做業識。就是指由於無明的力量,而不覺真如一心,所以忽然心動的緣故(即前文三細當中的無明業識。說明從最初心的生相開始,都屬於意)。”
“第二、叫做轉識。依賴於前面的動心,所以有瞭能見相的緣故(即前文三細當中的能見相。說明能夠轉真如智慧而成為虛妄見的,也是意)。”
“第三、叫做現識。就是說隨著前面轉識當中的虛妄見,而能夠現出一切境界,就如同明鏡當中能夠現出色塵形相一樣。現識也是這樣的,隨順著色、聲、香、味、觸五塵,一旦相對應,就會顯現,沒有任何前後差別。因為在任何時候,它都會隨著塵緣而任運顯現,總是在塵緣面前的緣故,所以叫做現識(即前文三細當中的境界相)。”
“第四、叫做智識。就是說在前面現識的基礎上,能夠分別染汙法和清凈法的緣故,所以叫做智識(即前文六粗當中的智相)。”
“第五、叫做相續識。因為前面智識的分別念,與境界相應,念念攀緣而不間斷的緣故,所以叫做相續識(即前文六粗當中的相續相)。它能夠在相續念當中,住持過去無量世代的善業和惡業,使業種不會失去的緣故。它還能夠使現在和未來的一切善惡因果,以及或者苦,或者樂的業報得以成熟,並且絲毫不差地顯現出來的緣故。它還能夠讓現在已經發生的事情,在心中忽然生起念頭去攀緣;讓未來的事情,不知不覺地在心中生起虛妄的設想和考慮。因此,三界當中的一切生死輪回境界,都是虛假而不真實的,都隻是心念造作而產生的。如果離開瞭生滅心念的話,就沒有瞭一切六塵境界。”
(問:“既然生滅的是意,為什麼又說三界虛偽,唯心所作呢?”)
答:“其中的道理在哪裡呢?因為一切萬法都是從心現起的,都是依賴於生滅妄念而產生的。所謂的分別一切法,其實就是在分別自己的心。這個分別心,沒有辦法見到真如一心,因為真如一心沒有任何相貌可見。應當知道,世間的一切境界,都是依賴於眾生的無明妄心,也就是相續生滅念,而得以成立和持續的。因此,一切萬法都如同鏡子當中的影像一樣(心的明瞭如鏡,妄念境界如像),沒有實體可得,隻是眾生的虛妄心念罷瞭。因為心念一旦產生,那麼種種法就會產生;心念一旦消滅,而歸於無念真心的話,那麼種種法就會隨之消滅的緣故。”
“另外,所謂的意識,就是指前文意當中的相續識,依賴於一切凡夫,對於各種苦樂境界貪取和執著的逐漸加深,所以開始算計哪個是我,哪些是我所有的。以及種種虛妄的執著,使心念追隨著事物境界而不斷地攀緣,不斷地分別六塵境界,叫做意識。由於意識需要依賴於五根分別貪取境界,所以也叫做分離識。又因為意識不斷地分別內外種種事相,所以又叫做分別事識。這個意識會隨著見、愛兩種煩惱(即所知障和煩惱障),而不斷增長分別執著,並且起惑造業的緣故。”
“依賴於無明熏習真如一心,而生起的識心(阿賴耶識),不是凡夫所能知道的,也不是聲聞、緣覺二乘人的智慧所能覺悟的。是說依賴於菩薩,從初信位,即信心住位,開始發心觀察;如果證得法身(初地)的時候,可以知道其中一部分。乃至於到瞭十地菩薩後心,也不能夠完全知道阿賴耶識。隻有究竟覺悟的佛陀能夠全部明瞭。”
(問:“這個阿賴耶識為什麼隻有佛陀能夠明瞭呢?“)
答:“為什麼呢?因為這個真如一心從無始以來,自性本來是清凈的,而同時具有無明。因為被無明所染汙的緣故,所以有瞭生滅染汙之心(成為阿賴耶識)。雖然有瞭染汙之心,而真如一心是常恆不變的(其中境界非常微細)。因此,其中的妙義隻有佛陀能夠知曉。”
(問:“既然說有瞭染心,為什麼又說常恆不變呢?”)
答:“因為真如一心的心性,從來並且永遠都是無念的(就是說心性不曾受到念頭的影響),所以叫做不變。”
(問:“既然說心本來清凈,為什麼又有瞭無明呢?”)
答:“因為心不能夠安住於真如一相(一法界)的緣故,心中自己與自己不相應,就會忽然心動而生起念頭,叫做無明。”
“生滅染汙之心(染心)有六種,哪六種呢?第一、執相應染(即六粗當中的執取相和計名字相)。依賴於聲聞、緣覺二乘聖者的解脫,以及十信位菩薩後心,入初住位時,能夠遠離的緣故。(相當於第六意識的見惑和思惑。)”
“第二、不斷相應染(即六粗當中的相續相)。依賴於十信位菩薩後心,入初住位時,開始修學;直到十回嚮位,逐漸能夠遠離。證入初地歡喜地(也叫凈心地)時,能夠究竟遠離的緣故。”
“第三、分別智相應染(即六粗當中的智相)。依賴於二地離垢地(也叫具戒地)的菩薩,能夠逐漸遠離;直到七地遠行地(也叫無相方便地),能夠究竟遠離的緣故。”
“第四、現色不相應染(即三細當中的境界相)。依賴於第八地不動地(也叫色自在地)的菩薩,能夠遠離的緣故。”
“第五、能見心不相應染(即三細當中的能見相)。依賴於第九地善慧地(也叫心自在地)的菩薩,能夠遠離的緣故。”
“第六、根本業不相應染(即三細當中的無明業相)。依賴於十地菩薩,入等覺位後心,證入如來果地時,能夠完全遠離的緣故。”
“所謂的不明瞭一法界(即無明,也就是心不能夠安於真如一相)的含義,就是從初發心住的菩薩,開始觀察修學,逐漸斷除。證入初地歡喜地(凈心地)時,部分遠離。乃至於直到如來圓滿果地,能夠究竟遠離的緣故。(因此,從初住菩薩到妙覺佛陀,也稱為四十二位法身大士。)”
“前文所說的相應染,它的含義,指的是心王和心所已經分開,因此心法與心所念法已經不同瞭。但是,當它們所緣外境有染凈差別的時候,心所法會隨著心王一同攀緣染凈境界,它們的相緣相是一致的。所以叫做相應染。”
“前文所說的不相應染,它的含義,指的是心不覺一法界,但還沒有生起覺知分別念頭。因此心王和心所尚未分開,還沒有心外的境界可以攀緣。在一心當中,沒有分別變異。因為沒有共同攀緣境界的相緣相的緣故,叫做不相應染。”
“還有,所謂染心的含義,它也叫做煩惱障(煩惱礙),因為它能夠障礙真如一心、空性平等智(根本智)的緣故。所謂無明的含義,它也叫做所知障(智礙),因為它能夠障礙世間自然業智(妙有分別智,即後得智)的緣故。”
(問:“無明細,染心粗;似乎應當無明障礙根本智,而染心障礙自然業智才對,為什麼反過來瞭呢?”)
答:“道理在哪裡呢?因為依賴於上述六種染心的緣故,有瞭能見相和境界相,並且進一步生起瞭虛妄執著心,去貪取境界。這樣就違背瞭真如平等本性的緣故,所以,障礙根本智。因為一切法常住於寂靜本性當中,本來沒有起滅的動相。正因為無明不覺的緣故,才有瞭心念妄動,從而違背瞭一切法的寂滅本性,所以不能夠隨順對於世間一切境界種種瞭知的智慧。因此,障礙瞭自然業智。”
(五)分別生滅相
“另外,在前文的六種染心當中,可以進行兩種分別生滅相。哪兩種呢?第一、粗染(指三種粗染心:執相應染、不斷相應染和分別智相應染),都有外境與心相應的緣故。第二、細染(指三種細染心:現色不相應染、能見心不相應染和根本業不相應染),心境尚未分離,還沒有外境與心相應的緣故。”
“還有,粗中之粗(指執相應染),是凡夫不覺的境界。粗中之細(指不斷相應染和分別智相應染),以及細中之粗(指現色不相應染和能見心不相應染),是菩薩所覺悟的境界。細中之細(指根本業不相應染),是佛陀所覺悟的境界。”
“粗染和細染,這兩種生滅心,都是依賴於無明熏習而有的,就是說依因和依緣。所謂的依因,是指最初的不覺,而有無明妄動。所謂的依緣,是指對於虛妄境界的執著和攀緣。在修行的過程當中,如果不覺妄動之因滅瞭的話,虛妄境界之緣也就滅瞭。不覺妄動之因滅瞭的緣故,三種細染的不相應心就滅瞭;虛妄境界之緣滅瞭的緣故,三種粗染的相應心就滅瞭。”
問:“如果相應心和不相應心全都滅瞭的話,心性智慧還能夠相續不斷嗎?如果能夠相續不斷的話,為什麼經中常說究竟寂滅呢?”
答:“這裡所說的滅,隻是心念的生滅之相滅,並不是真如一心的心體滅。(心體不生不滅,所以說心性智慧相續不斷;心體遠離一切生滅念,所以說究竟寂滅。)”
“比如空中的風,依賴於水而有瞭波動之相。假如水消滅瞭的話,那麼風的形相就消失瞭,沒有可以依賴而顯相的東西瞭。因為水是不滅的,所以風通過水波現出形相而相續不斷。隻有風滅瞭以後,水波的動相才會隨之消滅,但並不是水消滅瞭。眾生的無明也是這樣的,它依賴於真如心體而不覺動念。如果真如心體滅瞭的話,那麼眾生就斷絕瞭,無明也沒有可以依賴的地方瞭。正因為真如心體是不會消滅的,所以,隨著無明妄動,眾生心中的生滅念得以相續不斷。隻有無明癡惑消滅瞭以後,眾生的生滅心念才會隨之消滅,並不是心性智慧消滅瞭。”
(六)法熏習義
“另外,因為有四種法熏習義的緣故,所以染汙法和清凈法會相續生起,而不會斷絕。那四種呢?第一、凈法熏習,也叫做真如熏習;第二、一切染因熏習,也叫做無明熏習;第三、妄心熏習,也叫做業識熏習;第四、妄境界熏習,也就是六塵熏習。”
“所謂的熏習義,就如同世間的衣服一樣,本來沒有香氣;如果有人用香去熏染的緣故,就有瞭香氣。在這裡也是一樣。真如凈法當中,本來沒有汙染的生滅念;但因為無明熏習真如的緣故,就有瞭生滅染心和六塵染相。在無明染法當中,本來沒有智凈相和不思議業相;但因為真如熏習無明染心的緣故,就有瞭智凈相和不思議業用。”
“怎麼樣熏習,而使染法不斷生起的呢?”
“就是說依賴於真如凈法的緣故,而有瞭無明(即前文所說:是心從本以來,自性清凈而有無明)。因為有瞭無明,作為染法生起之因的緣故,無明就會熏習真如。因為這種熏習的緣故,就有瞭妄心(阿賴耶識)。因為有瞭阿賴耶識妄心的緣故,就會進一步熏習資養無明(生起無明業相)。由於不明瞭真如一心的緣故,就會不覺而生起念頭(生起能見相),並顯現出虛妄境界(生起境界相)。因為有瞭虛妄境界,作為染法進一步生起之助緣的緣故,此虛妄境界就會返熏業識妄心,使它產生分別念和虛妄執著(智相、相續相、執取相、計名字相,陸續生起)。然後就會造作種種業行(起業相),並依業受報,承受各種各樣的身心之苦(業繫苦相)。”
“前文所說的妄境界熏習義,分為兩種。哪兩種呢?第一、增長念熏習(是指虛妄六塵境界,返熏業識妄心,使六粗當中的智相和相續相得以增長,屬於第七識:意);第二、增長取熏習(是指虛妄六塵境界,返熏業識妄心,使六粗當中的執取相和計名字相得以增長,屬於第六識:意識)。”
“前文所說的妄心熏習義,分為兩種。哪兩種呢?第一、業識根本熏習(是指業識妄心(第七識)資熏根本無明,使心不能夠遠離細微念,所以無法超越法執,而有變異生死之苦),能夠容受阿羅漢、辟支佛和一切菩薩變異生滅之苦的緣故。第二、增長分別事識熏習(是指第六意識資熏無明,使見、愛兩種習氣增長,讓心無法遠離虛妄的六塵境界,而有分段生死之苦),能夠容受一切凡夫業力生死之苦的緣故。”
“前文所說的無明熏習義,分為兩種。哪兩種呢?第一、根本熏習(是指無明熏習真如,就有瞭阿賴耶識妄心;繼續資熏妄心,就有瞭業識),能夠成就業識(第七識:意)的緣故。第二、所起見愛熏習(是指無明熏習真如,陸續生起瞭業識、轉識、現識、智識和相續識,並資熏出瞭見、愛習氣;隨著見、愛習氣的增長,而成就瞭第六識:分別事識),能夠成就分別事識的緣故。”
“這個阿賴耶識當中,怎麼樣熏習,而使凈法不斷生起的呢?
“就是說,因為本來有真如法的緣故,所以能夠熏習無明。因為以真如熏習無明為因緣,而有力量的緣故,能夠讓阿賴耶識妄心厭離生死之苦,想要求得涅槃。因為這個阿賴耶識妄心有瞭厭離生死、求得涅槃之因緣的緣故,就會進一步資熏真如。”
“於是,相信自己的本性就是真如凈性(菩薩十信位);知道一切法都因心念妄動而顯現,沒有所對應的真實的六塵境界(菩薩十住位);所以,能夠修行種種遠離境界攀緣的法門(菩薩十行和十回嚮位);因為已經如實知道,所對應的一切境界虛妄不實的緣故(菩薩初地),能夠發起種種方便法門(菩薩二地到九地);最終能夠發起隨順法性的廣大修行,而不執著於任何境界,不起任何虛妄念頭,像這樣修行,乃至於經過久遠無量的劫數(菩薩十地)。真如熏習力充足的緣故,無明就會消滅。因為無明消滅瞭的緣故,心中就沒有瞭相續生滅念(六粗消滅);因為沒有生滅念的緣故,能見相和境界相也隨之消滅瞭(三細消滅)。因為無明之因和境界之緣都消滅瞭的緣故,一切染心之相都滅盡無遺,叫做得到大般涅槃,自然成就瞭智凈相和不思議業相(圓滿佛果)。”
“在凈熏當中,妄心熏習義(指真如熏無明,所發起的離苦求涅槃之嚮道妄心,進一步返熏真如)也分為兩種。哪兩種呢?第一、分別事識熏習(指真如熏無明,發起瞭第六意識當中的較粗之道心,再來返熏真如)。依賴於一切凡夫和聲聞、緣覺二乘修行人等,所發道心屬於第六意識,以分別心的緣故,厭離生死輪回之苦,心粗而力弱,所以逐漸趨嚮於無上正覺的緣故。第二、意熏習(指真如熏無明,發起瞭第七識意當中的相續微細之道心,再來返熏真如)。就是指菩薩們,所發道心屬於第七識,相續而勇猛,因此能夠迅速成就正覺涅槃的緣故。”
“前文所說的真如熏習義,分為兩種。哪兩種呢?第一、自體相熏習(是指一切眾生,真如自性的熏習);第二、用熏習(是指已證真如法身的菩薩,以真如法身熏習眾生的妙用)。”
“第一、所謂的自體相熏習。是指一切眾生從無量劫以來,本來具有真如無漏妙法(真如自體);本來具備不思議業用,以及顯現一切境界的法性(真如妙用)。依賴於這兩種法義,真如自體就會經常熏習眾生的無明妄心。因為真如本來具有這種力量的緣故,所以能夠讓眾生厭離生死之苦(出離心),願意求得涅槃妙果(菩提心)。並且相信自己的身心本來具有真如妙法,所以開始發心修行。”
問:“如果是這樣的話,一切眾生都共同具有真如,就應當平等地受到真如的熏習。為什麼會有相信和不相信,以及根機利鈍、修行快慢等等,從前到後的無量差別呢?一切眾生都應當同時知道,並且相信自己具有真如自性;同時開始勤奮修行各種方便法門,平等證入涅槃妙果才對呀?”
答:“眾生所具有的真如一心是平等無二的,但同時也具有無量無邊的無明染心。因為從無量劫以來,一切眾生心中的無明習性仟差萬別,所以無明熏習真如的程度,有厚薄不同的緣故(因此,就有瞭相信、不相信,根機利鈍等差別)。另外,有超過恆河沙數量那樣多的上品煩惱(所知障,細微而難斷),因為眾生心中無明熏習真如的程度不同,而仟差萬別;還有無量的我見、愛染等下品煩惱(煩惱障,粗而容易斷),因為眾生心中無明熏習真如的程度不同,而仟差萬別。就這樣,一切煩惱,都依賴於無明熏習真如而生起。隨著一切眾生從前到後的修行過程,其中有無量的微細差別(所以修行成就的快慢也各自不同)。隻有如來能夠完全明瞭的緣故。”
“還有,在佛法當中,既有因(正因佛性,即本有的真如一心),也有緣(緣因佛性,即善知識的助發之緣)。因和緣都具備瞭,才能夠獲得成就(開悟瞭因佛性)。就如同木頭當中具備著火的特性,是燃燒起火的正因;如果沒有人知道木頭能夠燃燒,如果不採取適當的方法,而火能夠自己出來燒掉木頭,是不可能的。”
“一切眾生也是這樣的。雖然具有正因佛性(真如)的熏習之力,如果不遇到諸佛菩薩或者善知識等,以他們的開導教化做為助緣,而能夠自己斷掉煩惱,自己證入涅槃妙果,是不可能的。如果雖然有善知識外緣的開導之力,而心內真如凈法熏習力量還不夠的話,也是不能夠徹底厭離生死輪回之苦,願意求得涅槃妙果的。”
“如果因和緣都充分具備的話,就是說自己內心真如熏習無明有力量,又得到瞭諸佛菩薩等慈悲大願所護念的緣故,就能夠發起厭離生死苦海的出離心。同時相信有涅槃妙果,能夠精進修行增長自己的善根。因為修行而使得善根成熟的緣故,就會遇到諸佛菩薩親自開示教誨,得到利益而心生歡喜,於是能夠真正趨嚮於涅槃正覺之道。”
“第二、所謂的用熏習。就是指法身大士以不思議業用,來從外嚮內熏習眾生,作為幫助眾生修行的外緣力量。這個外緣具有無量仟差萬別的含義,簡略地說,有兩種。哪兩種呢?第一、差別緣;第二、平等緣。”
“第一、所謂的差別緣。是指某個眾生,依賴於諸佛菩薩等善知識,從最初發心開始求道修行,直到最後成就佛果。在這個過程當中,或者見到瞭菩薩而結緣,或者感念菩薩的恩德而得到利益。菩薩有時示現為眾生的眷屬,父母親人等(以慈愛攝受);有時示現為奴婢傭人等(以恭敬承事攝受);有時做為知心朋友(以相知攝受);有時示現成為冤傢(以仇怨攝受)。有時則發起菩薩四攝法(佈施、愛語、利行、同事)而方便攝受眾生。”
“乃至於菩薩的一切所作所為,以種種無量的修行作為利益眾生的外緣,都是菩薩內心真如所發起的大悲熏習力量的顯現。所以能夠幫助眾生增長解脫善根,如果有緣見到菩薩或者聽到菩薩的事跡,都能夠得到利益的緣故。”
“這個差別緣又可以分為兩種。哪兩種呢?第一、近緣,使眾生迅速得度的緣故。第二、遠緣,眾生久遠以後才能夠得度的緣故。近緣和遠緣這兩種緣,又分別具有兩種緣。哪兩種呢?第一、增長行緣(不信的眾生讓他生起信心,已經相信的眾生讓他增長信心);第二、受道緣(幫助根機成熟的眾生進入三賢十地等位次)。”
“第二、所謂的平等緣。是指一切諸佛菩薩,都以本來菩提大願的緣故,願意度化一切眾生得到解脫。所以,其真如法身自然能夠經常熏習一切眾生,而不會捨棄任何人。因為諸佛菩薩已經證得,與一切眾生同體的真如智慧力量的緣故;所以,隨應著眾生見到佛菩薩,或者聽到佛菩薩名號等因緣,就會顯現出利益眾生的作用。但是,眾生則需要依賴於成就三昧正定,才能夠平等地見到一切諸佛菩薩的緣故。”
“在真如熏習當中,自體相熏習和用熏習,又各自有兩種情況。哪兩種呢?第一、未相應。指的是一切凡夫、二乘修行人和初發心的菩薩們,是通過意(六粗當中的智相和相續相,屬於第七識意當中的粗分)和意識(六粗當中的執取相和計名字相,屬於第六意識)的熏習,依賴於信心的力量,所以能夠修行。尚未證得無分別心(真如三昧),與真如自體還不能相應的緣故;尚未證得智凈相和不思議業相,與真如妙用還不能夠相應的緣故。”
“第二、已相應。指的是初地以上的法身菩薩們,已經證得無分別心(真如三昧),與一切諸佛的真如智體和不思議妙用能夠相應。因此,隻是依賴於法性本來的力量自然修行,根本沒有瞭造作。自然能夠資熏真如,以真如之力,滅除無明的緣故。”
“另外,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染法的熏習不曾間斷,到瞭成佛以後,就會徹底斷除。凈法的熏習則不會有斷除的時候,一直到無窮無盡的未來。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真如凈法恆常熏習無明妄心的緣故,染法就會隨著妄心的消滅而消滅。妄心消滅以後,真如法身就會顯現。因為真如法身本來不生不滅的緣故,就會恆常起妙用熏習,所以凈法不會有斷除的時候。”
(七)真如自體之體相用三大
“還有,所謂的真如自體和自相,是指從一切凡夫,以及聲聞、緣覺,直到菩薩、諸佛,都共同具有的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也就是真如一心。它在聖位不會增加,在凡夫不會減少;不是過去所產生的,以後永遠也不會消滅;是究竟恆常而不變異的。它從無始以來,在真如自性當中本來就圓滿具足一切功德。就是說:
真如自體具有廣大無邊的智慧光明(法身周遍,本有光明)的緣故;
能夠遍照法界(照一切義理,遍一切事物)的緣故;
能夠真實地認識明瞭一切(圓滿覺心普照一切,遠離虛妄的對待分別)的緣故;
真如自性就是本來清凈心(自性遠離一切無明、迷惑、汙染等等)的緣故;
具有常(從過去到未來,沒有變異)、樂(於一切境界得自在)、我(經歷一切生死變動,而如如不動)、凈(經歷九法界一切境界,而不會汙染)四德的緣故;
具有清涼(永離煩惱燥熱)、不變(念頭雖然有生滅,而真如心體不會變化)、自在(一切業力無法束縛)等功德的緣故。
因為真如自體,圓滿具備這些超越恆河沙數量的,不會離開真如自體的,從未有過間斷的,平等一味的,不可思議的佛法功德的緣故;乃至於圓滿具備,沒有任何欠缺的緣故;所以叫做如來藏,也叫做如來法身。”
問:“前文曾經說過,真如之體究竟平等,遠離一切相(言說相、名字相、心緣相等等)。為什麼又說真如自體有這樣多的功德呢?”
答:“真如自體雖然確實具有這樣的種種功德,但其本質並沒有體和相的差別。而是等同一味,隻是唯一的真如而已。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真如自體本來就沒有分別,遠離一切分別心和分別相,所以是平等無二的。”
“那麼,又因為什麼道理,而可以說有這樣多的功德差別相呢?因為依賴於無明業識所發起的生滅念當中,有無量染法差別的緣故;轉染為凈以後,方便對應地說,有無量的功德差別之相。”
“這是什麼道理呢?因為一切染法和凈法本來就是一心而已。在真如自體當中,本來沒有念頭和境界,因為忽然不明瞭純是真如一心,所以有瞭妄心。因為不覺一法界的緣故,心動而起念,顯現出瞭種種境界,所以叫做無明。與此相反,心性本來如如不動,不曾起念,就是所謂的大智慧光明功德的緣故。如果心動而有瞭念頭,生起瞭能見相,同時也就會有不見之相(不見真如平等之妙性)瞭;相反,心性本來遠離能見所見,純是一心明瞭,就是遍照法界之功德的緣故。如果心有瞭動念,雖然好像有瞭認識和明瞭,但已經不是真正的認識與明瞭瞭。能知和所知都沒有實在的自性,所以是非常(有生有滅)、非樂(攀緣境界而不自在)、非我(隨念變遷)、非凈(處處沾染境界)的。總之,動念之心當中充滿瞭煩惱燥熱和無常變化,所以有種種的不自在,乃至於具有超過恆河沙數那樣多的虛妄染汙之法。相對於這些染汙法來說,真如心性本來如如不動,就會有超過恆河沙數那樣多的種種清凈功德之相得以顯現。”
“如果心有動而起念的話,就有瞭能見相和境界相;再進一步,以為當前有真實的境界可以去分別和攀緣,就反而會有所缺少(因為無量境界難以窮盡的緣故)。反過來,如上所說清凈法的無量功德之相,本來就是一心;而且沒有能念所念的分別,因此不會有所缺少,而是圓滿具足,所以叫做法身和如來藏。”
“另外,所謂的真如之用,是說諸佛如來,在因地修行的時候,常常發起廣大的慈悲心,勤修六度萬行,攝受教化一切眾生。樹立廣大的菩薩誓願,要完全度化整個眾生界,使其得到解脫,也不局限於世間和劫數,而是窮盡於未來。因為對待一切眾生如同自己的緣故,同時又不執著於實有眾生相。這是什麼意思呢?是說菩薩已經如實知道,一切眾生以及自己,本來就是平等的真如一心,本性沒有差異的緣故。”
“因為有這樣如實知的大方便智的緣故,能夠除滅無明,顯現出本有的真如法身(初地以上)。自然會有不思議業相的種種妙用,與真如法身平等地遍一切處,而且沒有妙用之相可以證得(因為真如離相,妙用同樣離相的緣故)。”
(問:“為什麼真如有不思議業用,卻沒有用相呢?既然沒有用相,如何能夠利益眾生呢?)
答:“為什麼呢?因為諸佛如來就是法身智相之身(清凈法身猶如虛空,沒有形相,凈智圓滿)。純是第一義諦(法性本然之妙義,也叫勝義諦,遠離生滅念,超越對待和次第的緣故),本來沒有世俗諦(隨生滅念而顯現的一切因緣法)的境界,遠離有為造作。隻是隨順著眾生各自不同的因緣,令眾生在生滅心當中或見或聞(猶如仟江有水仟江月),而得到利益,所以叫做真如之妙用。”
“這個真如之用分為兩種。哪兩種呢?第一、依賴於分別事識,在凡夫和二乘人心中所顯現的,叫做應身佛(即具備三十二相的應身如來)。因為凡夫和二乘,不知道一切境界相都是意當中的轉識所變現的,就會見到應身佛在心的外面,並且會執著於應身佛的種種莊嚴色相,進行分別,反而不能夠完全明瞭的緣故。”
“第二、依賴於根本業識,在諸位菩薩從初發心住,直到十地後心的過程當中,於三昧心中所顯現的,叫做報身佛。”
“所現報身,其身具有無量的色法,每一色法當中具有無量的形相,每一形相當中具有無量的相好。佛身所住持的依報(外在環境和受用物)和果報(佛的身、口、意三業,也叫正報),也都具有無量的種種美好莊嚴,隨應著菩薩三昧心而示現。本來沒有邊際,無法窮盡,遠離分別生滅之相。隨順著應現的機緣,能夠恆常住持(所以稱為無量壽),不會被破壞,也不會缺失(因為法身不生不滅,所以圓滿報身不毀不失,如影隨形)。”
“如上所說的一切功德,都因為菩薩廣修六度等無漏妙行資熏真如,以及真如本覺的不思議內熏所成就的。因為圓滿具備無量的自在功德之相,所以叫做報身佛。”
“而凡夫在生滅心當中所見到的佛身,屬於粗色法。隨順於六道眾生不同的機緣,所見也各自不同(六道眾生見佛,往往是自己的同類)。因為示現為種種不同種類眾生相的緣故,受到身形所拘束,不是無量自在的受樂之相,所以叫做應身佛。”
“另外,初發心住等三賢位的菩薩,所見到的報身佛,是因為深信真如一心法的緣故,在三昧當中見到報身佛的部分相好莊嚴。這些菩薩已經知道,報身佛的無量相好莊嚴,不屬於生滅相,沒有來去變動,超越於分別心念,隻是依賴於心體而顯現,無法離開真如性體。然而,三賢位的菩薩,仍然會在自己心中進行分別,因為尚未證入法身位的緣故。如果菩薩證得初地凈心地(歡喜地),所見到的報身佛就會微妙無比,不思議業用顯現,更加殊勝。乃至於到瞭等覺菩薩後心,證入佛位時,最終能夠見到究竟圓滿的報身佛(即是菩薩所證妙果)。
“如果遠離無明業識以後,就沒有佛相可見瞭(真見法身)。因為諸佛法身就是真如一心妙體,遠離生滅心念,所以沒有彼此對待的色相境界和生滅相可見的緣故。”
問:“如果諸佛法身遠離於色相的話,為什麼又能夠顯現色相呢?”
答:“這個法身(真如一心)就是顯色之體的緣故,因此能夠隨生滅念而現色。所以說從無始以來,色法與心法是無二無別的。因為色法的本性就是分別智的緣故,所以把色法體性本空(分別智不是實有的),無形無相,叫做智慧法身。因為分別智的本性就是色法(沒有色法,就無從分別)的緣故,所以說法身遍滿一切處。智慧法身與所現的色法,平等一體,不能分開。因此,法身隨著心念就能夠示現遍滿十方的無量世界、無量菩薩、無量圓滿報身,以及無量的種種莊嚴(都是色法而已),各個仟差萬別。這一切都與法身平等一體,不可分離,而又互相不會妨礙。這些不思議境界,不是識心分別能夠瞭知的,因為是真如法身本有的自在妙用的緣故(離分別念,證入法身,才能夠瞭知)。”
(八)生滅門入真如門
“另外,顯示從生滅門當下回入真如門的法義。”
“就是說通過思維觀察色、受、想、行、識五陰當中,無論是色法還是心法,以及六塵境界,終究不是念頭可以企及的。因為真如一心沒有形相的緣故,所以即使嚮十方去尋找,也終究是找不到的。如同有人迷失瞭方嚮的緣故,把東當作瞭西,而方位其實不曾變化。一切眾生也是如此,因為無明而迷失瞭的緣故,把念頭當作瞭真心,而心體其實不曾有任何動相(真心離念)。如果能夠仔細觀察,而知道心體本來就沒有念頭的話,就能夠隨順無念心體,而回入真如門的緣故。”
第二、對治邪執
“所謂的對治邪執,是說一切邪見執著,都依賴於我見的執著而有;如果離開瞭我見執著的話,就沒有邪執瞭。這裡所說的我見有兩種,哪兩種呢?一是人我見(此處特指教內初學大乘之人,執著於自己實有五蘊的主宰者);二是法我見(此處特指已經斷除人我見的二乘人,仍然執著於五蘊等一切法實有體性)。”
一、人我見
“所謂的人我見,依賴於一切凡夫來說,共有五種。哪五種呢?”
“一、聽聞佛經當中這樣說道:如來的法身,終究寂滅無形,就像虛空一樣。因為不知道,這是為瞭破除凡夫菩薩執著(法身實有色相)的緣故,而方便說的;於是,以為虛空就是佛性。怎麼樣來對治呢?應當讓他明白虛空相就是虛妄法,其體性是無所有,是不實在的。隻是相對於色法來說,說有虛空,相對於色法的‘有’來說,就見到瞭虛空的‘無’,讓修行者的心隨之產生瞭分別色空的生滅心念。正因為一切色法,本來就是心,由生滅心念而顯現,在心念以外,並沒有真實存在的色法。如果心外連色法都沒有瞭的話,也就沒有瞭虛空之相。就是說一切境界,隻是因為心妄動而起念才有的,如果心離開瞭無明妄動的話,一切境界就會自然消滅。一切的一切,隻是真如一心而已,真心沒有不周遍的地方。這就是一切如來廣大法性智慧的究竟含義,並不是像虛空那樣的。”
“二、聽聞佛經當中說道:世間的一切法,畢竟體性本空;乃至於一切涅槃真如之法,也是畢竟空;因為從無始以來自體本空,遠離一切實有之相的緣故。因為不知道,這是為瞭破除凡夫,以為涅槃實有之執著的緣故,而方便說的;就以為真如涅槃的本性,隻是斷滅空而已。怎麼樣進行對治呢?應當明白,真如法身的自體不是空無所有的,而是圓滿具備無量自性功德的緣故。”
“三、聽聞佛經當中說道:如來藏不會有任何增減,其中具備一切不思議業用等種種功德妙法。因為不理解的緣故,就以為如來藏當中,確實有色法和心法的種種自相和差別。怎麼樣進行對治呢?應當知道,如來藏沒有增減,是依賴於真如自性的法義來說的;而具備一切功德妙法,則是對應於生滅念的種種示現,而說有種種功德差別的緣故。”
“四、聽聞佛經當中說道:一切世間的生死染汙之法,都是依賴於如來藏而有的,乃至於一切萬法,都離不開真如法身。因為不理解的緣故,認為如來藏自體當中,確實具有一切世間生死染汙之法。怎麼樣進行對治呢?應當知道,因為如來藏,從無始以來,隻是具有超過恆河沙數那樣多的種種清凈功德,這些清凈功德與如來藏既不會分離,也不會斷滅,都與真如自體無二無別的緣故。因為超過恆河沙數那樣多的煩惱染汙之法,隻是如來藏隨應著生滅心念而顯現出的虛妄存在,其本性毫無真實可言。從無量劫以來,煩惱染法從來不曾與如來藏相應的緣故。如果如來藏自體當中確實有虛妄生死法的話,又能夠使證入如來藏的修行人永遠息滅妄想,根本是不能成立的。”
“五、聽聞佛經當中說道:依賴於如來藏的緣故,而有生死輪回;依賴於如來藏的緣故,而證得究竟涅槃。因為不理解的緣故,認為眾生界有開始的時候;因為認定眾生的生死輪回有開始的緣故,又認為如來所證得的涅槃,有結束的時候,如來還會再作眾生。怎麼樣進行對治呢?應當知道,因為如來藏根本就沒有開始的時候,所以無明生死等相也不曾有開始的時候(隻是如來藏當中的虛妄顯現而已)。如果說在三界以外(就是涅槃當中),還有眾生的無明生死會開始的話,就是外道《大有經》所說的邪見,不是七佛所說的正法。而且如來藏根本不會有消失的時候,因為諸佛所證得的涅槃,隻是與不生不滅的如來藏相應而已,所以涅槃也永遠不會有結束的時候。”
二、法我見
“所謂的法我見,是說依賴於二乘人根機遲鈍的緣故(不能直接承受大乘空妙之法),如來隻是為他們講說瞭人無我的法義。因為所說的法義不究竟,所以二乘人執著於實有五陰生滅之法,因此而畏懼生死輪回,誤認為實有涅槃可以證得。怎麼樣進行對治呢?應當知道,因為五陰生滅之法(純是虛妄假相),其自性(即是真如一心)從來不生,也不會滅,本來就是究竟涅槃的緣故。”
“另外,所謂的究竟遠離邪見執著。應當知道,一切染法和凈法,都是因為心念對待分別而有的,沒有真實的自相可以講說。因此,一切法(所言法者,謂眾生心)從根本上來說,既不是色法,也不是心法;既不是智慧,也不是心識;既不是有,也不是沒有;終究不是可以用言語來錶達的。而又要進行言語錶達,應當知道,這是如來的善巧方便,隻是假借言語錶達,來引導眾生罷瞭。其中的宗旨和目的,都是為瞭讓一切眾生,能夠遠離虛妄念頭,而回歸於真如一心。因為隻要思念一切法,就會讓心有瞭生滅,所以無法回入實相智慧的緣故。”
第三、分別發趣道相
“所謂的發趣道相,是指一切諸佛所證入的覺悟之道;以及一切菩薩發心修行,所趨嚮的不同成就。”
“簡略地說來,菩薩發心有三種。哪三種呢?一、信成就發心(指眾生修學大乘,十信位圓滿,入菩薩初住位);二、解行發心(指十行位圓滿,入菩薩十回嚮位);三、證發心(指初地以上的菩薩)。”
一、信成就發心
“所謂的信成就發心,是指依賴於哪一類根機的人,修什麼樣的法門,而得到信心成就,能夠發起真實的信心呢?是指依賴於所謂的不定聚眾生(指信心不確定的凡夫)。”
“這些眾生因為具有真如和教法,兩種善根熏習力量的緣故,相信生死業力和因緣果報,所以能夠發起十善業的修行(人天善心),逐漸厭離生死輪回之苦(出離心),想要求證無上菩提的妙果(菩提心)。”
“這些眾生開始有瞭信心的緣故,當他們遇到諸佛出世的時候,就會前往親近、奉事和供養。像這樣逐漸修學增長信心,經過一萬大劫左右,信心已經基本成熟的緣故,諸佛菩薩就會教導他們發起真實的大乘信心。有的人,因為具有大悲心的緣故,能夠自己發起真實信心;有的人,因為佛陀正法將要消滅,由於擁護佛法的緣故,能夠自己發起真實信心。像這樣獲得信心成就,得以發起真實信心的人,就會進入正定聚(心常與真如相應,即菩薩初住位),在成佛之路上獲得究竟不退(位不退,不會退入凡夫位中)。叫做常住於如來種性當中(也叫做佛子),與正因佛性相應的緣故。”
“如果有的眾生自己善根微少,久遠劫以來的煩惱習氣比較深厚。雖然也遇到瞭佛陀出世,也能夠進行供養,然而所發起的卻是人天乘的信心種子,或者是二乘的信心種子。即使有發起大乘信心的,其信根則往往動搖不定,有時進步,有時退步。”
“也有的眾生已經供養諸佛,尚未滿一萬大劫,在中間遇到瞭某種因緣,也可能會發起信心。所謂的見到佛陀莊嚴色相,而發起信心;或者因為虔誠供養眾僧,而發起信心;或者因為二乘修行者的教導,而發起信心;或者學習別人,而發起信心。像這些種種的發心,往往都不確定,一旦遇到逆境因緣,就可能退失,而退入二乘人的發心境界。”
“另外,所謂的信成就發心,發的是什麼心呢?簡略地說,有三種。哪三種呢?第一、直心,就是常常正念真如一心之法的緣故。第二、深心,就是喜好修學一切種種善行的緣故。第三、大悲心,就是想要拔除一切眾生無量眾苦的緣故。”
問:“前文說過,法界就是真如一心,諸佛法身沒有二相。為什麼不隻是專念真如一心呢?何必還要修學一切善法呢?”
答:“就好比一個大摩尼寶(如意寶,能夠滿足一切所求),它的體性光明而清凈,同時也有一些礦物雜質。如果人們雖然常念它的清凈本性,而不用各種方法進行打磨的話,終究也不會完全清凈的。同樣,眾生本有的真如一心之法,它的體性本來空寂而清凈,同時有無量的煩惱汙染之法。如果修行人雖然常念真如自性,而不用種種方法進行熏修的話,也是不會真正證得清凈本性的。因為煩惱習氣的汙垢遍佈一切法的緣故,所以要修行一切善行來進行對治。如果有人能夠修行一切善法,自然就會回歸、順應於真如清凈法的緣故。”
“在信成就發心當中,簡略地說,修行方法有四種。那四種呢?第一、行根本方便(心中觀行的根本方法)。就是說常觀一切法的自性沒有生滅,遠離於妄想執著。這樣就不會貪住生死輪回的假相。還要常觀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而顯現,因業而感果,不會壞失,所以要發起大悲心,修行一切福德而攝受教化眾生。這樣就不會貪住涅槃的清凈無為。因為隨順於真如法性本來無所住而修行的緣故。”
“第二、能止方便(停止惡心惡行)。就是說經常能夠有慚愧心,勇於悔改自己的過失。這樣就能夠停止一切惡法惡行,不讓它們增長。因為隨順於真如法性本來遠離種種過失而修行的緣故。”
“第三、發起善根增長方便(信敬三寶,增長善根,求無上道)。就是說經常能夠供養禮拜佛法僧三寶,贊嘆並且隨喜三寶的種種功德,勸請諸佛菩薩以及善知識常轉妙法之輪。因為敬愛、尊重三寶,內心純凈仁厚的緣故,信心得到增長,於是能夠發起真實大願,求學諸佛無上正覺之道。又因為佛法僧三寶功德力所護佑的緣故,能夠消除種種業力習氣的障礙,成就不會退失的善根。因為隨順於真如法性本來遠離愚癡障礙而修行的緣故。”
“第四、大願平等方便(發願度盡一切眾生)。就是說要發起廣大願力,希望窮盡於未來,教化解脫一切眾生。而沒有任何眾生被遺漏,都要幫助他們到達究竟解脫的無餘涅槃。因為隨順於真如法性本來不會斷絕的緣故,也因為隨順於法性廣大無邊,遍佈一切眾生,平等無二,沒有彼此差別之念,究竟寂滅的緣故,而能夠發起這樣的平等大願。”
“菩薩發起這些深廣願心的緣故,就能夠部分見到真如法身(入初住位)。因為見到法身的緣故,隨應著菩薩的願力,能夠示現八相成道(示現成佛)來利益眾生。就是所謂的一、從兜率天退(準備降生人間);二、入胎(入王宮,做王子);三、住胎;四、出胎(出生);五、出傢;六、成道(成就正覺佛果);七、轉*輪(運轉妙法,利益眾生);八、入涅槃。”
“然而,這樣的菩薩還不能夠稱為法身菩薩。因為他們過去無量生生世世以來,所積聚的有漏業力習氣還沒有徹底斷除。隨著這些菩薩示現在生死輪回當中,就會有少量的苦相伴隨。但也不會被業力所束縛(不同於凡夫),因為具有廣大悲願自在之力(大願與真如相應,所以具有自在之力)的緣故。”
問:“既然這些菩薩已經不同於業力凡夫,為什麼在經教當中說(在《本業經》當中,說七住位以前的菩薩,有可能會退失,甚至墮落於惡道當中),他們當中也有退失並且墮落到三惡道當中的呢?”
答:“並不是真地會退失。這隻是為瞭那些初學菩薩(初住位以上),尚未證入無為正位(初地,也有一種說法是指八地),卻產生瞭懶惰懈怠而說的。讓他們由於恐懼害怕,而勇猛精進修行的緣故。”
“另外,這樣的菩薩一旦發起真實信心以後,就會遠離種種怯懦退縮之心。再也不會畏懼退失菩提心,而墮落到二乘境界。如果聽說自己需要經歷無量無邊數不清的劫數,勤奮修行種種難行的苦行,才能夠證得正覺涅槃,也不會產生怯懦退縮之心。因為初住位的菩薩,已經能夠完全相信和明白,一切法從無始以來,本來就是涅槃的緣故。”
二、解行發心
“所謂的解行發心,應當知道,比信成就發心更加殊勝。”
“因為這些菩薩自從初信位以來,第一個阿僧祇(無量數)劫的修行,即將圓滿的緣故,在真如一心法當中,深達法性的慧解現前,對於所修行的一切境界,都能夠遠離執著之相。”
“因為深知真如法性之體,本來就沒有吝嗇貪婪的緣故,而隨順著修行佈施波羅密(波羅密譯為到彼岸,到達真如實相之彼岸);因為深知真如法性本來就清凈無染,本來就遠離五欲過失的緣故,而隨順著修行持戒波羅密;因為深知真如法性當中,本來就沒有逼迫束縛,本來就遠離嗔恨煩惱的緣故,而隨順著修行忍辱波羅密;因為深知真如法性當中,本來就沒有身心自相,本來就遠離懶惰懈怠的緣故,而隨順著修行精進波羅密;因為深知真如法性本來就常在定中,法體本來沒有散亂的緣故,而隨順著修行禪波羅密;因為深知真如法性之體本來光明,本來就遠離愚癡無明的緣故,而隨順著修行般若(智慧)波羅密。”
三、證發心
“所謂的證發心,從菩薩初地凈心地,直到等覺菩薩究竟之地,到底證得瞭什麼境界呢?就是所謂的真如一心。因為相對於轉識的緣故,把它叫做境界。而實際上,地上菩薩所證真如一心,沒有任何境界,隻是本來的真如性智而已,叫做法身。”
“這些菩薩在一念之間,就能夠到達遍佈十方的無量世界。恭敬供養諸位佛陀,勸請諸佛運轉妙法之輪。隻是為瞭通過教化開導,而使眾生得到利益,並不依賴於任何語言文字。”
“有的菩薩會示現出頓超諸地,而迅速成就無上正覺,這是為瞭教化鼓勵怯懦膽小眾生的緣故;有的菩薩則宣說自己將在無量阿僧祇劫以後成佛,這是為瞭教化懈怠我慢眾生的緣故。菩薩能夠像這樣示現無量無數的方便法門,以及不可思議的境界。而實際上,一切法身菩薩的種(本有真如為種)、性(慈悲平等為性)、根(自他兩利,同成正覺為根)都是平等無二的。所以菩薩的發心平等無二,所證真如法身平等無二。除此之外,沒有任何超出的法瞭。因為一切菩薩都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夠圓滿正覺佛果的緣故。隻是隨應著不同世界的不同眾生因緣,隨著眾生見聞的不同和根機、願望、習性等差別,所以菩薩示現的修行也就有瞭差別。”
(問:“這些菩薩有這樣瞭不起的功德,豈不就等同於佛瞭嗎?”)
答:“這些菩薩的發心當中,仍然有三種微細的心相,所以不同於諸佛。哪三種呢?一、真心,遠離分別的緣故;二、方便心,自然會普遍利益一切眾生的緣故;三、業識心,仍有微細生滅的緣故。”
“還有,這些菩薩的修證功德圓滿以後,就會在色界最高處的色究竟天,示現一切世間當中最高大的微妙色身,成為圓滿報身佛。所謂的以最後一念相應智慧回入真如一心,無始以來的無明當即滅盡,叫做一切種智。隨著圓滿報身佛的成就,自然而有不思議業用,能顯現於十方世界,應身無量(如釋迦牟尼佛),利益眾生。”
問:“虛空沒有邊際的緣故,世界就沒有邊際;世界沒有邊際的緣故,眾生就沒有邊際;眾生沒有邊際的緣故,眾生心念所行的不同境界就沒有邊際。像這樣的無邊境界,沒有辦法進行分別,難以知道,難以瞭解。如果無明徹底斷除瞭的話,就沒有瞭分別心念。又怎麼能夠明瞭一切眾生的心念差別,而叫做一切種智呢?”
答:“一切境界,本來就是真如一心而已,遠離於分別念頭(因為有分別念就不能到達真如一心,也無法真正明瞭一切境界)。因為一切眾生心念妄動而見到瞭境界,所以對於境界生起瞭分別。又因為生起瞭虛妄分別念的緣故,與真如法性不能相應,所以反而不能夠真正明瞭一切境界。由於諸佛如來已經遠離於虛妄見和虛妄想,真如法身沒有不周遍的地方,佛心真實不虛的緣故,此心就是一切法的真實法性。所以佛心自體自然能夠顯現並且明瞭一切虛妄境界,具有廣大智慧的妙用,以及無量無邊的種種方便。隨應著一切眾生不同的根機與慧解,都自然能夠為他們開示種種法義,因此叫做一切種智。”
又問:“如果諸佛自然而有不思議業用,能夠普現一切處,而利益眾生的話。那麼,一切眾生,如果見到佛身,如果看到佛陀的神變,如果聽到佛陀說法,都將會得到利益。為什麼世間人往往沒有辦法見到呢?”
答:“因為諸佛如來的法身平等無二,本來遍滿一切處,而且沒有任何造作念頭的緣故,把它叫做自然業用。隻是隨應於眾生心而顯現。所謂的眾生心,就好像鏡子一樣,如果鏡子上面有瞭汙垢,色法形象就無法顯現瞭。同樣,如果眾生心中有瞭妄想汙垢的話,佛陀法身就無法顯現瞭。” 第四、修行信心分 “已經講說解釋分完畢,接著講說修行信心分。”
“這是對應於尚未入正定聚的眾生(也就是善根微少的不定聚眾生),所以要講說修行信心的方法(以便幫助他們進入信成就發心)。”
“什麼樣的信心呢?怎麼樣修行呢?簡略地說,有四種信心。哪四種呢?”
“一、信根本(信真如)。就是說樂於觀察和想念真如妙法的緣故。”
“二、信佛有無量功德(信佛寶)。經常想著能夠親近、供養和恭敬佛陀,從而發起善根,發願求學如來一切智的緣故。”
“三、信法有大利益(信法寶)。經常想著要修行六度等波羅密妙法的緣故。”
“四、信僧能正修行,能夠自利利他(信僧寶)。經常樂於親近菩薩乘的修行者,前往求學如實修行之法的緣故。”
“怎麼樣修行呢?修行有五種法門,能夠幫助眾生成就前面四種信心。哪五種法門呢?第一、施門(佈施法門);第二、戒門(持戒法門);第三、忍門(忍辱法門);第四、進門(精進法門);第五、止觀門(止觀雙修法門)。”
第一、施門
“怎麼樣修行施門呢?如果見到一切前來乞討、求助的人,應當把自己所有的錢財物品,隨自己的力量而佈施給乞求者。為瞭捨棄自己的吝嗇貪婪,為瞭讓他人歡喜的緣故。如果見到眾生遇到瞭災難,被恐懼危險所逼迫,就應當隨著自己的能力,而進行無畏佈施(盡量幫助眾生脫離危險)。如果有眾生前來求學佛法,就應當隨著自己的理解能力(法義深廣無邊,隻要隨自己能力講說就好,但不應當刻意保留),方便地為眾生講說。不應當為瞭貪求名利供養而說法,隻應當想著自利利他,回嚮無上菩提的緣故。”
第二、戒門
“怎樣修行戒門呢?就是說不殺害眾生,不偷盜,不淫欲(這三種為身戒);不兩舌(不挑撥離間),不惡口(不說臟話),不妄語(不說假話),不綺語(不花言巧語,這四種為語戒);遠離貪婪、嫉妒、欺騙、詭詐、諂曲(心口不一)、嗔恚(忿恨)、邪見(這七種為意戒)。如果是出傢人,為瞭降伏心中煩惱的緣故,還應當遠離憒鬧(雜亂吵鬧),經常在寂靜的地方居住。修習少欲、知足,以及頭陀等苦行。乃至對於微小的過失和犯戒之罪,都應當生起畏懼之心,懷有慚愧而悔改,不可以輕視如來所制定的戒律。平時應當註重威儀舉止,以免他人譏嫌,為瞭不讓眾生因虛妄分別而產生罪過的緣故。”
第三、忍門
“怎麼樣修行忍門呢?就是說應當忍讓別人給自己帶來的煩惱,心中沒有報仇的想法。還應當安然忍受利(得到好處)、衰(遭受損失)、毀(遭遇詆毀)、譽(得到榮譽),稱(得到稱贊)、譏(諷刺挖苦)、苦(處於逆境)、樂(處於順境)等境界的緣故。”
第四、進門
“怎樣修行進門呢?就是說對於一切善行,心中不鬆懈、不退縮。樹立堅強的誌願,遠離一切怯懦、畏縮之心。應當思維觀察,自從過去久遠劫以來,因為虛妄心而白白地承受瞭各種身心的巨大痛苦,沒有任何意義。因此,應當勤奮修學各種功德之法,以便自利利他,能夠迅速遠離一切世間之苦。”
“另外,如果人們雖然能夠通過修行而增長信心,但由於從過去多生多世以來,有很多嚴重的罪行和惡業成為障礙的緣故,就會被一些邪魔鬼怪所擾亂;也有的人被世間的種種事物所牽掛糾纏;也有的人被各種病痛之苦所摺磨。因為有這樣多的各種障礙的緣故,所以應當勇猛精進,在白天黑夜當中,勤奮禮拜諸位佛陀。誠心懺悔自己的宿世業障,勸請佛陀常轉妙法之輪,隨喜諸佛菩薩的無量功德,並把一切善行都回嚮於成就無上菩提。像這樣經常精進而不放棄的話,最終就會消除各種障礙,善根得以增長的緣故。”
第五、止觀門
“怎麼樣修行止觀門呢?所謂的止,就是說止息妄念,停止攀緣一切境界,為瞭隨順於奢摩他(心念寂靜,類似於空觀)法義的緣故。所謂的觀,就是說分別明瞭一切因緣生滅的法相差別,為瞭隨順於毗缽捨那(如幻分別,就是假觀)法義的緣故。怎麼樣隨順呢?運用這兩種法義,結合在一起逐漸修習,而不要分開,最終得以雙雙顯現的緣故。”
“如果修行止法門的話,應當居住在寂靜的地方。經常端身正坐,同時也要端正心念。讓自己的心,既不依賴於氣息的運行,也不依賴於色法形相;既不依賴於空無所有,也不依賴於地水火風四大;乃至不依賴於見聞覺知之心,讓一切種種雜亂念頭,隨順著正念而消除。同時,還要把消除念頭的那個想法也放下才行。因為一切法,本來就超越念頭,既不隨著念頭念念而生,也不隨著念頭念念而滅。”
“另外,在修行當中,不可以先隨著攀緣心去分別各種境界,然後再用一個心念來除去前面的分別念。如果發覺自己的心跑遠瞭、散亂瞭,就應當馬上把它收攝回來,繼續安住在正念當中。這個所謂的正念,就是時時瞭知萬法唯心,心外沒有任何實有的境界(這個正念就是觀,體現瞭止觀雙修)。即使是這個萬法唯心之心,也沒有真實的自體和相貌,在念念之中,其實沒有一個能念的心。”
“如果從靜坐起身以後,在往來動靜當中,就會有各種的生活行為。無論什麼時候,都應當常起正念,而不依賴於外在境界,應當隨順著萬法唯心而進行觀察(這既是方便隨緣修止,同時也是修觀)。像這樣堅持長久修習,正念就會純熟,修行人的心就會得到安住。因為心安住的緣故,心中的無念(止)與明瞭(觀)就會逐漸猛利,就能夠隨順進入真如三昧。以三昧的力量而深深地伏住煩惱,真實信心得以迅速增長,很快就會證入菩薩初住位,得到位不退。隻是除瞭那些疑惑心重的人;或者不信大乘法義的人;甚至誹謗佛法的人;以及有宿世重罪業障的人;我慢(自以為是,輕視聖賢)的人;懶惰懈怠的人。像這些人,就不能夠證入真如三昧。”
“還有,依賴於真如三昧的緣故,就會知道法界一相(十法界唯一真如平等相)。也就是明瞭一切諸佛的法身,與一切眾生的色身是平等無二的,這就叫做一行三昧。應當知道,真如一心以及真如三昧,是一切三昧的根本。如果有人能夠勤奮修行真如三昧的話,漸漸地,就會產生無量百仟三昧。”
“如果有的眾生缺少宿世善根之力的話,在修習止觀當中,就會被各種魔(五陰魔、煩惱魔、天魔、死魔等)和外道鬼神(宿世也修習禪定,因邪見惡習而落入鬼道當中)所迷惑與擾亂。在靜坐當中,有的鬼神現出令人恐怖的形相;有的鬼神現出相貌端正的男女之相,等等。修行人應當提起正念,觀照萬法唯心所現,境界自然就會消滅,就不會被鬼神所影響。”
“有的時候會現出護法諸天的形像和各種菩薩的形像;有時也會變化作如來的形像,具備各種相好;有時會講說一些秘密咒語;有時會講說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波羅密;有時會講說平等如空、無相、無願三三昧;有時會講說無怨無親,無因無果,一切法畢竟空寂,是真正的涅槃;有時會讓人得到一些宿命通,而知道過過身的一些事情,也知道未來的一些事情;有時讓人得到他心通;有時讓人得到辯才無礙,等等。這些都屬於習氣魔,最終能夠讓修行人轉而貪求世間的各種名利之事。”
“又有可能會使人喜怒無常,性情不定。有的時候讓人充滿瞭過多的慈愛;有的時候讓人貪睡不醒,或者讓人常常生病,而產生懶惰懈怠之心;有的時候會讓人突然精進起來,過一段時間又放棄瞭,而且變得不信正法,多疑多慮;有的時候會讓人捨棄原來的正修行,轉而修習一些雜亂之法;有的時候會讓人貪著於世間事物的種種牽掛和糾纏,卻也能夠得到各種相似的三昧,隻是部分相似而已。所有這些都是煩惱魔的顯現,都是外道鬼神加持所得到的著相境界,不是真正的三昧。”
“有的時候,可能會讓人一天、兩天,或者三天,乃至於整整七天安住在禪定當中,而且自然會得到香美可口的飲食。於是會讓人身心感到舒適快樂,不餓也不渴,使人對於這個禪定產生瞭貪愛和執著。有的時候,會讓人吃東西食量不定,突然很多,突然很少。甚至讓人的臉色也會出現變化,忽然紅潤,忽然憔悴,等等。這些屬於欲魔顯現的境界。因為會有這些情況的緣故,修行人應當常常用智慧來進行觀察,不要讓自己的心墮落於邪見境界。應當勤奮發起正念,常念諸法唯心所現,毫無真實可言。所以應當不貪取、不執著,這樣就能夠徹底遠離以上種種魔障。”
“應當知道,外道修行的所有三昧,都沒有離開見、愛兩種煩惱,以及我慢之心,仍然會貪愛執著世間各種名利供養的緣故。而真如三昧則不同,修行真如三昧的人,既不會住著於有境界可見,也不會住著有三昧境界可以證得。乃至於在出定以後,也不會產生懈怠散亂,所有的習氣煩惱,都會逐漸變得微薄。如果一切凡夫,不修習真如三昧法門,卻能夠得以進入如來種性(真如為如來種,慈悲平等為如來性。此處指入菩薩初住位,成為佛子)的話,是不可能的。因為修行世間的各種禪定和三昧,往往會產生貪著三昧定境的心。而且是依賴於我見而入定的(世間凡夫執著於我能修行,我能進入禪定),所以仍然歸屬於三界生死的範疇。世間禪定與外道所修行的禪定相同,如果沒有瞭善知識的指導護念,就會生起和外道一樣的種種偏見的緣故。”
“另外,能夠精進勤奮,專心修學真如三昧的人,在這一世當中,就將會得到十種利益(好處)。哪十種呢?”
“第一、常常得到十方世界諸佛菩薩無形當中的護念(保護修行人常起正念,與真如相應的緣故);”
“第二、不會因為各種魔和兇惡鬼神而感到恐怖;”
“第三、不會被九十五種外道鬼神所迷惑與擾亂;”
“第四、自然會遠離那些誹謗最深妙法(大乘實相之法)的行為,過去的各種重罪和業障,也會逐漸變得微少輕薄;”
“第五、自然會消滅一切懷疑心等各種惡習所顯現的覺受與觀照;”
“第六、對於如來不可思議境界的信心得以增長;”
“第七、自然會遠離憂愁懊悔之心,對於在生死輪回當中利益眾生,勇猛而不會膽怯;”
“第八、修行人的心會變得柔和自在,捨棄狂妄和我慢,不再會被別人所煩惱;”
“第九、雖然還沒有得到禪定,也會在一切時間、一切境界當中,逐漸減少煩惱;”
“第十、如果已經得到三昧,在禪定當中,不會被外在的一切聲音所驚嚇與擾動。”
“另外,如果修行人隻是修習止法門,就有可能心境消沈,忘失本有的妙用。或者生起懶惰懈怠之心(不能自利),不樂於修行一切善法,遠離大慈大悲(不能利他),所以應當修習觀法門。”
“修習觀法門的人,首先應當觀察一切世間的有為法,沒有能夠長久存在的,很快就會變化毀壞瞭(觀無常)。”
“一切眾生心中所行的境界,無非是念念生滅而已,因此是苦(觀苦)。”
“應當觀察自己過去所想念的一切諸法,恍惚之間已經消逝,猶如一場夢;應當觀察自己現在所想念的一切諸法,猶如閃電一樣,轉瞬即逝;應當觀察自己未來將要想念的一切諸法,猶如天空飄來的雲一樣,忽然就來瞭(觀無我)。”
“還應當觀察世間一切眾生的色身,都是不清凈的,裡面充滿瞭各種汙穢,沒有任何值得貪愛的地方(觀不凈)。”
“應當像這樣觀察,一切眾生,從無量劫以來,都是因為無明熏習真如的緣故,才讓心有瞭生滅念頭,所以顯現出瞭虛妄的生死輪回。眾生已經遭受瞭一切身心的巨大痛苦;現在仍然有數不清的逼迫之苦;未來將要承受的苦,同樣多得無法分別。如此多的苦,與一切眾生難捨難分,而眾生自己卻絲毫也不覺察。一切眾生都是如此,真是非常可憐(觀大悲)。”
“這樣觀察以後,就應當勇猛地樹立廣大誓願:願我的心遠離分別的緣故,能夠遍佈於十方世界,修行一切種種善法功德;窮盡於未來,用無量的方便法門,救拔一切苦惱眾生,最終讓他們得到涅槃第一義的自在妙樂(觀大願)。”
“因為發起瞭這樣廣大誓願的緣故,就應當在一切時間,一切地方,對於一切善法,隨著自己的能力,永不放棄地進行修學,心中沒有懶惰懈怠(觀精進)。”
“隻是除瞭禪坐當中,應當專心正念修習止法門。其餘一切時候,對於一切事物,都應當觀察應該做還是不應該做。在行、住、坐、臥當中,都應當同時修行止觀法門。就是說既要常常觀察一切法的自性本來沒有生滅,又要觀察因緣和合而有瞭善業和惡業,以及苦報和樂報等等,這些世間法同樣不失不壞。既要觀察一切因緣、善惡業報不失不壞,又要同時觀察一切法,從本性來說終究不是實有的。”
“如果修習止法門的話,可以對治凡夫住著於世間的習氣;也能夠讓二乘人捨棄怯懦畏縮的知見。如果修習觀法門的話,可以對治二乘人不肯發起大慈大悲的,狹隘低劣心當中的過失;也能夠幫助凡夫遠離,不肯修習增長各種善根的過失。因為這些法義的緣故,應當知道,止、觀這兩種法門需要相輔相成,而不能夠分開。如果修行人不具備止觀法門,就不能夠證入無上菩提的正覺之路。”
第六、開示念佛求生凈土
“另外,有些眾生剛剛開始修學大乘法,想求得真正信心,但心中卻充滿瞭怯懦和畏縮。因為住在這個娑婆世界,害怕自己不能夠常常遇到諸佛,不能夠親自承事供養,所以顧慮信心難以成就,於是就想退失道心的人。應當知道,如來有一個殊勝的方便法門,能夠幫助這些人保護他們的信心。就是說通過專心念佛的因緣,而隨著自己的願力,能夠往生到他方的佛土(凈土)。然後常常能夠見佛聞法,永遠離開瞭三惡道。就像佛經當中說的那樣,如果有人專心稱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名號,把所修行的一切善根功德,都回嚮發願求生極樂世界,臨終就可以往生。因為常常能夠見到阿彌陀佛的緣故,終究不會有退轉的時候。如果能夠觀想阿彌陀佛的真如法身,經常勤奮修習的話,終究會得以往生。而且花開見佛(登初住),就能夠安住於正定的緣故。” 第五、勸修利益分 “已經講說修行信心分完畢,繼續講說勸修利益分。
這些大乘妙法,就是諸佛如來不可思議的秘密寶藏,我在前文當中,已經從總體上概括講說。”
“如果有眾生,想要對於如來甚深不思議的境界,生起真正的信心,遠離各種誹謗行為,從而進入大乘正道的話,就應當受持這部論。依賴於這部論,進行思維觀察和修習,終究能夠到達無上正覺之道。”
“如果有人在聽聞這些教法以後,不會產生怯懦畏縮之心;應當知道,這樣的人必定會繼承佛陀種性,必將得到諸佛的授記(被授記將成佛)(聞法功德)。
“假使有人,能夠教化整個三仟大仟世界當中的所有眾生,讓他們都奉行十善法;不如有人,能夠用一頓飯的時間來正心思維這部大乘法。後面人獲得的功德,遠遠超過前面的人,無法形容(思維功德)。”
“還有,如果有人能夠受持這部論,進行觀察修行,即使隻有一天一夜的話,他所獲得的功德,也會無量無邊,沒有辦法說完。假使請十方世界的一切諸佛,分別在無量無邊的阿僧祇劫當中,贊嘆他的功德,也沒有辦法窮盡。為什麼呢?因為法性本來的功德沒有窮盡的緣故,這個人的功德也同樣如此,沒有邊際(修法功德)。”
“如果有的眾生,對於這部論當中的內容,進行詆毀誹謗,沒有絲毫的信心。那麼,他所獲得的罪業和未來的業報,將是在無量劫當中,承受巨大的痛苦煩惱。所以,一切眾生隻是應該敬仰和相信這部論,而不應該進行詆毀誹謗。以免深深地傷害自己,同時也會傷害別人,而且會斷絕一切佛法僧三寶的種子。因為一切如來,都是由於這個法門(大乘起信法門)而證得涅槃的緣故;一切菩薩,都是因為修行這個法門,而得以深入佛陀無邊智慧的緣故。”
“應當知道,過去的菩薩們,已經因為這個法門,而成就瞭清凈信心;現在的菩薩們,正在因為這個法門成就清凈信心;未來的菩薩們,將會因為這個法門成就清凈信心。因此,一切眾生都應當勤奮修學大乘起信法門。”
“諸位佛陀甚深廣大的法義,
我已隨分隨力總持而講說;
願回嚮此功德如無邊法性,
普遍利益一切蕓蕓眾生界。”
《大乘起信論》白話 終
梁 天竺三藏法師真諦譯
明 憨山德清禪師 直解
中華習教沙門 超然 白話
沙 門 來 華 白話證義
我以生命皈依那窮盡十方的,
具有最殊勝意業的正遍知者;
其身業殊勝於色法自在無礙,
以最勝語業救世的大悲佛陀!
我歸依佛陀的法身實相妙體,
那無邊無際的真如法性大海;
具足無量妙性功德之如來藏!
還有那些如實修行的賢聖僧!
為瞭利益有緣眾生而造此論,
令其去除疑惑捨棄邪見執著;
並發起大乘佛法的真正信心,
佛陀正覺的種子將不斷流傳。
總論:“有一個法門,能夠幫助眾生發起大乘正信之根。所以,應當講說。”
“本文將從五個方面進行講說,那五個方面呢?第一、因緣分;第二、立義分;第三、解釋分;第四、修行信心分;第五、勸修利益分。” 第一、因緣分 首先講說第一因緣分。
問:“由於什麼樣的因緣,要造這部論呢?”
回答說:“造這部論的因緣有八種,哪八種呢?第一、因緣總相。就是為瞭讓有緣眾生,能夠遠離一切苦,得到究竟的安樂。而不是為瞭追求人世間的名聞利養,以及恭敬的緣故。”
“第二、是為瞭解釋如來教法當中的根本教義,讓一切眾生都能夠獲得正確的理解,而不會發生錯謬的緣故。”
“第三、是為瞭讓那些善根已經成熟的眾生,在大乘教法當中能夠成就菩薩初住以上位次,得到不退的真實信心的緣故。”
“第四、是為瞭讓那些善根微少的眾生,通過學習發心和各種修行,逐漸成熟信心的緣故。”
“第五、是為瞭那些惡業眾生而開示方便法門,讓他們通過禮佛懺悔等方法,而消除罪惡業障;從而保護他們的信心,使他們逐漸遠離愚癡和我慢,出離邪見之網的緣故。”
“第六、是為瞭開示修習止觀法門,以便對治凡夫和二乘人心中過失的緣故。”
“第七、是為瞭開示專心念佛求生凈土的方便法門,以便那些怯弱眾生,能夠往生到凈土當中見佛聞法,得到決定不退的真實信心的緣故。”
“第八、是為瞭開示大乘教法的殊勝利益,勸導眾生勤奮修行的緣故。”
“有以上這些因緣,所以要造這部論。”
問:“上述這些法義,在佛經當中都已經具備,何必要重新講說呢?”
回答說:“佛陀經教當中,雖然已經具有這些法義;但因為眾生的根機和修行的力量,各自不同,接受和悟解法義的因緣也仟差萬別。比如,如來在世的時候,眾生的根機猛利,如來作為說法之人,其身口意三業也極為殊勝。所以,世尊圓滿的法音,一經演說,各類眾生都能夠平等地得到悟解。這種情況下,就不必造論瞭。”
“在如來滅度以後,有的眾生,能夠運用自己的力量廣學多聞,從而得到悟解;”
“也有的眾生,能夠運用自己的力量,通過少量的聽聞經教,就可以獲得廣大的悟解;”
“或者有的眾生,智慧的根器比較遲鈍,需要借助於詳細廣博的論著,才能夠獲得悟解;”
“還有一些眾生,因為廣大的經論,文字內容太多而煩惱,心中希望通過修持少量的文字,而包含多數法義,最終達成悟解。”
“鑒於上述因緣,這一部論,就是為瞭從總體上,概括如來廣大深妙教法當中無量無邊法義的緣故而作。為瞭最後一類眾生的緣故,應當講說此論。” 第二、立義分 前文講說因緣分完畢,繼續講說立義分,樹立大乘正義。
“所謂大乘,從總體上來說,有兩個方面。那兩個方面呢?第一是法;第二是法義。”
“這裡所說的法,其實就是一切眾生所共有的心。這個心已經包括瞭一切世間法和出世間法。依賴於這個心,才能夠顯示大乘的真正含義。為什麼呢?因為這個心的真如相,就顯示瞭大乘之體;這個心的生滅因緣相,能夠顯示大乘本具的體、相、用三大的緣故。”
“這裡所說的法義,共有三種。哪三種呢?第一、體大,就是說一切萬法平等具有真如本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無差別的緣故。”
“第二、相大,就是說如來藏當中,圓滿具備無量無邊自性功德的緣故。”
“第三、用大,這個大乘心法,能夠生起一切世間法和出世間法善因果的緣故;它也是一切諸佛在本來因地,所乘坐之妙法的緣故;乃至於一切菩薩,都是乘坐這個大乘心法到達如來究竟圓滿果地的緣故。” 第三、解釋分 前文講說立義分完畢,繼續講說解釋分,解釋大乘法義。
“解釋大乘法義分為三個方面。那三個方面呢?第一、顯示正義;第二、對治邪執;第三、分別發趣道相。”
第一、顯示正義
“所謂的顯示正義,在這一個大乘心法當中,可以分為兩種法門。哪兩種呢?一、心真如門;二、心生滅門。它們分別能夠總括包容一切萬法。其中的含義是什麼呢?因為這兩個法門,沒有辦法相分離的緣故。”
一、心真如門
“所謂的心真如門,也就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就是說心性從來不曾產生,也永遠不會滅亡。一切看似繽紛繁雜的各種事物,隻是因為心中的妄想念頭才顯示出瞭差別;倘若能夠離開妄想念頭的話,就沒有瞭一切境界的樣子。因此,一切萬法,從根本上來說,遠離語言文字之相;遠離虛假名字之相;遠離心念分別之相。其本質究竟平等;其本性沒有絲毫生滅變異;其本源沒有辦法被破壞。一切的一切,全都隻是一心而已,所以叫做真如。”
(問:“為什麼一切法遠離語言文字之相,遠離名字之相呢?)
答:“因為一切語言文字,以及名字,都沒有任何真實的內容。”
(問:“為什麼一切法遠離心念分別之相呢?)
答:“因為一切法隻是隨著妄想念頭而顯現,其本性是瞭不可得的。”
(問:“倘若語言名字相和心念分別相都遠離的話,什麼是真如相呢?)
答:“這裡所說的真如,沒有任何相貌。”
(問:“既然已經遠離名字相,為什麼還會有真如這個名字呢?”
答:“這裡所說的真如,乃是語言文字的極致。隻是借用文字,來除去對於文字的執著罷瞭,它也沒有什麼確定的名字相。”
(問:“既然遠離瞭名字和語言之相,這個真如還可以遠離嗎?)
答:“這個真如之體沒有什麼可遠離的,因為一切法都是真如的緣故。”
(問:“是不是一切虛假語言名字都遠離瞭以後,隻確立真如這一個法呢?)
答:“真如也沒有什麼好確立的。因為一切法都和真如同體,沒有任何差別。要知道,一切萬法,超越瞭語言文字,也超越瞭心念分別,所以叫做真如。”
問:“倘若像您所說,真如超越瞭語言文字和心念分別的話。一切修行的眾生們,應當怎樣隨順這樣的法義,從而得以悟入真如呢?”
答:“倘若修行的人,能夠知道一切萬法,雖然可以方便言說;而實際上,卻根本沒有什麼能說的人,也沒有什麼可說的法。雖然可以因為一切法而生起念頭,實際上,卻根本沒有什麼能念的我,也沒有什麼可念的法。這就叫做隨順的方法。像這樣隨順修行,一旦行到心體離念,就叫做悟入真如。”
“另外,這個一心真如當中,按照語言文字的分別錶述,含有兩個方面的法義。哪兩個方面呢?(一)如實空。因為一切妄念染法如實空的緣故,所以能夠顯現出究竟實相。(二)如實不空。因為真如自體不生不滅,本來就圓滿具備種種無漏解脫自性功德的緣故。”
(一)如實空
“所謂的如實空,是說從無始以來,真如一心與一切虛妄汙染之法,從來就不相應的緣故。也就是說,真如一心從根本上遠離一切法之間的差別之相,因為根本就沒有虛妄心念的緣故。”
“應當知道,這個真如自性,它既不是‘有相’;也不是‘無相’;既不是‘非有相,非無相’;也不是‘亦有相,亦無相’。它遠離有無四句的執著。”
“這個真如自性,與一切法之間,既不是‘一相’;也不是‘異相’;既不是‘非一相,非異相’;也不是‘亦一相,亦異相’。它也遠離一異四句的執著。”
“乃至於總說如實空的法義:就是因為一切眾生有虛妄生滅心的緣故,在念念分別當中,與真如一心不相應,所以叫做如實空。倘若遠離瞭虛妄生滅心以後,在究竟實相當中,就沒有什麼可以空的瞭。”
(二)如實不空
“所謂的如實不空,前文已經顯發出瞭空而無妄的真如法體;這個真如法體,當體就是真如一心。這個真如一心,它不生不滅,恆常不變;而且,本有的清凈妙法在其中圓滿具足,所以叫做如實不空。但是,在這個不空當中,也沒有什麼有相的真實之法可以得到;因為心體離念的境界不可思議,隻有親自證得,才能與真如一心相應的緣故。”
二、心生滅門
“所謂的心生滅門,依賴於如來藏的緣故,所以有瞭生滅心念(譬如波濤依賴於海水而有)。雖然有瞭生滅心念,並不會破壞不生不滅的心體。這時,所謂的不生不滅心體與生滅心念相和合,既不是一體,也不是異體,名字叫做阿賴耶識。”
“這個阿賴耶識有兩種含義,能夠包容一切法,也能夠生起一切法。哪兩種含義呢?(一)覺義;(二)不覺義。”
(一)覺義
“所謂的覺義,就是指在念頭平息之際,本來離念的心體得以顯現。那個遠離念頭生滅相的本來心體,它平等於虛空法界,沒有不周遍的地方。於是,整個法界顯現為沒有任何差別和對立的一味真心,這就是如來的平等法身。因為這個平等法身是眾生本來就具有的,所以說一切眾生本來覺悟,稱之為本覺。”
“為什麼呢?這個本覺的名字和含義,是相對於始覺來說的。而這個始覺,所覺悟的就是本覺,實質是一樣的。所謂的始覺,相對於心體離念的本覺來說,一切眾生都在無明妄念當中,所以有瞭眾生的不覺;從不覺當中修行,一旦心體離念,就叫做始覺。再進一步,把透徹心源的覺悟,叫做究竟覺;而尚未透徹心源的覺悟,叫做非究竟覺。”
“其中的道理是什麼呢?就比如普通凡夫,發覺自己的心在前面起瞭惡念,能夠停止後面的惡念,讓它不再繼續生起來。這雖然也叫做覺,但其實還是不覺。”
“對於聲聞、緣覺的二乘修行人,以及初發心住以上的三賢位菩薩來說,他們能夠覺察從分別念到執著念的變化;所以在他們的念頭當中,沒有瞭執著取捨的變異之相。因為已經捨離瞭較粗的分別執著心念的緣故,叫做相似覺。”
“對於初地以上的法身菩薩們來說,他們能夠覺知心念當中的分別和對立;所以,他們的念頭已經沒有瞭沾染境界的住著之相。因為已經遠離瞭分別心,這種較粗心念的緣故,叫做隨分覺。”
“對於菩薩地的盡頭,十地後心的菩薩來說,他們的三昧觀行已經深入到瞭極點。最後一念觀照,與無念心體相應,就會覺悟到心念的最初生起之相;於是,他們的心就不會再有最初的妄動。因為已經遠離瞭心中最微細心念的緣故,他們完全照見瞭無念心性;一味真心現前,常住法界,如如不動;始覺與本覺合二為一,叫做究竟覺。”
“因此,在佛經當中說過,倘若有眾生能夠觀察無念之心的話,就是在趨嚮於佛陀的智慧瞭。”
“另外,當心念生起來的時候,並沒有一個最初的生起之相可以被知道。之所以說能夠覺知念頭最初的生起之相,所指的就是無念境界,無念之心就是究竟覺。因此,一切眾生,都不能叫做覺悟。因為他們從無始以來,一直念念相續,從來也不曾離開生滅的念頭,所以叫做無始無明。”
“倘若能夠得入無念境界的話,就會覺知心念當中的生、住、異、滅四相。因為無念真心平等不變異的緣故,所以根本就沒有始覺和本覺的差異。因為生、住、異、滅四相,在無念真心當中同時而有;如果離開無念心體的話,這四相就都沒有瞭獨立的自體,所以它們本來就是平等的,同是真如一心的緣故。”
“另外,在修行的過程當中,隨著修行者的心逐漸轉染還凈,本覺嚮內熏習,就會生起兩種功德相。這兩種功德相都以本覺為體,所以與本覺不會分離。哪兩種功德相呢?一是智凈相;二是不思議業相。”
“所謂的智凈相,就是指依賴於真如由內而外的熏修之力,以及教法由外而內的熏修之力;依賴於這兩種力量修行,一旦見到真如一心,就稱為如實修行。此時,修行者證入初地。從初地繼續修行真如三昧,到瞭第八地,證量已經非常精深,就會滿足破除阿賴耶識當中根本無明的要求。於是,不生不滅心體與生滅心念相和合的阿賴耶識,就會被摧毀;同時,細微的心念相續生起之相,也會被消滅。這時,就會完全顯現法身,本來的智慧覺性純凈現前。”
“其中的道理是什麼呢?因為一切心識的生滅相續之相,都是無明。而無明當中的這些生滅念,都是依賴於真如一心而生起的,所以,無明心相,從來也沒有離開過本覺心性。究其本源來說,無明心相是不可破壞的;就其生滅念來說,無明心相並非不可破壞。這就如同大海裡面的海水一樣,海水因為風而有波動,水波之相與風動之相是無法分開的。然而,水的本性並不是波動,如果風停瞭,水的波動就會逐漸消滅。但是,水的濕潤之性卻不會被破壞。同樣的道理,一切眾生的自性清凈心,因為無明風吹的緣故,才會有生滅念的動相。清凈心和無明,都沒有形相,它們也無法完全分開。然而,清凈心的本性並不是生滅妄動,如果無明消滅瞭,生滅相續的念頭就會消滅。但是,本來的智慧覺性卻不會被破壞。”
“所謂的不思議業相,因為依賴於前面所說的智凈相,就能夠顯現出一切殊勝微妙不可思議的境界。也就是所說的諸佛無量功德之相,它常住於智慧覺性當中,沒有窮盡的時候。隨順著一切眾生根機的不同,而自然發生相應,顯現出種種不思議的感應,使眾生得到各種利益。”
“另外,關於本覺的體相,有四個方面的內容。總體來說,本覺體相與無限包容的虛空平等無二;也好像一面沒有邊際的純凈的鏡子那樣,能夠普遍顯現一切。”
“哪四個方面的內容呢?第一、如實空鏡。就是說本覺體性,本來就遠離一切生滅心念,以及生滅心念所顯現的一切境界。隻是真如一心,沒有任何法可以顯現。本來湛然寂滅,瞭無對待,不是任何覺照法義的緣故。”
“第二、因熏習鏡。就是說本覺體性如實不空。一切世間的種種境界,都在其中顯現。本覺體性與所現的一切境界,沒有內外和出入的差別。境界不現的時候,並沒有失去什麼;境界顯現的時候,也不會破壞本覺體性。本覺與所現境界,都是常住一心;因為所謂的一切法,就是本覺真實體性的緣故。另外,一切生滅染汙之法,都不能夠汙染本覺體性。本覺智慧之體如如不動,它圓滿具備一切無漏功德,能夠嚮內熏習眾生,作為眾生覺悟之因的緣故。”
“第三、法出離鏡。就是說這個如實不空的本覺體性,逐漸嚮內熏習,最終將使修行者,得以出離煩惱障(煩惱礙)和所知障(智礙);並且遠離阿賴耶識當中,不生不滅心體與生滅心念的和合之相。於是,就會顯現出本有的純凈和光明的緣故。”
“第四、緣熏習鏡。就是說一切聖者,依賴於前文的法出離鏡的緣故,本覺體性自然能夠遍照一切眾生的心;讓他們發起修行,增長善根,乃至於隨念示現種種利益的緣故。”
(二)不覺義
(問:“本來覺性既然像前面所說的那樣,遍佈虛空,圓滿覺照一切。為什麼還會有不覺呢?”)
答:“所謂的不覺義,是指一切眾生,沒有能夠如實知道,所有的一切境界純是真如一心的緣故,忽然心動,而生起瞭念頭。實際上,念頭並沒有獨立的自相,它無法離開本覺一心。就好像迷路的人,由於對方嚮的錯認,才會迷路;倘若離開瞭方嚮的錯認,就不會迷路瞭。眾生也是這樣,由於對覺性的認知,所以才會迷惑不覺;倘若離開瞭覺性的認知,就沒有不覺瞭。”
(問:“怎麼知道不覺本來就是真覺呢?)
答:“因為眾生有不覺的妄想心的緣故,由於妄想分別而能夠知名解義,所以,如來為眾生講說並指示本有的真覺之性。眾生通過修行,如果離開瞭不覺的妄想心,一念回光返照,契入本來的真如一心。此時,不僅沒有瞭不覺,也沒有真覺的獨立自相可以錶述瞭。”
“另外,因為不覺的緣故,就會生起三種心念細相,與那個不覺之心相應而無法分離。”
“哪三種呢?第一、無明業相。因為不覺的緣故,所以會有心念發動,把它叫做業。而覺悟真如一心的時候,心是不動的。心念一旦發動,就會有各種苦,因為果和因是分不開的緣故。”
“第二、能見相。因為依賴於心動的緣故,所以有瞭能見之心相。心如果不動,就不會有能見之心。”
“第三、境界相。因為依賴於能見之心的緣故,所以顯現出瞭虛妄的境界。如果離開能見之心,就沒有境界相瞭。”
“因為有瞭前面的境界相作為助緣的緣故,就會繼續生起六種較粗的心念。那六種呢?第一、智相。依賴於所現的境界,心中起瞭分別念,所以,就會對境界產生愛或者不愛的緣故。”
“第二、相續相。依賴於前面的智相,就會繼續生起苦、樂感受的念頭。這個覺知心不停地生起念頭,因為它與境界之間的相應,而持續不斷的緣故。”
“第三、執取相。依賴於前面的相續相,以境界為助緣,繼續生起攀緣念頭。並且停留在苦、樂境界當中,心中生起瞭執著的緣故。”
“第四、計名字相。依賴於前面虛妄的執取相,而進一步分別虛假的語言名字相的緣故。”
“第五、起業相。依賴於前面的計名字相,對於名字產生瞭深深的執著。於是發動身業和口業,來維護這種執著,造下瞭種種業的緣故。”
“第六、業繫苦相。因為前面造瞭業,就會循著因果而受到業報。被業報所束縛,不得自在的緣故。”
“應當知道,無明(也就是最初的不覺)能夠生起一切生死輪回的染汙之法。因為一切染汙之法,都是不覺之相的緣故。”
(三)覺與不覺相關義
“另外,覺和不覺之間的關繫有兩種相。那兩種相呢?一是同相;二是異相。”
“所謂的同相,就好比各種各樣的陶器和瓦器,它們都有共同的微觀組成(都是泥土燒制的)。同樣,一切無漏清凈法,與無明染汙法,乃至於種種的幻化業力所顯現的一切境界,都共同具有真如本性,都是真如一心的顯相而已。”
“因此,在佛經當中,依賴於這個共同具有真如本性的法義,而說一切眾生本來就常住於法身當中,本來就已經進入瞭涅槃。諸佛的無上菩提妙法,沒有什麼可修行之相,也沒有什麼可成就之相。從根本上來說,終究無所得。”
(問:“眾生既然本來是佛,為什麼見不到他們報身和化身的色相呢?)
答:“眾生是佛,是從真如法性來說的,真如法性當中終究沒有色相可見。”
(問:“既然真如法性沒有色相可見,為什麼已經成就的佛陀,卻會有種種報身和化身的色相呢?)
答:“諸佛之所以有色相可見,隻是隨著一切眾生心中,無明染汙的業力幻化而顯現的。並不是說在本覺不空之性當中真實而有的,因為本覺智慧之相是沒有相可見的緣故。”
(四)心生滅因緣
“另外,關於心的生滅因緣,就是說一切眾生都依賴於心、意、意識而流轉的緣故。其中的道理是什麼呢?因為阿賴耶識(心)的緣故,所以說有無明,從不覺而有心動(無明業相),陸續生起能見(能見相)、能現(境界相)、能分別境界(智相),最終,分別念相續不斷地生起(相續相),使生死輪回得以持續。所以把它叫做意。”
“這個意,又由五種具體的名字組成。哪五種呢?第一、叫做業識。就是指由於無明的力量,而不覺真如一心,所以忽然心動的緣故(即前文三細當中的無明業識。說明從最初心的生相開始,都屬於意)。”
“第二、叫做轉識。依賴於前面的動心,所以有瞭能見相的緣故(即前文三細當中的能見相。說明能夠轉真如智慧而成為虛妄見的,也是意)。”
“第三、叫做現識。就是說隨著前面轉識當中的虛妄見,而能夠現出一切境界,就如同明鏡當中能夠現出色塵形相一樣。現識也是這樣的,隨順著色、聲、香、味、觸五塵,一旦相對應,就會顯現,沒有任何前後差別。因為在任何時候,它都會隨著塵緣而任運顯現,總是在塵緣面前的緣故,所以叫做現識(即前文三細當中的境界相)。”
“第四、叫做智識。就是說在前面現識的基礎上,能夠分別染汙法和清凈法的緣故,所以叫做智識(即前文六粗當中的智相)。”
“第五、叫做相續識。因為前面智識的分別念,與境界相應,念念攀緣而不間斷的緣故,所以叫做相續識(即前文六粗當中的相續相)。它能夠在相續念當中,住持過去無量世代的善業和惡業,使業種不會失去的緣故。它還能夠使現在和未來的一切善惡因果,以及或者苦,或者樂的業報得以成熟,並且絲毫不差地顯現出來的緣故。它還能夠讓現在已經發生的事情,在心中忽然生起念頭去攀緣;讓未來的事情,不知不覺地在心中生起虛妄的設想和考慮。因此,三界當中的一切生死輪回境界,都是虛假而不真實的,都隻是心念造作而產生的。如果離開瞭生滅心念的話,就沒有瞭一切六塵境界。”
(問:“既然生滅的是意,為什麼又說三界虛偽,唯心所作呢?”)
答:“其中的道理在哪裡呢?因為一切萬法都是從心現起的,都是依賴於生滅妄念而產生的。所謂的分別一切法,其實就是在分別自己的心。這個分別心,沒有辦法見到真如一心,因為真如一心沒有任何相貌可見。應當知道,世間的一切境界,都是依賴於眾生的無明妄心,也就是相續生滅念,而得以成立和持續的。因此,一切萬法都如同鏡子當中的影像一樣(心的明瞭如鏡,妄念境界如像),沒有實體可得,隻是眾生的虛妄心念罷瞭。因為心念一旦產生,那麼種種法就會產生;心念一旦消滅,而歸於無念真心的話,那麼種種法就會隨之消滅的緣故。”
“另外,所謂的意識,就是指前文意當中的相續識,依賴於一切凡夫,對於各種苦樂境界貪取和執著的逐漸加深,所以開始算計哪個是我,哪些是我所有的。以及種種虛妄的執著,使心念追隨著事物境界而不斷地攀緣,不斷地分別六塵境界,叫做意識。由於意識需要依賴於五根分別貪取境界,所以也叫做分離識。又因為意識不斷地分別內外種種事相,所以又叫做分別事識。這個意識會隨著見、愛兩種煩惱(即所知障和煩惱障),而不斷增長分別執著,並且起惑造業的緣故。”
“依賴於無明熏習真如一心,而生起的識心(阿賴耶識),不是凡夫所能知道的,也不是聲聞、緣覺二乘人的智慧所能覺悟的。是說依賴於菩薩,從初信位,即信心住位,開始發心觀察;如果證得法身(初地)的時候,可以知道其中一部分。乃至於到瞭十地菩薩後心,也不能夠完全知道阿賴耶識。隻有究竟覺悟的佛陀能夠全部明瞭。”
(問:“這個阿賴耶識為什麼隻有佛陀能夠明瞭呢?“)
答:“為什麼呢?因為這個真如一心從無始以來,自性本來是清凈的,而同時具有無明。因為被無明所染汙的緣故,所以有瞭生滅染汙之心(成為阿賴耶識)。雖然有瞭染汙之心,而真如一心是常恆不變的(其中境界非常微細)。因此,其中的妙義隻有佛陀能夠知曉。”
(問:“既然說有瞭染心,為什麼又說常恆不變呢?”)
答:“因為真如一心的心性,從來並且永遠都是無念的(就是說心性不曾受到念頭的影響),所以叫做不變。”
(問:“既然說心本來清凈,為什麼又有瞭無明呢?”)
答:“因為心不能夠安住於真如一相(一法界)的緣故,心中自己與自己不相應,就會忽然心動而生起念頭,叫做無明。”
“生滅染汙之心(染心)有六種,哪六種呢?第一、執相應染(即六粗當中的執取相和計名字相)。依賴於聲聞、緣覺二乘聖者的解脫,以及十信位菩薩後心,入初住位時,能夠遠離的緣故。(相當於第六意識的見惑和思惑。)”
“第二、不斷相應染(即六粗當中的相續相)。依賴於十信位菩薩後心,入初住位時,開始修學;直到十回嚮位,逐漸能夠遠離。證入初地歡喜地(也叫凈心地)時,能夠究竟遠離的緣故。”
“第三、分別智相應染(即六粗當中的智相)。依賴於二地離垢地(也叫具戒地)的菩薩,能夠逐漸遠離;直到七地遠行地(也叫無相方便地),能夠究竟遠離的緣故。”
“第四、現色不相應染(即三細當中的境界相)。依賴於第八地不動地(也叫色自在地)的菩薩,能夠遠離的緣故。”
“第五、能見心不相應染(即三細當中的能見相)。依賴於第九地善慧地(也叫心自在地)的菩薩,能夠遠離的緣故。”
“第六、根本業不相應染(即三細當中的無明業相)。依賴於十地菩薩,入等覺位後心,證入如來果地時,能夠完全遠離的緣故。”
“所謂的不明瞭一法界(即無明,也就是心不能夠安於真如一相)的含義,就是從初發心住的菩薩,開始觀察修學,逐漸斷除。證入初地歡喜地(凈心地)時,部分遠離。乃至於直到如來圓滿果地,能夠究竟遠離的緣故。(因此,從初住菩薩到妙覺佛陀,也稱為四十二位法身大士。)”
“前文所說的相應染,它的含義,指的是心王和心所已經分開,因此心法與心所念法已經不同瞭。但是,當它們所緣外境有染凈差別的時候,心所法會隨著心王一同攀緣染凈境界,它們的相緣相是一致的。所以叫做相應染。”
“前文所說的不相應染,它的含義,指的是心不覺一法界,但還沒有生起覺知分別念頭。因此心王和心所尚未分開,還沒有心外的境界可以攀緣。在一心當中,沒有分別變異。因為沒有共同攀緣境界的相緣相的緣故,叫做不相應染。”
“還有,所謂染心的含義,它也叫做煩惱障(煩惱礙),因為它能夠障礙真如一心、空性平等智(根本智)的緣故。所謂無明的含義,它也叫做所知障(智礙),因為它能夠障礙世間自然業智(妙有分別智,即後得智)的緣故。”
(問:“無明細,染心粗;似乎應當無明障礙根本智,而染心障礙自然業智才對,為什麼反過來瞭呢?”)
答:“道理在哪裡呢?因為依賴於上述六種染心的緣故,有瞭能見相和境界相,並且進一步生起瞭虛妄執著心,去貪取境界。這樣就違背瞭真如平等本性的緣故,所以,障礙根本智。因為一切法常住於寂靜本性當中,本來沒有起滅的動相。正因為無明不覺的緣故,才有瞭心念妄動,從而違背瞭一切法的寂滅本性,所以不能夠隨順對於世間一切境界種種瞭知的智慧。因此,障礙瞭自然業智。”
(五)分別生滅相
“另外,在前文的六種染心當中,可以進行兩種分別生滅相。哪兩種呢?第一、粗染(指三種粗染心:執相應染、不斷相應染和分別智相應染),都有外境與心相應的緣故。第二、細染(指三種細染心:現色不相應染、能見心不相應染和根本業不相應染),心境尚未分離,還沒有外境與心相應的緣故。”
“還有,粗中之粗(指執相應染),是凡夫不覺的境界。粗中之細(指不斷相應染和分別智相應染),以及細中之粗(指現色不相應染和能見心不相應染),是菩薩所覺悟的境界。細中之細(指根本業不相應染),是佛陀所覺悟的境界。”
“粗染和細染,這兩種生滅心,都是依賴於無明熏習而有的,就是說依因和依緣。所謂的依因,是指最初的不覺,而有無明妄動。所謂的依緣,是指對於虛妄境界的執著和攀緣。在修行的過程當中,如果不覺妄動之因滅瞭的話,虛妄境界之緣也就滅瞭。不覺妄動之因滅瞭的緣故,三種細染的不相應心就滅瞭;虛妄境界之緣滅瞭的緣故,三種粗染的相應心就滅瞭。”
問:“如果相應心和不相應心全都滅瞭的話,心性智慧還能夠相續不斷嗎?如果能夠相續不斷的話,為什麼經中常說究竟寂滅呢?”
答:“這裡所說的滅,隻是心念的生滅之相滅,並不是真如一心的心體滅。(心體不生不滅,所以說心性智慧相續不斷;心體遠離一切生滅念,所以說究竟寂滅。)”
“比如空中的風,依賴於水而有瞭波動之相。假如水消滅瞭的話,那麼風的形相就消失瞭,沒有可以依賴而顯相的東西瞭。因為水是不滅的,所以風通過水波現出形相而相續不斷。隻有風滅瞭以後,水波的動相才會隨之消滅,但並不是水消滅瞭。眾生的無明也是這樣的,它依賴於真如心體而不覺動念。如果真如心體滅瞭的話,那麼眾生就斷絕瞭,無明也沒有可以依賴的地方瞭。正因為真如心體是不會消滅的,所以,隨著無明妄動,眾生心中的生滅念得以相續不斷。隻有無明癡惑消滅瞭以後,眾生的生滅心念才會隨之消滅,並不是心性智慧消滅瞭。”
(六)法熏習義
“另外,因為有四種法熏習義的緣故,所以染汙法和清凈法會相續生起,而不會斷絕。那四種呢?第一、凈法熏習,也叫做真如熏習;第二、一切染因熏習,也叫做無明熏習;第三、妄心熏習,也叫做業識熏習;第四、妄境界熏習,也就是六塵熏習。”
“所謂的熏習義,就如同世間的衣服一樣,本來沒有香氣;如果有人用香去熏染的緣故,就有瞭香氣。在這裡也是一樣。真如凈法當中,本來沒有汙染的生滅念;但因為無明熏習真如的緣故,就有瞭生滅染心和六塵染相。在無明染法當中,本來沒有智凈相和不思議業相;但因為真如熏習無明染心的緣故,就有瞭智凈相和不思議業用。”
“怎麼樣熏習,而使染法不斷生起的呢?”
“就是說依賴於真如凈法的緣故,而有瞭無明(即前文所說:是心從本以來,自性清凈而有無明)。因為有瞭無明,作為染法生起之因的緣故,無明就會熏習真如。因為這種熏習的緣故,就有瞭妄心(阿賴耶識)。因為有瞭阿賴耶識妄心的緣故,就會進一步熏習資養無明(生起無明業相)。由於不明瞭真如一心的緣故,就會不覺而生起念頭(生起能見相),並顯現出虛妄境界(生起境界相)。因為有瞭虛妄境界,作為染法進一步生起之助緣的緣故,此虛妄境界就會返熏業識妄心,使它產生分別念和虛妄執著(智相、相續相、執取相、計名字相,陸續生起)。然後就會造作種種業行(起業相),並依業受報,承受各種各樣的身心之苦(業繫苦相)。”
“前文所說的妄境界熏習義,分為兩種。哪兩種呢?第一、增長念熏習(是指虛妄六塵境界,返熏業識妄心,使六粗當中的智相和相續相得以增長,屬於第七識:意);第二、增長取熏習(是指虛妄六塵境界,返熏業識妄心,使六粗當中的執取相和計名字相得以增長,屬於第六識:意識)。”
“前文所說的妄心熏習義,分為兩種。哪兩種呢?第一、業識根本熏習(是指業識妄心(第七識)資熏根本無明,使心不能夠遠離細微念,所以無法超越法執,而有變異生死之苦),能夠容受阿羅漢、辟支佛和一切菩薩變異生滅之苦的緣故。第二、增長分別事識熏習(是指第六意識資熏無明,使見、愛兩種習氣增長,讓心無法遠離虛妄的六塵境界,而有分段生死之苦),能夠容受一切凡夫業力生死之苦的緣故。”
“前文所說的無明熏習義,分為兩種。哪兩種呢?第一、根本熏習(是指無明熏習真如,就有瞭阿賴耶識妄心;繼續資熏妄心,就有瞭業識),能夠成就業識(第七識:意)的緣故。第二、所起見愛熏習(是指無明熏習真如,陸續生起瞭業識、轉識、現識、智識和相續識,並資熏出瞭見、愛習氣;隨著見、愛習氣的增長,而成就瞭第六識:分別事識),能夠成就分別事識的緣故。”
“這個阿賴耶識當中,怎麼樣熏習,而使凈法不斷生起的呢?
“就是說,因為本來有真如法的緣故,所以能夠熏習無明。因為以真如熏習無明為因緣,而有力量的緣故,能夠讓阿賴耶識妄心厭離生死之苦,想要求得涅槃。因為這個阿賴耶識妄心有瞭厭離生死、求得涅槃之因緣的緣故,就會進一步資熏真如。”
“於是,相信自己的本性就是真如凈性(菩薩十信位);知道一切法都因心念妄動而顯現,沒有所對應的真實的六塵境界(菩薩十住位);所以,能夠修行種種遠離境界攀緣的法門(菩薩十行和十回嚮位);因為已經如實知道,所對應的一切境界虛妄不實的緣故(菩薩初地),能夠發起種種方便法門(菩薩二地到九地);最終能夠發起隨順法性的廣大修行,而不執著於任何境界,不起任何虛妄念頭,像這樣修行,乃至於經過久遠無量的劫數(菩薩十地)。真如熏習力充足的緣故,無明就會消滅。因為無明消滅瞭的緣故,心中就沒有瞭相續生滅念(六粗消滅);因為沒有生滅念的緣故,能見相和境界相也隨之消滅瞭(三細消滅)。因為無明之因和境界之緣都消滅瞭的緣故,一切染心之相都滅盡無遺,叫做得到大般涅槃,自然成就瞭智凈相和不思議業相(圓滿佛果)。”
“在凈熏當中,妄心熏習義(指真如熏無明,所發起的離苦求涅槃之嚮道妄心,進一步返熏真如)也分為兩種。哪兩種呢?第一、分別事識熏習(指真如熏無明,發起瞭第六意識當中的較粗之道心,再來返熏真如)。依賴於一切凡夫和聲聞、緣覺二乘修行人等,所發道心屬於第六意識,以分別心的緣故,厭離生死輪回之苦,心粗而力弱,所以逐漸趨嚮於無上正覺的緣故。第二、意熏習(指真如熏無明,發起瞭第七識意當中的相續微細之道心,再來返熏真如)。就是指菩薩們,所發道心屬於第七識,相續而勇猛,因此能夠迅速成就正覺涅槃的緣故。”
“前文所說的真如熏習義,分為兩種。哪兩種呢?第一、自體相熏習(是指一切眾生,真如自性的熏習);第二、用熏習(是指已證真如法身的菩薩,以真如法身熏習眾生的妙用)。”
“第一、所謂的自體相熏習。是指一切眾生從無量劫以來,本來具有真如無漏妙法(真如自體);本來具備不思議業用,以及顯現一切境界的法性(真如妙用)。依賴於這兩種法義,真如自體就會經常熏習眾生的無明妄心。因為真如本來具有這種力量的緣故,所以能夠讓眾生厭離生死之苦(出離心),願意求得涅槃妙果(菩提心)。並且相信自己的身心本來具有真如妙法,所以開始發心修行。”
問:“如果是這樣的話,一切眾生都共同具有真如,就應當平等地受到真如的熏習。為什麼會有相信和不相信,以及根機利鈍、修行快慢等等,從前到後的無量差別呢?一切眾生都應當同時知道,並且相信自己具有真如自性;同時開始勤奮修行各種方便法門,平等證入涅槃妙果才對呀?”
答:“眾生所具有的真如一心是平等無二的,但同時也具有無量無邊的無明染心。因為從無量劫以來,一切眾生心中的無明習性仟差萬別,所以無明熏習真如的程度,有厚薄不同的緣故(因此,就有瞭相信、不相信,根機利鈍等差別)。另外,有超過恆河沙數量那樣多的上品煩惱(所知障,細微而難斷),因為眾生心中無明熏習真如的程度不同,而仟差萬別;還有無量的我見、愛染等下品煩惱(煩惱障,粗而容易斷),因為眾生心中無明熏習真如的程度不同,而仟差萬別。就這樣,一切煩惱,都依賴於無明熏習真如而生起。隨著一切眾生從前到後的修行過程,其中有無量的微細差別(所以修行成就的快慢也各自不同)。隻有如來能夠完全明瞭的緣故。”
“還有,在佛法當中,既有因(正因佛性,即本有的真如一心),也有緣(緣因佛性,即善知識的助發之緣)。因和緣都具備瞭,才能夠獲得成就(開悟瞭因佛性)。就如同木頭當中具備著火的特性,是燃燒起火的正因;如果沒有人知道木頭能夠燃燒,如果不採取適當的方法,而火能夠自己出來燒掉木頭,是不可能的。”
“一切眾生也是這樣的。雖然具有正因佛性(真如)的熏習之力,如果不遇到諸佛菩薩或者善知識等,以他們的開導教化做為助緣,而能夠自己斷掉煩惱,自己證入涅槃妙果,是不可能的。如果雖然有善知識外緣的開導之力,而心內真如凈法熏習力量還不夠的話,也是不能夠徹底厭離生死輪回之苦,願意求得涅槃妙果的。”
“如果因和緣都充分具備的話,就是說自己內心真如熏習無明有力量,又得到瞭諸佛菩薩等慈悲大願所護念的緣故,就能夠發起厭離生死苦海的出離心。同時相信有涅槃妙果,能夠精進修行增長自己的善根。因為修行而使得善根成熟的緣故,就會遇到諸佛菩薩親自開示教誨,得到利益而心生歡喜,於是能夠真正趨嚮於涅槃正覺之道。”
“第二、所謂的用熏習。就是指法身大士以不思議業用,來從外嚮內熏習眾生,作為幫助眾生修行的外緣力量。這個外緣具有無量仟差萬別的含義,簡略地說,有兩種。哪兩種呢?第一、差別緣;第二、平等緣。”
“第一、所謂的差別緣。是指某個眾生,依賴於諸佛菩薩等善知識,從最初發心開始求道修行,直到最後成就佛果。在這個過程當中,或者見到瞭菩薩而結緣,或者感念菩薩的恩德而得到利益。菩薩有時示現為眾生的眷屬,父母親人等(以慈愛攝受);有時示現為奴婢傭人等(以恭敬承事攝受);有時做為知心朋友(以相知攝受);有時示現成為冤傢(以仇怨攝受)。有時則發起菩薩四攝法(佈施、愛語、利行、同事)而方便攝受眾生。”
“乃至於菩薩的一切所作所為,以種種無量的修行作為利益眾生的外緣,都是菩薩內心真如所發起的大悲熏習力量的顯現。所以能夠幫助眾生增長解脫善根,如果有緣見到菩薩或者聽到菩薩的事跡,都能夠得到利益的緣故。”
“這個差別緣又可以分為兩種。哪兩種呢?第一、近緣,使眾生迅速得度的緣故。第二、遠緣,眾生久遠以後才能夠得度的緣故。近緣和遠緣這兩種緣,又分別具有兩種緣。哪兩種呢?第一、增長行緣(不信的眾生讓他生起信心,已經相信的眾生讓他增長信心);第二、受道緣(幫助根機成熟的眾生進入三賢十地等位次)。”
“第二、所謂的平等緣。是指一切諸佛菩薩,都以本來菩提大願的緣故,願意度化一切眾生得到解脫。所以,其真如法身自然能夠經常熏習一切眾生,而不會捨棄任何人。因為諸佛菩薩已經證得,與一切眾生同體的真如智慧力量的緣故;所以,隨應著眾生見到佛菩薩,或者聽到佛菩薩名號等因緣,就會顯現出利益眾生的作用。但是,眾生則需要依賴於成就三昧正定,才能夠平等地見到一切諸佛菩薩的緣故。”
“在真如熏習當中,自體相熏習和用熏習,又各自有兩種情況。哪兩種呢?第一、未相應。指的是一切凡夫、二乘修行人和初發心的菩薩們,是通過意(六粗當中的智相和相續相,屬於第七識意當中的粗分)和意識(六粗當中的執取相和計名字相,屬於第六意識)的熏習,依賴於信心的力量,所以能夠修行。尚未證得無分別心(真如三昧),與真如自體還不能相應的緣故;尚未證得智凈相和不思議業相,與真如妙用還不能夠相應的緣故。”
“第二、已相應。指的是初地以上的法身菩薩們,已經證得無分別心(真如三昧),與一切諸佛的真如智體和不思議妙用能夠相應。因此,隻是依賴於法性本來的力量自然修行,根本沒有瞭造作。自然能夠資熏真如,以真如之力,滅除無明的緣故。”
“另外,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染法的熏習不曾間斷,到瞭成佛以後,就會徹底斷除。凈法的熏習則不會有斷除的時候,一直到無窮無盡的未來。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真如凈法恆常熏習無明妄心的緣故,染法就會隨著妄心的消滅而消滅。妄心消滅以後,真如法身就會顯現。因為真如法身本來不生不滅的緣故,就會恆常起妙用熏習,所以凈法不會有斷除的時候。”
(七)真如自體之體相用三大
“還有,所謂的真如自體和自相,是指從一切凡夫,以及聲聞、緣覺,直到菩薩、諸佛,都共同具有的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也就是真如一心。它在聖位不會增加,在凡夫不會減少;不是過去所產生的,以後永遠也不會消滅;是究竟恆常而不變異的。它從無始以來,在真如自性當中本來就圓滿具足一切功德。就是說:
真如自體具有廣大無邊的智慧光明(法身周遍,本有光明)的緣故;
能夠遍照法界(照一切義理,遍一切事物)的緣故;
能夠真實地認識明瞭一切(圓滿覺心普照一切,遠離虛妄的對待分別)的緣故;
真如自性就是本來清凈心(自性遠離一切無明、迷惑、汙染等等)的緣故;
具有常(從過去到未來,沒有變異)、樂(於一切境界得自在)、我(經歷一切生死變動,而如如不動)、凈(經歷九法界一切境界,而不會汙染)四德的緣故;
具有清涼(永離煩惱燥熱)、不變(念頭雖然有生滅,而真如心體不會變化)、自在(一切業力無法束縛)等功德的緣故。
因為真如自體,圓滿具備這些超越恆河沙數量的,不會離開真如自體的,從未有過間斷的,平等一味的,不可思議的佛法功德的緣故;乃至於圓滿具備,沒有任何欠缺的緣故;所以叫做如來藏,也叫做如來法身。”
問:“前文曾經說過,真如之體究竟平等,遠離一切相(言說相、名字相、心緣相等等)。為什麼又說真如自體有這樣多的功德呢?”
答:“真如自體雖然確實具有這樣的種種功德,但其本質並沒有體和相的差別。而是等同一味,隻是唯一的真如而已。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真如自體本來就沒有分別,遠離一切分別心和分別相,所以是平等無二的。”
“那麼,又因為什麼道理,而可以說有這樣多的功德差別相呢?因為依賴於無明業識所發起的生滅念當中,有無量染法差別的緣故;轉染為凈以後,方便對應地說,有無量的功德差別之相。”
“這是什麼道理呢?因為一切染法和凈法本來就是一心而已。在真如自體當中,本來沒有念頭和境界,因為忽然不明瞭純是真如一心,所以有瞭妄心。因為不覺一法界的緣故,心動而起念,顯現出瞭種種境界,所以叫做無明。與此相反,心性本來如如不動,不曾起念,就是所謂的大智慧光明功德的緣故。如果心動而有瞭念頭,生起瞭能見相,同時也就會有不見之相(不見真如平等之妙性)瞭;相反,心性本來遠離能見所見,純是一心明瞭,就是遍照法界之功德的緣故。如果心有瞭動念,雖然好像有瞭認識和明瞭,但已經不是真正的認識與明瞭瞭。能知和所知都沒有實在的自性,所以是非常(有生有滅)、非樂(攀緣境界而不自在)、非我(隨念變遷)、非凈(處處沾染境界)的。總之,動念之心當中充滿瞭煩惱燥熱和無常變化,所以有種種的不自在,乃至於具有超過恆河沙數那樣多的虛妄染汙之法。相對於這些染汙法來說,真如心性本來如如不動,就會有超過恆河沙數那樣多的種種清凈功德之相得以顯現。”
“如果心有動而起念的話,就有瞭能見相和境界相;再進一步,以為當前有真實的境界可以去分別和攀緣,就反而會有所缺少(因為無量境界難以窮盡的緣故)。反過來,如上所說清凈法的無量功德之相,本來就是一心;而且沒有能念所念的分別,因此不會有所缺少,而是圓滿具足,所以叫做法身和如來藏。”
“另外,所謂的真如之用,是說諸佛如來,在因地修行的時候,常常發起廣大的慈悲心,勤修六度萬行,攝受教化一切眾生。樹立廣大的菩薩誓願,要完全度化整個眾生界,使其得到解脫,也不局限於世間和劫數,而是窮盡於未來。因為對待一切眾生如同自己的緣故,同時又不執著於實有眾生相。這是什麼意思呢?是說菩薩已經如實知道,一切眾生以及自己,本來就是平等的真如一心,本性沒有差異的緣故。”
“因為有這樣如實知的大方便智的緣故,能夠除滅無明,顯現出本有的真如法身(初地以上)。自然會有不思議業相的種種妙用,與真如法身平等地遍一切處,而且沒有妙用之相可以證得(因為真如離相,妙用同樣離相的緣故)。”
(問:“為什麼真如有不思議業用,卻沒有用相呢?既然沒有用相,如何能夠利益眾生呢?)
答:“為什麼呢?因為諸佛如來就是法身智相之身(清凈法身猶如虛空,沒有形相,凈智圓滿)。純是第一義諦(法性本然之妙義,也叫勝義諦,遠離生滅念,超越對待和次第的緣故),本來沒有世俗諦(隨生滅念而顯現的一切因緣法)的境界,遠離有為造作。隻是隨順著眾生各自不同的因緣,令眾生在生滅心當中或見或聞(猶如仟江有水仟江月),而得到利益,所以叫做真如之妙用。”
“這個真如之用分為兩種。哪兩種呢?第一、依賴於分別事識,在凡夫和二乘人心中所顯現的,叫做應身佛(即具備三十二相的應身如來)。因為凡夫和二乘,不知道一切境界相都是意當中的轉識所變現的,就會見到應身佛在心的外面,並且會執著於應身佛的種種莊嚴色相,進行分別,反而不能夠完全明瞭的緣故。”
“第二、依賴於根本業識,在諸位菩薩從初發心住,直到十地後心的過程當中,於三昧心中所顯現的,叫做報身佛。”
“所現報身,其身具有無量的色法,每一色法當中具有無量的形相,每一形相當中具有無量的相好。佛身所住持的依報(外在環境和受用物)和果報(佛的身、口、意三業,也叫正報),也都具有無量的種種美好莊嚴,隨應著菩薩三昧心而示現。本來沒有邊際,無法窮盡,遠離分別生滅之相。隨順著應現的機緣,能夠恆常住持(所以稱為無量壽),不會被破壞,也不會缺失(因為法身不生不滅,所以圓滿報身不毀不失,如影隨形)。”
“如上所說的一切功德,都因為菩薩廣修六度等無漏妙行資熏真如,以及真如本覺的不思議內熏所成就的。因為圓滿具備無量的自在功德之相,所以叫做報身佛。”
“而凡夫在生滅心當中所見到的佛身,屬於粗色法。隨順於六道眾生不同的機緣,所見也各自不同(六道眾生見佛,往往是自己的同類)。因為示現為種種不同種類眾生相的緣故,受到身形所拘束,不是無量自在的受樂之相,所以叫做應身佛。”
“另外,初發心住等三賢位的菩薩,所見到的報身佛,是因為深信真如一心法的緣故,在三昧當中見到報身佛的部分相好莊嚴。這些菩薩已經知道,報身佛的無量相好莊嚴,不屬於生滅相,沒有來去變動,超越於分別心念,隻是依賴於心體而顯現,無法離開真如性體。然而,三賢位的菩薩,仍然會在自己心中進行分別,因為尚未證入法身位的緣故。如果菩薩證得初地凈心地(歡喜地),所見到的報身佛就會微妙無比,不思議業用顯現,更加殊勝。乃至於到瞭等覺菩薩後心,證入佛位時,最終能夠見到究竟圓滿的報身佛(即是菩薩所證妙果)。
“如果遠離無明業識以後,就沒有佛相可見瞭(真見法身)。因為諸佛法身就是真如一心妙體,遠離生滅心念,所以沒有彼此對待的色相境界和生滅相可見的緣故。”
問:“如果諸佛法身遠離於色相的話,為什麼又能夠顯現色相呢?”
答:“這個法身(真如一心)就是顯色之體的緣故,因此能夠隨生滅念而現色。所以說從無始以來,色法與心法是無二無別的。因為色法的本性就是分別智的緣故,所以把色法體性本空(分別智不是實有的),無形無相,叫做智慧法身。因為分別智的本性就是色法(沒有色法,就無從分別)的緣故,所以說法身遍滿一切處。智慧法身與所現的色法,平等一體,不能分開。因此,法身隨著心念就能夠示現遍滿十方的無量世界、無量菩薩、無量圓滿報身,以及無量的種種莊嚴(都是色法而已),各個仟差萬別。這一切都與法身平等一體,不可分離,而又互相不會妨礙。這些不思議境界,不是識心分別能夠瞭知的,因為是真如法身本有的自在妙用的緣故(離分別念,證入法身,才能夠瞭知)。”
(八)生滅門入真如門
“另外,顯示從生滅門當下回入真如門的法義。”
“就是說通過思維觀察色、受、想、行、識五陰當中,無論是色法還是心法,以及六塵境界,終究不是念頭可以企及的。因為真如一心沒有形相的緣故,所以即使嚮十方去尋找,也終究是找不到的。如同有人迷失瞭方嚮的緣故,把東當作瞭西,而方位其實不曾變化。一切眾生也是如此,因為無明而迷失瞭的緣故,把念頭當作瞭真心,而心體其實不曾有任何動相(真心離念)。如果能夠仔細觀察,而知道心體本來就沒有念頭的話,就能夠隨順無念心體,而回入真如門的緣故。”
第二、對治邪執
“所謂的對治邪執,是說一切邪見執著,都依賴於我見的執著而有;如果離開瞭我見執著的話,就沒有邪執瞭。這裡所說的我見有兩種,哪兩種呢?一是人我見(此處特指教內初學大乘之人,執著於自己實有五蘊的主宰者);二是法我見(此處特指已經斷除人我見的二乘人,仍然執著於五蘊等一切法實有體性)。”
一、人我見
“所謂的人我見,依賴於一切凡夫來說,共有五種。哪五種呢?”
“一、聽聞佛經當中這樣說道:如來的法身,終究寂滅無形,就像虛空一樣。因為不知道,這是為瞭破除凡夫菩薩執著(法身實有色相)的緣故,而方便說的;於是,以為虛空就是佛性。怎麼樣來對治呢?應當讓他明白虛空相就是虛妄法,其體性是無所有,是不實在的。隻是相對於色法來說,說有虛空,相對於色法的‘有’來說,就見到瞭虛空的‘無’,讓修行者的心隨之產生瞭分別色空的生滅心念。正因為一切色法,本來就是心,由生滅心念而顯現,在心念以外,並沒有真實存在的色法。如果心外連色法都沒有瞭的話,也就沒有瞭虛空之相。就是說一切境界,隻是因為心妄動而起念才有的,如果心離開瞭無明妄動的話,一切境界就會自然消滅。一切的一切,隻是真如一心而已,真心沒有不周遍的地方。這就是一切如來廣大法性智慧的究竟含義,並不是像虛空那樣的。”
“二、聽聞佛經當中說道:世間的一切法,畢竟體性本空;乃至於一切涅槃真如之法,也是畢竟空;因為從無始以來自體本空,遠離一切實有之相的緣故。因為不知道,這是為瞭破除凡夫,以為涅槃實有之執著的緣故,而方便說的;就以為真如涅槃的本性,隻是斷滅空而已。怎麼樣進行對治呢?應當明白,真如法身的自體不是空無所有的,而是圓滿具備無量自性功德的緣故。”
“三、聽聞佛經當中說道:如來藏不會有任何增減,其中具備一切不思議業用等種種功德妙法。因為不理解的緣故,就以為如來藏當中,確實有色法和心法的種種自相和差別。怎麼樣進行對治呢?應當知道,如來藏沒有增減,是依賴於真如自性的法義來說的;而具備一切功德妙法,則是對應於生滅念的種種示現,而說有種種功德差別的緣故。”
“四、聽聞佛經當中說道:一切世間的生死染汙之法,都是依賴於如來藏而有的,乃至於一切萬法,都離不開真如法身。因為不理解的緣故,認為如來藏自體當中,確實具有一切世間生死染汙之法。怎麼樣進行對治呢?應當知道,因為如來藏,從無始以來,隻是具有超過恆河沙數那樣多的種種清凈功德,這些清凈功德與如來藏既不會分離,也不會斷滅,都與真如自體無二無別的緣故。因為超過恆河沙數那樣多的煩惱染汙之法,隻是如來藏隨應著生滅心念而顯現出的虛妄存在,其本性毫無真實可言。從無量劫以來,煩惱染法從來不曾與如來藏相應的緣故。如果如來藏自體當中確實有虛妄生死法的話,又能夠使證入如來藏的修行人永遠息滅妄想,根本是不能成立的。”
“五、聽聞佛經當中說道:依賴於如來藏的緣故,而有生死輪回;依賴於如來藏的緣故,而證得究竟涅槃。因為不理解的緣故,認為眾生界有開始的時候;因為認定眾生的生死輪回有開始的緣故,又認為如來所證得的涅槃,有結束的時候,如來還會再作眾生。怎麼樣進行對治呢?應當知道,因為如來藏根本就沒有開始的時候,所以無明生死等相也不曾有開始的時候(隻是如來藏當中的虛妄顯現而已)。如果說在三界以外(就是涅槃當中),還有眾生的無明生死會開始的話,就是外道《大有經》所說的邪見,不是七佛所說的正法。而且如來藏根本不會有消失的時候,因為諸佛所證得的涅槃,隻是與不生不滅的如來藏相應而已,所以涅槃也永遠不會有結束的時候。”
二、法我見
“所謂的法我見,是說依賴於二乘人根機遲鈍的緣故(不能直接承受大乘空妙之法),如來隻是為他們講說瞭人無我的法義。因為所說的法義不究竟,所以二乘人執著於實有五陰生滅之法,因此而畏懼生死輪回,誤認為實有涅槃可以證得。怎麼樣進行對治呢?應當知道,因為五陰生滅之法(純是虛妄假相),其自性(即是真如一心)從來不生,也不會滅,本來就是究竟涅槃的緣故。”
“另外,所謂的究竟遠離邪見執著。應當知道,一切染法和凈法,都是因為心念對待分別而有的,沒有真實的自相可以講說。因此,一切法(所言法者,謂眾生心)從根本上來說,既不是色法,也不是心法;既不是智慧,也不是心識;既不是有,也不是沒有;終究不是可以用言語來錶達的。而又要進行言語錶達,應當知道,這是如來的善巧方便,隻是假借言語錶達,來引導眾生罷瞭。其中的宗旨和目的,都是為瞭讓一切眾生,能夠遠離虛妄念頭,而回歸於真如一心。因為隻要思念一切法,就會讓心有瞭生滅,所以無法回入實相智慧的緣故。”
第三、分別發趣道相
“所謂的發趣道相,是指一切諸佛所證入的覺悟之道;以及一切菩薩發心修行,所趨嚮的不同成就。”
“簡略地說來,菩薩發心有三種。哪三種呢?一、信成就發心(指眾生修學大乘,十信位圓滿,入菩薩初住位);二、解行發心(指十行位圓滿,入菩薩十回嚮位);三、證發心(指初地以上的菩薩)。”
一、信成就發心
“所謂的信成就發心,是指依賴於哪一類根機的人,修什麼樣的法門,而得到信心成就,能夠發起真實的信心呢?是指依賴於所謂的不定聚眾生(指信心不確定的凡夫)。”
“這些眾生因為具有真如和教法,兩種善根熏習力量的緣故,相信生死業力和因緣果報,所以能夠發起十善業的修行(人天善心),逐漸厭離生死輪回之苦(出離心),想要求證無上菩提的妙果(菩提心)。”
“這些眾生開始有瞭信心的緣故,當他們遇到諸佛出世的時候,就會前往親近、奉事和供養。像這樣逐漸修學增長信心,經過一萬大劫左右,信心已經基本成熟的緣故,諸佛菩薩就會教導他們發起真實的大乘信心。有的人,因為具有大悲心的緣故,能夠自己發起真實信心;有的人,因為佛陀正法將要消滅,由於擁護佛法的緣故,能夠自己發起真實信心。像這樣獲得信心成就,得以發起真實信心的人,就會進入正定聚(心常與真如相應,即菩薩初住位),在成佛之路上獲得究竟不退(位不退,不會退入凡夫位中)。叫做常住於如來種性當中(也叫做佛子),與正因佛性相應的緣故。”
“如果有的眾生自己善根微少,久遠劫以來的煩惱習氣比較深厚。雖然也遇到瞭佛陀出世,也能夠進行供養,然而所發起的卻是人天乘的信心種子,或者是二乘的信心種子。即使有發起大乘信心的,其信根則往往動搖不定,有時進步,有時退步。”
“也有的眾生已經供養諸佛,尚未滿一萬大劫,在中間遇到瞭某種因緣,也可能會發起信心。所謂的見到佛陀莊嚴色相,而發起信心;或者因為虔誠供養眾僧,而發起信心;或者因為二乘修行者的教導,而發起信心;或者學習別人,而發起信心。像這些種種的發心,往往都不確定,一旦遇到逆境因緣,就可能退失,而退入二乘人的發心境界。”
“另外,所謂的信成就發心,發的是什麼心呢?簡略地說,有三種。哪三種呢?第一、直心,就是常常正念真如一心之法的緣故。第二、深心,就是喜好修學一切種種善行的緣故。第三、大悲心,就是想要拔除一切眾生無量眾苦的緣故。”
問:“前文說過,法界就是真如一心,諸佛法身沒有二相。為什麼不隻是專念真如一心呢?何必還要修學一切善法呢?”
答:“就好比一個大摩尼寶(如意寶,能夠滿足一切所求),它的體性光明而清凈,同時也有一些礦物雜質。如果人們雖然常念它的清凈本性,而不用各種方法進行打磨的話,終究也不會完全清凈的。同樣,眾生本有的真如一心之法,它的體性本來空寂而清凈,同時有無量的煩惱汙染之法。如果修行人雖然常念真如自性,而不用種種方法進行熏修的話,也是不會真正證得清凈本性的。因為煩惱習氣的汙垢遍佈一切法的緣故,所以要修行一切善行來進行對治。如果有人能夠修行一切善法,自然就會回歸、順應於真如清凈法的緣故。”
“在信成就發心當中,簡略地說,修行方法有四種。那四種呢?第一、行根本方便(心中觀行的根本方法)。就是說常觀一切法的自性沒有生滅,遠離於妄想執著。這樣就不會貪住生死輪回的假相。還要常觀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而顯現,因業而感果,不會壞失,所以要發起大悲心,修行一切福德而攝受教化眾生。這樣就不會貪住涅槃的清凈無為。因為隨順於真如法性本來無所住而修行的緣故。”
“第二、能止方便(停止惡心惡行)。就是說經常能夠有慚愧心,勇於悔改自己的過失。這樣就能夠停止一切惡法惡行,不讓它們增長。因為隨順於真如法性本來遠離種種過失而修行的緣故。”
“第三、發起善根增長方便(信敬三寶,增長善根,求無上道)。就是說經常能夠供養禮拜佛法僧三寶,贊嘆並且隨喜三寶的種種功德,勸請諸佛菩薩以及善知識常轉妙法之輪。因為敬愛、尊重三寶,內心純凈仁厚的緣故,信心得到增長,於是能夠發起真實大願,求學諸佛無上正覺之道。又因為佛法僧三寶功德力所護佑的緣故,能夠消除種種業力習氣的障礙,成就不會退失的善根。因為隨順於真如法性本來遠離愚癡障礙而修行的緣故。”
“第四、大願平等方便(發願度盡一切眾生)。就是說要發起廣大願力,希望窮盡於未來,教化解脫一切眾生。而沒有任何眾生被遺漏,都要幫助他們到達究竟解脫的無餘涅槃。因為隨順於真如法性本來不會斷絕的緣故,也因為隨順於法性廣大無邊,遍佈一切眾生,平等無二,沒有彼此差別之念,究竟寂滅的緣故,而能夠發起這樣的平等大願。”
“菩薩發起這些深廣願心的緣故,就能夠部分見到真如法身(入初住位)。因為見到法身的緣故,隨應著菩薩的願力,能夠示現八相成道(示現成佛)來利益眾生。就是所謂的一、從兜率天退(準備降生人間);二、入胎(入王宮,做王子);三、住胎;四、出胎(出生);五、出傢;六、成道(成就正覺佛果);七、轉*輪(運轉妙法,利益眾生);八、入涅槃。”
“然而,這樣的菩薩還不能夠稱為法身菩薩。因為他們過去無量生生世世以來,所積聚的有漏業力習氣還沒有徹底斷除。隨著這些菩薩示現在生死輪回當中,就會有少量的苦相伴隨。但也不會被業力所束縛(不同於凡夫),因為具有廣大悲願自在之力(大願與真如相應,所以具有自在之力)的緣故。”
問:“既然這些菩薩已經不同於業力凡夫,為什麼在經教當中說(在《本業經》當中,說七住位以前的菩薩,有可能會退失,甚至墮落於惡道當中),他們當中也有退失並且墮落到三惡道當中的呢?”
答:“並不是真地會退失。這隻是為瞭那些初學菩薩(初住位以上),尚未證入無為正位(初地,也有一種說法是指八地),卻產生瞭懶惰懈怠而說的。讓他們由於恐懼害怕,而勇猛精進修行的緣故。”
“另外,這樣的菩薩一旦發起真實信心以後,就會遠離種種怯懦退縮之心。再也不會畏懼退失菩提心,而墮落到二乘境界。如果聽說自己需要經歷無量無邊數不清的劫數,勤奮修行種種難行的苦行,才能夠證得正覺涅槃,也不會產生怯懦退縮之心。因為初住位的菩薩,已經能夠完全相信和明白,一切法從無始以來,本來就是涅槃的緣故。”
二、解行發心
“所謂的解行發心,應當知道,比信成就發心更加殊勝。”
“因為這些菩薩自從初信位以來,第一個阿僧祇(無量數)劫的修行,即將圓滿的緣故,在真如一心法當中,深達法性的慧解現前,對於所修行的一切境界,都能夠遠離執著之相。”
“因為深知真如法性之體,本來就沒有吝嗇貪婪的緣故,而隨順著修行佈施波羅密(波羅密譯為到彼岸,到達真如實相之彼岸);因為深知真如法性本來就清凈無染,本來就遠離五欲過失的緣故,而隨順著修行持戒波羅密;因為深知真如法性當中,本來就沒有逼迫束縛,本來就遠離嗔恨煩惱的緣故,而隨順著修行忍辱波羅密;因為深知真如法性當中,本來就沒有身心自相,本來就遠離懶惰懈怠的緣故,而隨順著修行精進波羅密;因為深知真如法性本來就常在定中,法體本來沒有散亂的緣故,而隨順著修行禪波羅密;因為深知真如法性之體本來光明,本來就遠離愚癡無明的緣故,而隨順著修行般若(智慧)波羅密。”
三、證發心
“所謂的證發心,從菩薩初地凈心地,直到等覺菩薩究竟之地,到底證得瞭什麼境界呢?就是所謂的真如一心。因為相對於轉識的緣故,把它叫做境界。而實際上,地上菩薩所證真如一心,沒有任何境界,隻是本來的真如性智而已,叫做法身。”
“這些菩薩在一念之間,就能夠到達遍佈十方的無量世界。恭敬供養諸位佛陀,勸請諸佛運轉妙法之輪。隻是為瞭通過教化開導,而使眾生得到利益,並不依賴於任何語言文字。”
“有的菩薩會示現出頓超諸地,而迅速成就無上正覺,這是為瞭教化鼓勵怯懦膽小眾生的緣故;有的菩薩則宣說自己將在無量阿僧祇劫以後成佛,這是為瞭教化懈怠我慢眾生的緣故。菩薩能夠像這樣示現無量無數的方便法門,以及不可思議的境界。而實際上,一切法身菩薩的種(本有真如為種)、性(慈悲平等為性)、根(自他兩利,同成正覺為根)都是平等無二的。所以菩薩的發心平等無二,所證真如法身平等無二。除此之外,沒有任何超出的法瞭。因為一切菩薩都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夠圓滿正覺佛果的緣故。隻是隨應著不同世界的不同眾生因緣,隨著眾生見聞的不同和根機、願望、習性等差別,所以菩薩示現的修行也就有瞭差別。”
(問:“這些菩薩有這樣瞭不起的功德,豈不就等同於佛瞭嗎?”)
答:“這些菩薩的發心當中,仍然有三種微細的心相,所以不同於諸佛。哪三種呢?一、真心,遠離分別的緣故;二、方便心,自然會普遍利益一切眾生的緣故;三、業識心,仍有微細生滅的緣故。”
“還有,這些菩薩的修證功德圓滿以後,就會在色界最高處的色究竟天,示現一切世間當中最高大的微妙色身,成為圓滿報身佛。所謂的以最後一念相應智慧回入真如一心,無始以來的無明當即滅盡,叫做一切種智。隨著圓滿報身佛的成就,自然而有不思議業用,能顯現於十方世界,應身無量(如釋迦牟尼佛),利益眾生。”
問:“虛空沒有邊際的緣故,世界就沒有邊際;世界沒有邊際的緣故,眾生就沒有邊際;眾生沒有邊際的緣故,眾生心念所行的不同境界就沒有邊際。像這樣的無邊境界,沒有辦法進行分別,難以知道,難以瞭解。如果無明徹底斷除瞭的話,就沒有瞭分別心念。又怎麼能夠明瞭一切眾生的心念差別,而叫做一切種智呢?”
答:“一切境界,本來就是真如一心而已,遠離於分別念頭(因為有分別念就不能到達真如一心,也無法真正明瞭一切境界)。因為一切眾生心念妄動而見到瞭境界,所以對於境界生起瞭分別。又因為生起瞭虛妄分別念的緣故,與真如法性不能相應,所以反而不能夠真正明瞭一切境界。由於諸佛如來已經遠離於虛妄見和虛妄想,真如法身沒有不周遍的地方,佛心真實不虛的緣故,此心就是一切法的真實法性。所以佛心自體自然能夠顯現並且明瞭一切虛妄境界,具有廣大智慧的妙用,以及無量無邊的種種方便。隨應著一切眾生不同的根機與慧解,都自然能夠為他們開示種種法義,因此叫做一切種智。”
又問:“如果諸佛自然而有不思議業用,能夠普現一切處,而利益眾生的話。那麼,一切眾生,如果見到佛身,如果看到佛陀的神變,如果聽到佛陀說法,都將會得到利益。為什麼世間人往往沒有辦法見到呢?”
答:“因為諸佛如來的法身平等無二,本來遍滿一切處,而且沒有任何造作念頭的緣故,把它叫做自然業用。隻是隨應於眾生心而顯現。所謂的眾生心,就好像鏡子一樣,如果鏡子上面有瞭汙垢,色法形象就無法顯現瞭。同樣,如果眾生心中有瞭妄想汙垢的話,佛陀法身就無法顯現瞭。” 第四、修行信心分 “已經講說解釋分完畢,接著講說修行信心分。”
“這是對應於尚未入正定聚的眾生(也就是善根微少的不定聚眾生),所以要講說修行信心的方法(以便幫助他們進入信成就發心)。”
“什麼樣的信心呢?怎麼樣修行呢?簡略地說,有四種信心。哪四種呢?”
“一、信根本(信真如)。就是說樂於觀察和想念真如妙法的緣故。”
“二、信佛有無量功德(信佛寶)。經常想著能夠親近、供養和恭敬佛陀,從而發起善根,發願求學如來一切智的緣故。”
“三、信法有大利益(信法寶)。經常想著要修行六度等波羅密妙法的緣故。”
“四、信僧能正修行,能夠自利利他(信僧寶)。經常樂於親近菩薩乘的修行者,前往求學如實修行之法的緣故。”
“怎麼樣修行呢?修行有五種法門,能夠幫助眾生成就前面四種信心。哪五種法門呢?第一、施門(佈施法門);第二、戒門(持戒法門);第三、忍門(忍辱法門);第四、進門(精進法門);第五、止觀門(止觀雙修法門)。”
第一、施門
“怎麼樣修行施門呢?如果見到一切前來乞討、求助的人,應當把自己所有的錢財物品,隨自己的力量而佈施給乞求者。為瞭捨棄自己的吝嗇貪婪,為瞭讓他人歡喜的緣故。如果見到眾生遇到瞭災難,被恐懼危險所逼迫,就應當隨著自己的能力,而進行無畏佈施(盡量幫助眾生脫離危險)。如果有眾生前來求學佛法,就應當隨著自己的理解能力(法義深廣無邊,隻要隨自己能力講說就好,但不應當刻意保留),方便地為眾生講說。不應當為瞭貪求名利供養而說法,隻應當想著自利利他,回嚮無上菩提的緣故。”
第二、戒門
“怎樣修行戒門呢?就是說不殺害眾生,不偷盜,不淫欲(這三種為身戒);不兩舌(不挑撥離間),不惡口(不說臟話),不妄語(不說假話),不綺語(不花言巧語,這四種為語戒);遠離貪婪、嫉妒、欺騙、詭詐、諂曲(心口不一)、嗔恚(忿恨)、邪見(這七種為意戒)。如果是出傢人,為瞭降伏心中煩惱的緣故,還應當遠離憒鬧(雜亂吵鬧),經常在寂靜的地方居住。修習少欲、知足,以及頭陀等苦行。乃至對於微小的過失和犯戒之罪,都應當生起畏懼之心,懷有慚愧而悔改,不可以輕視如來所制定的戒律。平時應當註重威儀舉止,以免他人譏嫌,為瞭不讓眾生因虛妄分別而產生罪過的緣故。”
第三、忍門
“怎麼樣修行忍門呢?就是說應當忍讓別人給自己帶來的煩惱,心中沒有報仇的想法。還應當安然忍受利(得到好處)、衰(遭受損失)、毀(遭遇詆毀)、譽(得到榮譽),稱(得到稱贊)、譏(諷刺挖苦)、苦(處於逆境)、樂(處於順境)等境界的緣故。”
第四、進門
“怎樣修行進門呢?就是說對於一切善行,心中不鬆懈、不退縮。樹立堅強的誌願,遠離一切怯懦、畏縮之心。應當思維觀察,自從過去久遠劫以來,因為虛妄心而白白地承受瞭各種身心的巨大痛苦,沒有任何意義。因此,應當勤奮修學各種功德之法,以便自利利他,能夠迅速遠離一切世間之苦。”
“另外,如果人們雖然能夠通過修行而增長信心,但由於從過去多生多世以來,有很多嚴重的罪行和惡業成為障礙的緣故,就會被一些邪魔鬼怪所擾亂;也有的人被世間的種種事物所牽掛糾纏;也有的人被各種病痛之苦所摺磨。因為有這樣多的各種障礙的緣故,所以應當勇猛精進,在白天黑夜當中,勤奮禮拜諸位佛陀。誠心懺悔自己的宿世業障,勸請佛陀常轉妙法之輪,隨喜諸佛菩薩的無量功德,並把一切善行都回嚮於成就無上菩提。像這樣經常精進而不放棄的話,最終就會消除各種障礙,善根得以增長的緣故。”
第五、止觀門
“怎麼樣修行止觀門呢?所謂的止,就是說止息妄念,停止攀緣一切境界,為瞭隨順於奢摩他(心念寂靜,類似於空觀)法義的緣故。所謂的觀,就是說分別明瞭一切因緣生滅的法相差別,為瞭隨順於毗缽捨那(如幻分別,就是假觀)法義的緣故。怎麼樣隨順呢?運用這兩種法義,結合在一起逐漸修習,而不要分開,最終得以雙雙顯現的緣故。”
“如果修行止法門的話,應當居住在寂靜的地方。經常端身正坐,同時也要端正心念。讓自己的心,既不依賴於氣息的運行,也不依賴於色法形相;既不依賴於空無所有,也不依賴於地水火風四大;乃至不依賴於見聞覺知之心,讓一切種種雜亂念頭,隨順著正念而消除。同時,還要把消除念頭的那個想法也放下才行。因為一切法,本來就超越念頭,既不隨著念頭念念而生,也不隨著念頭念念而滅。”
“另外,在修行當中,不可以先隨著攀緣心去分別各種境界,然後再用一個心念來除去前面的分別念。如果發覺自己的心跑遠瞭、散亂瞭,就應當馬上把它收攝回來,繼續安住在正念當中。這個所謂的正念,就是時時瞭知萬法唯心,心外沒有任何實有的境界(這個正念就是觀,體現瞭止觀雙修)。即使是這個萬法唯心之心,也沒有真實的自體和相貌,在念念之中,其實沒有一個能念的心。”
“如果從靜坐起身以後,在往來動靜當中,就會有各種的生活行為。無論什麼時候,都應當常起正念,而不依賴於外在境界,應當隨順著萬法唯心而進行觀察(這既是方便隨緣修止,同時也是修觀)。像這樣堅持長久修習,正念就會純熟,修行人的心就會得到安住。因為心安住的緣故,心中的無念(止)與明瞭(觀)就會逐漸猛利,就能夠隨順進入真如三昧。以三昧的力量而深深地伏住煩惱,真實信心得以迅速增長,很快就會證入菩薩初住位,得到位不退。隻是除瞭那些疑惑心重的人;或者不信大乘法義的人;甚至誹謗佛法的人;以及有宿世重罪業障的人;我慢(自以為是,輕視聖賢)的人;懶惰懈怠的人。像這些人,就不能夠證入真如三昧。”
“還有,依賴於真如三昧的緣故,就會知道法界一相(十法界唯一真如平等相)。也就是明瞭一切諸佛的法身,與一切眾生的色身是平等無二的,這就叫做一行三昧。應當知道,真如一心以及真如三昧,是一切三昧的根本。如果有人能夠勤奮修行真如三昧的話,漸漸地,就會產生無量百仟三昧。”
“如果有的眾生缺少宿世善根之力的話,在修習止觀當中,就會被各種魔(五陰魔、煩惱魔、天魔、死魔等)和外道鬼神(宿世也修習禪定,因邪見惡習而落入鬼道當中)所迷惑與擾亂。在靜坐當中,有的鬼神現出令人恐怖的形相;有的鬼神現出相貌端正的男女之相,等等。修行人應當提起正念,觀照萬法唯心所現,境界自然就會消滅,就不會被鬼神所影響。”
“有的時候會現出護法諸天的形像和各種菩薩的形像;有時也會變化作如來的形像,具備各種相好;有時會講說一些秘密咒語;有時會講說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波羅密;有時會講說平等如空、無相、無願三三昧;有時會講說無怨無親,無因無果,一切法畢竟空寂,是真正的涅槃;有時會讓人得到一些宿命通,而知道過過身的一些事情,也知道未來的一些事情;有時讓人得到他心通;有時讓人得到辯才無礙,等等。這些都屬於習氣魔,最終能夠讓修行人轉而貪求世間的各種名利之事。”
“又有可能會使人喜怒無常,性情不定。有的時候讓人充滿瞭過多的慈愛;有的時候讓人貪睡不醒,或者讓人常常生病,而產生懶惰懈怠之心;有的時候會讓人突然精進起來,過一段時間又放棄瞭,而且變得不信正法,多疑多慮;有的時候會讓人捨棄原來的正修行,轉而修習一些雜亂之法;有的時候會讓人貪著於世間事物的種種牽掛和糾纏,卻也能夠得到各種相似的三昧,隻是部分相似而已。所有這些都是煩惱魔的顯現,都是外道鬼神加持所得到的著相境界,不是真正的三昧。”
“有的時候,可能會讓人一天、兩天,或者三天,乃至於整整七天安住在禪定當中,而且自然會得到香美可口的飲食。於是會讓人身心感到舒適快樂,不餓也不渴,使人對於這個禪定產生瞭貪愛和執著。有的時候,會讓人吃東西食量不定,突然很多,突然很少。甚至讓人的臉色也會出現變化,忽然紅潤,忽然憔悴,等等。這些屬於欲魔顯現的境界。因為會有這些情況的緣故,修行人應當常常用智慧來進行觀察,不要讓自己的心墮落於邪見境界。應當勤奮發起正念,常念諸法唯心所現,毫無真實可言。所以應當不貪取、不執著,這樣就能夠徹底遠離以上種種魔障。”
“應當知道,外道修行的所有三昧,都沒有離開見、愛兩種煩惱,以及我慢之心,仍然會貪愛執著世間各種名利供養的緣故。而真如三昧則不同,修行真如三昧的人,既不會住著於有境界可見,也不會住著有三昧境界可以證得。乃至於在出定以後,也不會產生懈怠散亂,所有的習氣煩惱,都會逐漸變得微薄。如果一切凡夫,不修習真如三昧法門,卻能夠得以進入如來種性(真如為如來種,慈悲平等為如來性。此處指入菩薩初住位,成為佛子)的話,是不可能的。因為修行世間的各種禪定和三昧,往往會產生貪著三昧定境的心。而且是依賴於我見而入定的(世間凡夫執著於我能修行,我能進入禪定),所以仍然歸屬於三界生死的範疇。世間禪定與外道所修行的禪定相同,如果沒有瞭善知識的指導護念,就會生起和外道一樣的種種偏見的緣故。”
“另外,能夠精進勤奮,專心修學真如三昧的人,在這一世當中,就將會得到十種利益(好處)。哪十種呢?”
“第一、常常得到十方世界諸佛菩薩無形當中的護念(保護修行人常起正念,與真如相應的緣故);”
“第二、不會因為各種魔和兇惡鬼神而感到恐怖;”
“第三、不會被九十五種外道鬼神所迷惑與擾亂;”
“第四、自然會遠離那些誹謗最深妙法(大乘實相之法)的行為,過去的各種重罪和業障,也會逐漸變得微少輕薄;”
“第五、自然會消滅一切懷疑心等各種惡習所顯現的覺受與觀照;”
“第六、對於如來不可思議境界的信心得以增長;”
“第七、自然會遠離憂愁懊悔之心,對於在生死輪回當中利益眾生,勇猛而不會膽怯;”
“第八、修行人的心會變得柔和自在,捨棄狂妄和我慢,不再會被別人所煩惱;”
“第九、雖然還沒有得到禪定,也會在一切時間、一切境界當中,逐漸減少煩惱;”
“第十、如果已經得到三昧,在禪定當中,不會被外在的一切聲音所驚嚇與擾動。”
“另外,如果修行人隻是修習止法門,就有可能心境消沈,忘失本有的妙用。或者生起懶惰懈怠之心(不能自利),不樂於修行一切善法,遠離大慈大悲(不能利他),所以應當修習觀法門。”
“修習觀法門的人,首先應當觀察一切世間的有為法,沒有能夠長久存在的,很快就會變化毀壞瞭(觀無常)。”
“一切眾生心中所行的境界,無非是念念生滅而已,因此是苦(觀苦)。”
“應當觀察自己過去所想念的一切諸法,恍惚之間已經消逝,猶如一場夢;應當觀察自己現在所想念的一切諸法,猶如閃電一樣,轉瞬即逝;應當觀察自己未來將要想念的一切諸法,猶如天空飄來的雲一樣,忽然就來瞭(觀無我)。”
“還應當觀察世間一切眾生的色身,都是不清凈的,裡面充滿瞭各種汙穢,沒有任何值得貪愛的地方(觀不凈)。”
“應當像這樣觀察,一切眾生,從無量劫以來,都是因為無明熏習真如的緣故,才讓心有瞭生滅念頭,所以顯現出瞭虛妄的生死輪回。眾生已經遭受瞭一切身心的巨大痛苦;現在仍然有數不清的逼迫之苦;未來將要承受的苦,同樣多得無法分別。如此多的苦,與一切眾生難捨難分,而眾生自己卻絲毫也不覺察。一切眾生都是如此,真是非常可憐(觀大悲)。”
“這樣觀察以後,就應當勇猛地樹立廣大誓願:願我的心遠離分別的緣故,能夠遍佈於十方世界,修行一切種種善法功德;窮盡於未來,用無量的方便法門,救拔一切苦惱眾生,最終讓他們得到涅槃第一義的自在妙樂(觀大願)。”
“因為發起瞭這樣廣大誓願的緣故,就應當在一切時間,一切地方,對於一切善法,隨著自己的能力,永不放棄地進行修學,心中沒有懶惰懈怠(觀精進)。”
“隻是除瞭禪坐當中,應當專心正念修習止法門。其餘一切時候,對於一切事物,都應當觀察應該做還是不應該做。在行、住、坐、臥當中,都應當同時修行止觀法門。就是說既要常常觀察一切法的自性本來沒有生滅,又要觀察因緣和合而有瞭善業和惡業,以及苦報和樂報等等,這些世間法同樣不失不壞。既要觀察一切因緣、善惡業報不失不壞,又要同時觀察一切法,從本性來說終究不是實有的。”
“如果修習止法門的話,可以對治凡夫住著於世間的習氣;也能夠讓二乘人捨棄怯懦畏縮的知見。如果修習觀法門的話,可以對治二乘人不肯發起大慈大悲的,狹隘低劣心當中的過失;也能夠幫助凡夫遠離,不肯修習增長各種善根的過失。因為這些法義的緣故,應當知道,止、觀這兩種法門需要相輔相成,而不能夠分開。如果修行人不具備止觀法門,就不能夠證入無上菩提的正覺之路。”
第六、開示念佛求生凈土
“另外,有些眾生剛剛開始修學大乘法,想求得真正信心,但心中卻充滿瞭怯懦和畏縮。因為住在這個娑婆世界,害怕自己不能夠常常遇到諸佛,不能夠親自承事供養,所以顧慮信心難以成就,於是就想退失道心的人。應當知道,如來有一個殊勝的方便法門,能夠幫助這些人保護他們的信心。就是說通過專心念佛的因緣,而隨著自己的願力,能夠往生到他方的佛土(凈土)。然後常常能夠見佛聞法,永遠離開瞭三惡道。就像佛經當中說的那樣,如果有人專心稱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名號,把所修行的一切善根功德,都回嚮發願求生極樂世界,臨終就可以往生。因為常常能夠見到阿彌陀佛的緣故,終究不會有退轉的時候。如果能夠觀想阿彌陀佛的真如法身,經常勤奮修習的話,終究會得以往生。而且花開見佛(登初住),就能夠安住於正定的緣故。” 第五、勸修利益分 “已經講說修行信心分完畢,繼續講說勸修利益分。
這些大乘妙法,就是諸佛如來不可思議的秘密寶藏,我在前文當中,已經從總體上概括講說。”
“如果有眾生,想要對於如來甚深不思議的境界,生起真正的信心,遠離各種誹謗行為,從而進入大乘正道的話,就應當受持這部論。依賴於這部論,進行思維觀察和修習,終究能夠到達無上正覺之道。”
“如果有人在聽聞這些教法以後,不會產生怯懦畏縮之心;應當知道,這樣的人必定會繼承佛陀種性,必將得到諸佛的授記(被授記將成佛)(聞法功德)。
“假使有人,能夠教化整個三仟大仟世界當中的所有眾生,讓他們都奉行十善法;不如有人,能夠用一頓飯的時間來正心思維這部大乘法。後面人獲得的功德,遠遠超過前面的人,無法形容(思維功德)。”
“還有,如果有人能夠受持這部論,進行觀察修行,即使隻有一天一夜的話,他所獲得的功德,也會無量無邊,沒有辦法說完。假使請十方世界的一切諸佛,分別在無量無邊的阿僧祇劫當中,贊嘆他的功德,也沒有辦法窮盡。為什麼呢?因為法性本來的功德沒有窮盡的緣故,這個人的功德也同樣如此,沒有邊際(修法功德)。”
“如果有的眾生,對於這部論當中的內容,進行詆毀誹謗,沒有絲毫的信心。那麼,他所獲得的罪業和未來的業報,將是在無量劫當中,承受巨大的痛苦煩惱。所以,一切眾生隻是應該敬仰和相信這部論,而不應該進行詆毀誹謗。以免深深地傷害自己,同時也會傷害別人,而且會斷絕一切佛法僧三寶的種子。因為一切如來,都是由於這個法門(大乘起信法門)而證得涅槃的緣故;一切菩薩,都是因為修行這個法門,而得以深入佛陀無邊智慧的緣故。”
“應當知道,過去的菩薩們,已經因為這個法門,而成就瞭清凈信心;現在的菩薩們,正在因為這個法門成就清凈信心;未來的菩薩們,將會因為這個法門成就清凈信心。因此,一切眾生都應當勤奮修學大乘起信法門。”
“諸位佛陀甚深廣大的法義,
我已隨分隨力總持而講說;
願回嚮此功德如無邊法性,
普遍利益一切蕓蕓眾生界。”
《大乘起信論》白話 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