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
《大乘起信論》(梵文 Mahāyāna śraddhotpada śāstra),又略稱《起信論》,大乘佛教重要論書,相傳為古印度馬鳴著,南朝梁真諦譯,一卷;唐代實叉難陀重譯,作2卷;以真諦譯本較流行。裂網疏雲:二譯對閱。唐本更為文顯義順。... [ 詳細介紹 ]
簡介
全書分因緣分、立義分、解釋分、修行信心分和勸修利益分五部分,把大乘如來藏思想和唯識說結合為一;闡明「一心」、「二門」、「三大」的佛教理論和「四信」、「五行」的修持方法。一心,即如來藏心。萬法源出於此,包攝一切世間法和出世間法。二門,指心真如門(清淨)和心生滅門(污染)。心真如門有離言、依言兩種;心生滅門分流轉、還滅二門。三大,謂體大、相大、用大。「體」即本體,又名真如,於中一切法平等,不增不減;「相」即形相,又名如來藏,具有無量善性功德;「用」即功用,謂由此產生一切善因善果,為修證菩提妙覺之所由。四信,指相信根本真如和佛、法、僧三寶。五行,即修持佈施、持戒、忍辱、精進、止觀五種德行。
中心思想為論證「如來藏」(真如)與世界萬物的關係和勸人信奉大乘佛教。認為如來藏由生滅心轉,實則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世界萬有都是「如來藏」的顯現,因而提出「真如緣起」說。勸導人們深信真如佛性和佛、法、僧三寶,修持佈施、持戒、忍辱、精進、止觀等,以獲解脫。
由於此書結構嚴整,文義通順,解行兼重,古今學人盛行傳誦,視為大乘佛教入門之書。
在中國,此論傳習頗廣。真諦和他弟子智愷以及隋代曇延、慧遠等都各造疏記。天台宗智顗、三論宗吉藏的著述中也曾引用此論。據說玄奘從印度回國後,又將此論譯成梵文傳往印度。入宋以後,流傳更盛,直至近世,佛教各宗無不以此論為入道的通途而加以傳習。朝鮮現存有元曉、太賢、見澄的註疏多種;日本則有湛睿、圓應、亮典、即中、貫空、曇空、藤井玄珠、村上專精、望月信亨等人的章疏。(梁孝志)
大乘起信論又略稱《起信論》,是大乘佛教的概論之作,全文篇幅不長,只有一萬一千字左右,但它結構嚴謹、析理清晰,是對隋唐佛教影響最大的一部論著。它的宗教神學思想代表著此後中國佛教發展的主流方向,為各家宗派所重視並吸收。
關於真偽的問題,民國高僧虛雲、印光等曾說過:
法末之時,佛所說的法,都要滅的。先從《楞嚴經》滅起,其次就是《般舟三昧經》。如歐陽竟無居士以他的見解作《楞嚴百偽說》,來反對《楞嚴》。還有香港某法師說《華嚴》、《圓覺》、《法華》等經和《起信論》都是假的,這就是法末的現象。
(選自虛雲老和尚自述年譜。)
接手書,知閣下衛道之心,極其真切。而彼欲為千古第一高人之地獄種子,極可憐憫也。《起信論》之偽,非倡於梁任公。乃任公承歐陽竟無之魔說,而據為定論,以顯己之博學,而能甄別真偽也。歐陽竟無乃大我慢魔種。借弘法之名,以求名求利。其以《楞嚴》、《起信》為偽造者,乃欲迷無知無識之士大夫,以冀奉己為大法王也。其人借通相宗以傲慢古今。凡台賢諸古德所說,與彼魔見不合,則斥雲放屁。而一般聰明人,以彼通相宗,群奉之以為善知識。相宗以二無我為主。彼唯懷一我見,絕無相宗無我氣分。而魔媚之人,尚各相信,可哀也!
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卷四 《復李覲丹居士書》
版本
本論以南朝梁真諦的譯本較為流行,稱為梁譯,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二冊;另,唐代實叉難陀重譯此論,稱唐譯。
註疏
對本書的註疏,歷代甚多,其中以隋代慧遠的《起信論義疏》、新羅元曉的《起信論疏》、唐代賢首法藏的《起信論義記》最為重要,三書合稱為《起信論三疏》。
據說玄奘大師至印度求學時,曾經將此書自漢譯梵,但已經失傳。近代楊仁山居士曾經與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RichardTimothy)合作將該書合譯成英文。
考證
關於《大乘起信論》的著者、譯者及其真偽,歷來在學術界內眾說紛紜、爭論不斷。
相傳本論為「馬鳴菩薩造,梁真諦法師譯」,隋代法經的《眾經目錄》首次記載此論,但是因為此論未見於真諦譯經目錄中,將它歸屬於疑惑部,認為不是真諦法師譯出。唐代均正著《四論玄義》,其中認為此論是由地論師所造,非由馬鳴所造。《馬鳴菩薩傳》和《付法藏因緣傳》也未曾提及《大乘起信論》,這也引發後世懷疑,此論並不是由馬鳴所造。
日本佛教的學者松本文三郎、望月信亨、村上專精等認為《大乘起信論》是在漢地所寫作的論書,並非由印度傳入。學者梁啓超、呂澂等人也贊成此說。呂澂根據魏譯《楞伽經》與《大乘起信論》之間的比較,斷定《大乘起信論》是根據魏譯《楞伽經》而寫作,認為此經是在中國寫成。
但也有許多學者持相反看法,如常盤大定、羽溪了諦、湯用彤、周叔迦,認為此論由印度傳來。
思想
獨特的心學體系
《大乘起信論》心學體系的建立首先是從「唯識」概念的明確開始。唯識學在南北朝大量湧入,各經論看法不一,特別是對「唯識」的本體論性質,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如《勝鬘經》等認為世界的本體是「如來藏」;《攝大乘論》等歸結為「阿黎耶」(而對「阿黎耶」的理解也不一致,有時認為是「染污依」,性屬不淨;有時認為是「染淨依」,含有一分清淨等);《楞加經》等有時講「如來藏不在阿黎耶識中」,傾向於如來藏緣起,但有時講「如來藏識藏」卻傾向於阿黎耶緣起。至於阿黎耶和如來藏的相互關係以及所指內容更是說法不一。
《起信論》企圖消除分歧,使「唯識」的本體概念統一起來、明確起來。它所確立的世界本體就是「眾生心」。《起信論》的目的在於啓發眾生樹立對「大乘」的「信心」。「大乘」既指通向涅盤之路,也指世間和出世間的最高本體,相當於一般大乘佛典中的「道」,實際指「眾生心」。「眾生心」是《起信論》所要建立的世界本體,也是眾生求得解脫的根本所在。所謂「眾生心」泛指一般眾生共有的心性,也是各種唯識經所經常探討的「一心」。
《起信論》是這樣解釋的:「依一心法有二種門。雲何為二?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也就是說,「一心」有兩方面內容:一是「心真如門」,近似於「無垢識」、「寂滅心」,即「如來藏」;二是「心生滅門」,接近於作染淨依的「阿黎耶識」。這「二門」包含世間一切事物現象,體現著「諸法唯識」的精髓。「心真如」包含兩方面性質:一是「如實空」,即「離相」、「無念」,是純淨無任何雜染的存在;另一是「如實不空」,即永恆不變的靜止存在。由於「心真如門」是絕對純淨不動的本體,故難以解釋染淨、動靜、一心與俗世諸複雜關係,《起信論》就用「心生滅門」來解釋這些關係。
「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黎耶識。」所以,「阿黎耶識」就是「生滅心」,是根據心的「不生不滅」而存在,是「不生不滅」給合「心生滅」的產物。而處於阿黎耶識生滅心狀態的「心性不生不滅」被稱作「覺」;處於阿黎耶識生滅心狀態的「心生滅」被稱為「不覺」。「覺」除具有「心真如」的「如實空」(純潔無染的存在)、「如實不空」(永恆靜止的存在)的雙重性質之外,還具有「因熏習鏡」和「緣熏習鏡」兩種特殊作用。
「因熏習鏡」是指「覺」如鏡,世界一切事物現象莫不顯現其中,因為「覺」能常住「一心」,而世間一切事物現象都在「一心」為本性。覺性雖是「不動」的,但具有一切「無漏法」,成為眾生得以成佛的依據。眾生之所以厭生死、求涅盤,在於「覺」對眾生自身起內因熏習的作用。所謂「緣熏習鏡」是指「覺」對解脫眾生起一種外緣熏習的作用。所以「覺」既是「靜」的,寂然不動地蘊含在世間一切事物中,為眾生所有;同時它又是「動」的,能出離生死、同染轉淨以普度眾生。
「不覺」的具體表現是有「念」,具有三種性能:「一者無明業相: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心動」是「不覺」的內在標誌,「心動」也是產生諸多現實苦惱的總根源。另兩種性能是:「二者能見相:以依動故能見。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由於「不覺」「心動」,所以能見世間諸相諸境界。心的本質是寂然不動的,因為「智性」是永恆不滅的;心之所以從不動到動,是由於「無明風動」造成的。「無明」就是「忽然念起」,也就是「心動」的具體表現。
《起信論》把「離念」(無念)和「有念」(妄念)、與「覺則不動」和「不覺故心動」結合起來,認為「無念」是「覺」的本質屬性,「有念(妄念)」是「不覺」的具體表現。從覺到不覺,從不動心到動心,從心無念無相到有念諸相,這是「心真如」產生世俗世界的過程;相反,由「不覺」、到「始覺」、「究竟覺」,從「動心」到「不動心」,從有念諸相到無念無相,這便是「心真如」讓眾生由染轉淨、達到解脫的過程。真與俗、淨與染這兩重宗教世界觀認為,都是「心真如」「本覺」的體現,並在真如本覺中相互對立、相互轉化。由此產生「真如」、「無名」互熏說:「真如」受「無明」熏習而有染法,這是造成世間有生死輪回的原因;而「無明」受「真如」熏習而生淨業,這是眾生得以脫世間的原因。
所以。《起信論》認為,眾生一心,既包容俗世的一切,也包容出世間的一切,從生死輪回到涅盤,從無量苦難到徹底解脫,從世間無常到出世間永恆,這些眾生可以自己爭取做到,而不必向外求助。這樣,建立對大乘的信心實際就轉為「自信己身有真如法」,能否達到超脫,關鍵在於自己用心努力修行的程度。《起信論》對後世的宋明理學產生過一定的影響。因為宋明理學主張:無極生太極,太極生陰陽,而太極生陰陽的關鍵就是由「不動」到「動」。
可見,這種主張借鑒了《起信論》的思想觀念。此外,由於《起信論》把「一心」視成遍存於一切事物的共同屬性,故它又自覺地把「色法」歸入「一心」之中,認為「色心不二」,即色既表現心,心又體現在色中。於是《起信論》根據從般若經類創始到早期唯識派強調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著名論斷,加以發展,演變成「色即是心,心即是色」的論斷,這樣就建立起一座獨特的、較完整的佛教心學體系。「色即是心,心即是色」這一命題給唐宋佛教理論帶來較大的影響。
關於佛教修行
《起信論》認為「一心」的本質是「覺」,而由「一心」之「動」產生萬事萬物的過程,就是由「覺」到「不覺」的過程。所以宗教修行就是追「本」溯「原」、回歸到「一心」,也就是由「不覺」經「始覺」、「究竟覺」而復歸到「覺」。相對於宗教修行所達到的「始覺」、「究竟」而言,作為心真如的「覺」,也叫「本覺」。「本覺」、「始覺」、「究竟覺」實際上都是同一「覺」,只是為了表明修行程度而設制這些差別的。修行的關鍵是在心中「無念」。因為有「念」就生「見」,「見」則生「境」,有見有境就使眾生遭受種種痛苦磨難,永遠脫離不了生死輪回。所以,超脫世間的唯一途徑就是「無念」,由「無念」而與「心真如」契合為一,復歸到「覺」。
所謂「無念」,指心性不起、不動、離見、離相等內涵,也是智慧、功德、清淨的體現。「無念」可謂是宗教修行的要領,對後來的隋唐佛教思想產生重大影響。但由不覺到始覺,由有念到無念,並不是「唯念真如」就能達到的,眾生還須修六度而經十地,故《起信論》是主張漸修的;但證得「法身」(即「真如智」)的菩薩,功德圓滿了,就不必受「十地」等修行等級限制,可以直接成佛,這種成佛便是「頓悟」。所以,成佛可以「漸修」實現,也不排除「頓悟」的可能,有爭議的「頓、漸」問題在《起信論》中得以調和,兩種方式都可成佛。《起信論》在宗教修行方面,還主張「止觀」。傳統的大乘佛教都用「六度」概括所有的菩薩行,《起信論》則概括為「修行五門」,把禪、慧兩波羅蜜併入「止觀門」。「止」就是「止一切境界相」,達到心中「無相」;「觀」就是觀世間無常、苦、空、不淨而知道因緣。
《起信論》對修行「止」「觀」有具體要求。「修止」者,要求「住於靜處,端坐正意」,既「不依氣息」,也「不依形色」,「乃至不依見聞覺知」,目的在於排除一切念頭、包括「除想」之「想」,實現心中「無相」,「隨順得入真如三昧」,即進入「心真如」的禪定狀態。修行「觀」者,要求在觀世間無常、苦、空、不淨的基礎上,進一步得知形成它們的原因:即眾生「心」受無明熏習而有染,遭受生死輪回的世俗之苦,「而不覺知」。所以修行「觀」者應憐憫眾生,立有普濟眾生之志:「以無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惱眾生,令得涅盤第一義樂」,同時,還要盡己所能,不停地修學一切善行。相比較而言,「止」相當於「根本無分別智」,「觀」相當於「後得無分別智」,兩種智慧統一起來,既要靜坐禪定而入「心真如」,又不能限於定坐,還要普濟眾生超脫俗世。這種止觀雙修的主張,對後世天台宗和禪宗都有著積極的影響。
作品影響
《大乘起信論》在中國佛教史上的影響是廣泛而深遠的,對天台宗、華嚴宗、禪宗、淨土宗的影響尤為顯著。天台宗的「真如緣起論」就借鑒了《起信論》中的「如來藏緣起論」,天台宗三祖慧思的《大乘止觀法門》自始至終都在闡釋《起信論》中的思想,如講到「心生萬物」、「止觀法門」等觀點時,甚至直接引用《起信論》的一些原文來加以論證、闡述。《大乘起信論》對華嚴宗的影響就更顯著,華嚴宗的實際創始人法藏,就著有《大乘起信論義記》三卷和《大乘起信論義記別記》一卷,進一步闡釋並有所發揮《起信論》的思想觀點。華嚴宗直接繼承了《起信論》中的「法界緣起論」。華嚴宗五祖宗密在《原人論》中直接吸取《起信論》的「本覺」觀,甚至直接引用《起信論》原文來論證「空」,可見受其影響之大。禪宗和《起信論》都源於《楞伽經》,故《起信論》思想受禪宗重視並接受,是很自然的。禪宗五祖弘忍在《最上乘論》中提出一乘為宗,一乘就是一心,也就是《起信論》中的心如真門。六祖慧能也多處吸收《起信論》思想,如主張「自識本心,自見本性」,這裡的「本心」、「本性」就是《起信論》中所說的「本覺」;他所主張的「真如是念之體,念是真如之用」,就接近於《起信論》中的心真如門和心生滅門;他所提倡的「無念為宗」,就直接源於《起信論》的「若能觀察知心無念,即能隨順入真如門」的思想;在修行理論上,他還吸取《起信論》中的「一行三昧」等。
禪宗北宗創始人神秀所提的「五方便門」中第一門就是「離念門」,所謂「離念」就是離卻妄念(有念),回歸到心真如、即本覺境地,這種思想完全取自《起信論》。又因《起信論》強調「發心修行」,故對後世的淨土宗也有一定影響。由於《大乘起信論》影響很大,故對它進行的注釋很多,國內就多達三十餘種,其中最通行的是唐代法藏的《大乘起信論義記》。國外對《起信論》的注釋也有多種:在朝鮮就有七種;在日本有十多種,另在日本注釋法藏《大乘起信論義記》的就有十種。《大乘起信論》還有兩個日譯本、兩個英譯本;唐代玄奘還曾將它譯為梵文,流傳到印度,可惜已佚失。
《大乘起信論》翻譯於南朝梁代,即出現於北魏太武帝禁毀佛典事件之後,故在這次劫難中不可能有它;但《起信論》出現在北周之前,且影響很大,故它在北周禁佛事件中難以幸免,屬在禁之列。所幸《起信論》流傳很廣,在江南仍能安然無恙地通行,所以它能得以穿越綿遠的時間隧道,完整地出現在當今世人面前。
梁西印度三藏法師 真諦 譯
歸命盡十方,最勝業遍知,色無礙自在,救世大悲者;
及彼身體相,法性真如海,無量功德藏;如實修行等。
為欲令眾生,除疑捨邪執,起大乘正信,佛種不斷故。
論曰:有法能起摩訶衍信根,是故應說。說有五分。雲何為五?一者、因緣分,二者、立義分,三者、解釋分,四者、修行信心分,五者、勸修利益分。
初說因緣分。
問曰:「有何因緣而造此論?」答曰:「是因緣有八種。雲何為八?一者、因緣總相:所謂為令眾生離一切苦,得究竟樂;非求世間名利、恭敬故。二者、為欲解釋如來根本之義,令諸眾生正解不謬故。三者、為令善根成熟眾生,於摩訶衍法,堪任不退信故。四者、為令善根微少眾生,修習信心故。五者、為示方便消惡業障,善護其心,遠離癡慢,出邪網故。六者、為示修習止觀,對治凡夫、二乘心過故。七者、為示專念方便,生於佛前,必定不退信心故。八者、為示利益,勸修行故。有如是等因緣,所以造論。」
問曰:「修多羅中,具有此法,何須重說?」答曰:「修多羅中,雖有此法,以眾生根行不等,受解緣別。所謂如來在世,眾生利根,能說之人,色心業勝,圓音一演,異類等解,則不須論。若如來滅後,或有眾生,能以自力,廣聞而取解者;或有眾生,亦以自力,少聞而多解者;或有眾生,無自心力,因於廣論而得解者;亦有眾生,復以廣論文多為煩,心樂總持少文而攝多義,能取解者。如是此論,為欲總攝如來廣大深法無邊義故,應說此論。」
已說因緣分,次說立義分。
摩訶衍者,總說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法,二者、義。
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訶衍體故;是心生滅因緣相,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
所言義者,則有三種。雲何為三?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
已說立義分,次說解釋分。
解釋分有三種。雲何為三?一者、顯示正義;二者、對治邪執;三者、分別發趣道相。
顯示正義者:依一心法,有二種門。雲何為二?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此義雲何?以是二門不相離故。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
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一切言說,假名無實,但隨妄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無有相。謂言說之相,因言遣言。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當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為真如。
問曰:若如是義者,諸眾生等,雲何隨順而能得入?答曰:若知一切法,雖說,無有能說可說;雖念,亦無能念可念,是名隨順。若離於念,名為得入。
復次,此真如者,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雲何為二?一者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二者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
所言空者: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謂離一切法差別之相,以無虛妄心念故。當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乃至總說,依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別,皆不相應,故說為空。若離妄心,實無可空故。
所言不空者,已顯法體空無妄故,即是真心。常恆不變,凈法滿足,則名不空。亦無有相可取,以離念境界,唯證相應故。
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黎耶識。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雲何為二?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
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何以故?本覺義者,對始覺義說;以始覺者,即同本覺。
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說有始覺。又以覺心源故,名究竟覺;不覺心源故,非究竟覺。此義雲何?如凡夫人,覺知前念起惡故,能止後念,令其不起;雖復名覺,即是不覺故。如二乘觀智、初發意菩薩等,覺於念異,念無異相;以捨粗分別執著相故,名相似覺。如法身菩薩等,覺於念住,念無住相;以離分別粗念相故,名隨分覺。如菩薩地盡,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心無初相;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
是故,修多羅說:「若有眾生,能觀無念者,則為嚮佛智故。」
又心起者,無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謂無念。是故,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來,念念相續,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若得無念者,則知心相生、住、異、滅,以無念等故,而實無有始覺之異。以四相俱時而有,皆無自立,本來平等,同一覺故。
復次,本覺隨染分別,生二種相,與彼本覺不相捨離。雲何為二?一者、智凈相,二者、不思議業相。
智凈相者:謂依法力熏習,如實修行,滿足方便故。破和合識相,滅相續心相,顯現法身,智淳凈故。此義雲何?以一切心識之相,皆是無明;無明之相,不離覺性;非可壞、非不可壞。如大海水,因風波動,水相、風相,不相捨離,而水非動性。若風止滅,動相則滅,濕性不壞故。如是眾生自性清凈心,因無明風動,心與無明俱無形相,不相捨離,而心非動性。若無明滅,相續則滅,智性不壞故。
不思議業相者:以依智凈相,能作一切勝妙境界。所謂無量功德之相,常無斷絕;隨眾生根,自然相應,種種而現,得利益故。
復次,覺體相者,有四種大義,與虛空等,猶如凈鏡。雲何為四?一者、如實空鏡:遠離一切心境界相,無法可現,非覺照義故。二者、因熏習鏡:謂如實不空。一切世間境界,悉於中現,不出不入,不失不壞,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實性故。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體不動,具足無漏,熏眾生故。三者、法出離鏡:謂不空法,出煩惱礙、智礙。離和合相,淳凈明故。四者、緣熏習鏡:謂依法出離故,遍照眾生之心,令修善根,隨念示現故。
所言不覺義者: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念無自相,不離本覺。猶如迷人,依方故迷;若離於方,則無有迷。眾生亦爾,依覺故迷;若離覺性,則無不覺。以有不覺妄想心故,能知名義,為說真覺;若離不覺之心,則無真覺自相可說。
復次,依不覺故,生三種相,與彼不覺,相應不離。雲何為三?一者、無明業相: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覺則不動,動則有苦,果不離因故。二者、能見相:以依動故能見,不動則無見。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離見則無境界。
以有境界緣故,復生六種相。雲何為六?一者、智相:依於境界,心起分別,愛與不愛故。二者、相續相:依於智故,生其苦樂,覺心起念,相應不斷故。三者、執取相:依於相續,緣念境界,住持苦樂,心起著故。四者、計名字相:依於妄執,分別假名言相故。五者、起業相:依於名字,尋名取著,造種種業故。六者、業繫苦相:以依業受果,不自在故。
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覺相故。
復次,覺與不覺有二種相。雲何為二?一者、同相,二者、異相。
同相者:譬如種種瓦器,皆同微塵性相。如是無漏、無明種種業幻,皆同真如性相。是故,修多羅中,依於此真如義故,說一切眾生本來常住、入於涅盤。菩提之法,非可修相,非可作相,畢竟無得。亦無色相可見;而有見色相者,唯是隨染業幻所作,非是智色不空之性,以智相無可見故。
異相者:如種種瓦器,各各不同。如是無漏、無明,隨染幻差別,性染幻差別故。
復次,生滅因緣者:所謂眾生依心、意、意識轉故。此義雲何?以依阿黎耶識,說有無明。不覺而起,能見、能現、能取境界,起念相續,故說為意。
此意復有五種名。雲何為五?一者、名為業識:謂無明力,不覺心動故。二者、名為轉識:依於動心,能見相故。三者、名為現識:所謂能現一切境界,猶如明鏡現於色像。現識亦爾,隨其五塵對至即現,無有前後;以一切時任運而起,常在前故。四者、名為智識:謂分別染、凈法故。五者、名為相續識:以念相應不斷故;住持過去無量世等善惡之業,令不失故;復能成熟現在、未來苦樂等報,無差違故。能令已經之事,現在忽然而念;未來之事,不覺妄慮。
是故,三界虛偽,唯心所作;離心則無六塵境界。此義雲何?以一切法,皆從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心不見心,無相可得。當知:世間一切境界,皆依眾生無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鏡中像,無體可得。唯心虛妄,以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故。
復次,言意識者:即此相續識。依諸凡夫取著,轉深計我、我所,種種妄執,隨事攀緣,分別六塵,名為意識;亦名分離識;又復說名分別事識。此識,依見、愛煩惱增長義故。
依無明熏習所起識者,非凡夫能知,亦非二乘智慧所覺。謂依菩薩,從初正信發心觀察;若證法身,得知少分;乃至菩薩究竟地,不能盡知,唯佛窮了。何以故?是心從本已來自性清凈,而有無明,為無明所染,有其染心。雖有染心,而常恆不變;是故,此義唯佛能知。所謂心性常無念,故名為不變;以不達一法界,故心不相應,忽然念起,名為無明。
染心者有六種,雲何為六?一者、執相應染:依二乘解及信相應地,遠離故。二者、不斷相應染:依信相應修學方便,漸漸能捨,得凈心地,究竟離故。三者、分別智相應染:依具戒地漸離,乃至無相方便地,究竟離故。四者、現色不相應染:依色自在地,能離故。五者、能見心不相應染:依心自在地,能離故。六者、根本業不相應染:依菩薩盡地,得入如來地,能離故。
不了一法界義者:從信相應地,觀察學斷;入凈心地,隨分得離;乃至如來地,能究竟離故。
言相應義者:謂心念法異,依染凈差別,而知相、緣相同故。不相應義者:謂即心不覺常無別異,不同知相、緣相故。
又染心義者:名為煩惱礙,能障真如根本智故。無明義者:名為智礙,能障世間自然業智故。此義雲何?以依染心,能見、能現,妄取境界,違平等性故。以一切法常靜,無有起相;無明不覺,妄與法違,故不能得隨順世間一切境界種種智故。
復次,分別生滅相者,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粗:與心相應故。二者、細:與心不相應故。又粗中之粗,凡夫境界;粗中之細及細中之粗,菩薩境界;細中之細,是佛境界。
此二種生滅,依於無明熏習而有。所謂依因、依緣。依因者:不覺義故;依緣者:妄作境界義故。若因滅,則緣滅。因滅故,不相應心滅;緣滅故,相應心滅。
問曰:「若心滅者,雲何相續?若相續者,雲何說究竟滅?」答曰:「所言滅者:唯心相滅,非心體滅。如風依水而有動相,若水滅者,則風相斷絕,無所依止;以水不滅,風相相續。唯風滅故,動相隨滅,非是水滅。無明亦爾,依心體而動,若心體滅,則眾生斷絕,無所依止;以體不滅,心得相續。唯癡滅故,心相隨滅,非心智滅。」
復次,有四種法熏習義故,染法、凈法起、不斷絕。雲何為四?一者、凈法:名為真如。二者、一切染因:名為無明。三者、妄心:名為業識。四者、妄境界:所謂六塵。
熏習義者:如世間衣服,實無於香;若人以香而熏習故,則有香氣。此亦如是,真如凈法,實無於染;但以無明而熏習故,則有染相。無明染法,實無凈業;但以真如而熏習故,則有凈用。
雲何熏習起,染法不斷?所謂以依真如法故,有於無明。以有無明染法因故,即熏習真如;以熏習故,則有妄心。以有妄心,即熏習無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覺念起,現妄境界。以有妄境界染法緣故,即熏習妄心,令其念著,造種種業,受於一切身心等苦。
此妄境界熏習義,則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增長念熏習,二者、增長取熏習。
妄心熏習義,則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業識根本熏習:能受阿羅漢、辟支佛、一切菩薩生滅苦故。二者、增長分別事識熏習:能受凡夫業繫苦故。
無明熏習義,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根本熏習:以能成就業識義故;二者、所起見愛熏習:以能成就分別事識義故。
雲何熏習起,凈法不斷?所謂以有真如法故,能熏習無明;以熏習因緣力故,則令妄心厭生死苦、樂求涅盤。以此妄心有厭求因緣故,即熏習真如;自信己性,知心妄動,無前境界,修遠離法。以如實知:無前境界故,種種方便,起隨順行,不取不念,乃至久遠熏習力故,無明則滅。以無明滅故,心無有起;以無起故,境界隨滅。以因緣俱滅故,心相皆盡,名得涅盤,成自然業。
妄心熏習義,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分別事識熏習:依諸凡夫、二乘人等,厭生死苦;隨力所能,以漸趣嚮無上道故。二者、意熏習:謂諸菩薩發心勇猛,速趣涅盤故。
真如熏習義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自體相熏習,二者、用熏習。
自體相熏習者:從無始世來,具無漏法,備有不思議業,作境界之性。依此二義,恆常熏習,以有力故,能令眾生厭生死苦、樂求涅盤;自信己身有真如法,發心修行。問曰:「若如是義者,一切眾生悉有真如,等皆熏習。雲何有信、無信,無量前後差別?皆應一時自知:有真如法,勤修方便,等入涅盤。」答曰:「真如本一,而有無量無邊無明;從本已來,自性差別,厚薄不同,故過恆沙等上煩惱,依無明起差別;我見愛染煩惱,依無明起差別。如是一切煩惱,依於無明所起,前後無量差別,唯如來能知故。又諸佛法有因、有緣,因緣具足,乃得成辦。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無人知,不假方便,能自燒木,無有是處。眾生亦爾,雖有正因熏習之力,若不值遇諸佛、菩薩、善知識等,以之為緣,能自斷煩惱,入涅盤者,則無是處。若雖有外緣之力,而內凈法未有熏習力者,亦不能究竟厭生死苦、樂求涅盤。若因緣具足者:所謂自有熏習之力,又為諸佛、菩薩等,慈悲願護故。能起厭苦之心,信有涅盤,修習善根;以修善根成熟故,則值諸佛、菩薩示教利喜,乃能進趣嚮涅盤道。」
用熏習者:即是眾生外緣之力,如是外緣有無量義。略說二種。雲何為二?一者、差別緣,二者、平等緣。
差別緣者:此人依於諸佛、菩薩等,從初發意始求道時,乃至得佛,於中若見、若念,或為眷屬:父母、諸親,或為給使,或為知友,或為怨家,或起四攝,乃至一切所作無量行緣,以起大悲熏習之力,能令眾生增長善根,若見、若聞,得利益故。此緣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近緣:速得度故;二者、遠緣:久遠得度故。是近、遠二緣,分別復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增長行緣,二者、受道緣。
平等緣者:一切諸佛、菩薩,皆願度脫一切眾生,自然熏習,恆常不捨。以同體智力故,隨應見聞而現作業。所謂眾生依於三昧,乃得平等見諸佛故。
此體用熏習,分別復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未相應:謂凡夫、二乘、初發意菩薩等,以意、意識熏習,依信力故,而能修行。未得無分別心,與體相應故;未得自在業修行,與用相應故。二者、已相應:謂法身菩薩,得無分別心,與諸佛智用相應;唯依法力自然修行,熏習真如,滅無明故。
復次,染法從無始已來,熏習不斷,乃至得佛,後則有斷。凈法熏習,則無有斷,盡於未來。此義雲何?以真如法常熏習故,妄心則滅,法身顯現,起用熏習,故無有斷。
復次,真如自體相者: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無有增減,非前際生、非後際滅,畢竟常恆,從本已來,性自滿足一切功德。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自性清凈心義故、常樂我凈義故、清涼不變自在義故;具足如是過於恆沙不離、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乃至滿足無有所少義故,名為如來藏,亦名如來法身。
問曰:「上說真如,其體平等,離一切相。雲何復說,體有如是種種功德?」答曰:「雖實有此諸功德義,而無差別之相,等同一味,唯一真如。此義雲何?以無分別,離分別相,是故無二。復以何義得說差別?以依業識生滅相示。此雲何示?以一切法本來唯心,實無於念,而有妄心;不覺起念,見諸境界,故說無明。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義故。若心起見,則有不見之相;心性離見,即是遍照法界義故。若心有動,非真識知,無有自性,非常、非樂、非我、非凈,熱惱衰變,則不自在,乃至具有過恆沙等妄染之義;對此義故,心性無動,則有過恆沙等諸凈功德相義示現。若心有起,更見前法可念者,則有所少;如是凈法無量功德,即是一心,更無所念,是故滿足,名為法身如來之藏。」
復次,真如用者:所謂諸佛如來,本在因地,發大慈悲,修諸波羅蜜,攝化眾生,立大誓願:盡欲度脫等眾生界,亦不限劫數,盡於未來。以取一切眾生如己身故,而亦不取眾生相。此以何義?謂如實知:一切眾生及與己身,真如平等、無別異故。以有如是大方便智,除滅無明,見本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議業種種之用,即與真如等,遍一切處。又亦無有用相可得,何以故?謂諸佛如來,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義諦,無有世諦境界,離於施作,但隨眾生見聞得益,故說為用。
此用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依分別事識:凡夫、二乘心所見者,名為應身。以不知轉識現故,見從外來,取色分齊,不能盡知故。二者、依於業識:謂諸菩薩從初發意,乃至菩薩究竟地,心所見者,名為報身。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所住依果,亦有無量種種莊嚴,隨所示現,即無有邊,不可窮盡,離分齊相。隨其所應,常能住持,不毀不失。如是功德,皆因諸波羅蜜等無漏行熏,及不思議熏之所成就,具足無量樂相,故說為報身。
又為凡夫所見者,是其粗色。隨於六道,各見不同,種種異類,非受樂相,故說為應身。復次,初發意菩薩等所見者,以深信真如法故,少分而見,知彼色相莊嚴等事,無來無去,離於分齊。唯依心現,不離真如。然此菩薩,猶自分別,以未入法身位故。若得凈心,所見微妙,其用轉勝,乃至菩薩地盡,見之究竟。若離業識,則無見相。以諸佛法身,無有彼此色相叠相見故。
問曰:「若諸佛法身離於色相者,雲何能現色相?」答曰:「即此法身是色體故,能現於色。所謂從本已來,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故,色體無形,說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故,說名法身遍一切處。所現之色,無有分齊,隨心能示十方世界無量菩薩、無量報身、無量莊嚴,各各差別,皆無分齊,而不相妨。此非心識分別能知,以真如自在用義故。
復次,顯示從生滅門即入真如門:所謂推求五陰,色之與心,六塵境界,畢竟無念。以心無形相,十方求之,終不可得。如人迷故,謂東為西,方實不轉。眾生亦爾,無明迷故,謂心為念,心實不動。若能觀察,知心無念,即得隨順、入真如門故。
對治邪執者:一切邪執,皆依我見;若離於我,則無邪執。是我見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人我見,二者、法我見。
人我見者,依諸凡夫,說有五種。雲何為五?
一者、聞修多羅說:「如來法身,畢竟寂寞,猶如虛空。」以不知為破著故,即謂虛空是如來性。雲何對治?明虛空相是其妄法,體無不實;以對色故有,是可見相,令心生滅。以一切色法,本來是心,實無外色。若無色者,則無虛空之相。所謂一切境界,唯心妄起故有;若心離於妄動,則一切境界滅,唯一真心,無所不遍。此謂如來廣大性智究竟之義,非如虛空相故。
二者、聞修多羅說:「世間諸法,畢竟體空;乃至涅盤、真如之法,亦畢竟空。從本已來自空,離一切相。」以不知為破著故,即謂真如、涅盤之性,唯是其空。雲何對治?明真如法身自體不空,具足無量性功德故。
三者、聞修多羅說:「如來之藏無有增減,體備一切功德之法。」以不解故,即謂如來之藏,有色、心法自相差別。雲何對治?以唯依真如義說故:因生滅染義,示現說差別故。
四者、聞修多羅說:「一切世間生死染法,皆依如來藏而有;一切諸法,不離真如。」以不解故,謂如來藏自體,具有一切世間生死等法。雲何對治?以如來藏從本已來,唯有過恆沙等諸凈功德,不離不斷,不異真如義故。以過恆沙等煩惱染法,唯是妄有,性自本無;從無始世來,未曾與如來藏相應故。若如來藏體有妄法,而使證會永息妄者,則無是處故。
五者、聞修多羅說:「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得涅盤。」以不解故,謂眾生有始。以見始故,復謂如來所得涅盤,有其終盡,還作眾生。雲何對治?以如來藏無前際故,無明之相亦無有始。若說三界外,更有眾生始起者,即是外道經說。又如來藏無有後際,諸佛所得涅盤與之相應,則無後際故。
法我見者:依二乘鈍根故,如來但為說:人無我。以說不究竟,見有五陰生滅之法,怖畏生死,妄取涅盤。雲何對治?以五陰法自性不生,則無有滅,本來涅盤故。
復次,究竟離妄執者:當知:染法、凈法皆悉相待,無有自相可說。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有非無,畢竟不可說相。而有言說者:當知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說引導眾生。其旨趣者,皆為離念,歸於真如。以念一切法,令心生滅,不入實智故。
分別發趣道相者:謂一切諸佛所證之道,一切菩薩發心修行趣嚮義故,略說發心有三種。雲何為三?一者、信成就發心,二者、解行發心,三者、證發心。
信成就發心者: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得信成就,堪能發心?所謂依不定聚眾生,有熏習善根力故;信業果報,能起十善,厭生死苦,欲求無上菩提,得值諸佛,親承供養,修行信心。經一萬劫,信心成就故,諸佛、菩薩教令發心;或以大悲故,能自發心;或因正法欲滅,以護法因緣,能自發心。如是信心成就,得發心者,入正定聚,畢竟不退,名住如來種中,正因相應。
若有眾生善根微少,久遠以來,煩惱深厚,雖值於佛,亦得供養;然起人、天種子,或起二乘種子。設有求大乘者,根則不定,若進、若退。或有供養諸佛,未經一萬劫,於中遇緣,亦有發心。所謂見佛色相,而發其心;或因供養眾僧,而發其心;或因二乘之人教令發心;或學他發心。如是等發心,悉皆不定;遇惡因緣,或便退失、墮二乘地。
復次,信成就發心者,發何等心?略說有三種。雲何為三?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眾生苦故。
問曰:「上說法界一相,佛體無二。何故不唯念真如,復假求學諸善之行?」答曰:「譬如大摩尼寶,體性明凈,而有礦穢之垢。若人雖念寶性,不以方便種種磨治,終無得凈。如是眾生真如之法體性空凈,而有無量煩惱染垢。若人雖念真如,不以方便種種熏修,亦無得凈。以垢無量,遍一切法故;修一切善行,以為對治。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歸順真如法故。
略說方便有四種。雲何為四?一者、行根本方便:謂觀一切法自性無生,離於妄見,不住生死;觀一切法因緣和合,業果不失,起於大悲,修諸福德,攝化眾生,不住涅盤。以隨順法性無住故。二者、能止方便:謂慚愧悔過,能止一切惡法,不令增長。以隨順法性離諸過故。三者、發起善根增長方便:謂勤供養、禮拜三寶,贊嘆、隨喜,勸請諸佛。以愛敬三寶淳厚心故,信得增長,乃能誌求無上之道。又因佛、法、僧力所護故,能消業障,善根不退。以隨順法性離癡障故。四者、大願平等方便:所謂發願:盡於未來,化度一切眾生,使無有余,皆令究竟無余涅盤。以隨順法性無斷絕故。法性廣大,遍一切眾生,平等無二,不念彼此,究竟寂滅故。
菩薩發是心故,則得少分見於法身;以見法身故,隨其願力,能現八種利益眾生。所謂從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於涅盤。然是菩薩未名法身,以其過去無量世來,有漏之業未能決斷。隨其所生,與微苦相應。亦非業繫,以有大願自在力故。
如修多羅中,或說有退墮惡趣者,非其實退,但為初學菩薩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令使勇猛故。又是菩薩一發心後,遠離怯弱,畢竟不畏墮二乘地。若聞: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勤苦難行,乃得涅盤,亦不怯弱;以信知:一切法,從本已來自涅盤故。
解行發心者:當知轉勝。以是菩薩,從初正信已來,於第一阿僧祇劫將欲滿故,於真如法中,深解現前,所修離相。以知:法性體無慳貪故,隨順修行檀波羅蜜;以知:法性無染,離五欲過故,隨順修行屍波羅蜜;以知:法性無苦,離嗔惱故,隨順修行羼提波羅蜜;以知:法性無身心相,離懈怠故,隨順修行毗梨耶波羅蜜;以知:法性常定,體無亂故,隨順修行禪波羅密;以知:法性體明,離無明故,隨順修行般若波羅蜜。
證發心者:從凈心地,乃至菩薩究竟地。證何境界?所謂真如。以依轉識,說為境界;而此證者無有境界,唯真如智,名為法身。是菩薩於一念頃,能至十方無余世界,供養諸佛,請轉法輪。唯為開導、利益眾生,不依文字。或示超地速成正覺,以為怯弱眾生故;或說我於無量阿僧祇劫,當成佛道,以為懈慢眾生故。能示如是無數方便,不可思議。而實菩薩種性、根等,發心則等,所證亦等,無有超過之法。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所行亦有差別。
又是菩薩發心相者,有三種心微細之相。雲何為三?一者、真心:無分別故;二者、方便心:自然遍行利益眾生故;三者、業識心:微細起滅故。
又是菩薩功德成滿,於色究竟處,示一切世間最高大身。謂以一念相應慧,無明頓盡,名一切種智;自然而有不思議業,能現十方,利益眾生。
問曰:「虛空無邊故,世界無邊;世界無邊故,眾生無邊;眾生無邊故,心行差別亦復無邊。如是境界,不可分齊,難知難解。若無明斷,無有心想,雲何能了,名一切種智?」答曰:「一切境界本來一心,離於想念。以眾生妄見境界,故心有分齊;以妄起想念,不稱法性,故不能決了。諸佛如來離於見想,無所不遍,心真實故,即是諸法之性;自體顯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無量方便,隨諸眾生所應得解,皆能開示種種法義,是故,得名一切種智。」
又問曰:「若諸佛有自然業,能現一切處,利益眾生者;一切眾生若見其身、若睹神變、若聞其說,無不得利。雲何世間多不能見?」答曰:「諸佛如來法身平等,遍一切處,無有作意,故說自然;但依眾生心現。眾生心者,猶如於鏡。鏡若有垢,色像不現;如是,眾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現故。」
已說解釋分。次說修行信心分。
是中,依未入正定眾生,故說修行信心。何等信心?雲何修行?略說信心有四種。雲何為四?一者、信根本:所謂樂念真如法故;二者、信佛有無量功德:常念親近、供養、恭敬,發起善根,願求一切智故;三者、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諸波羅蜜故;四者、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樂親近諸菩薩眾,求學如實行故。
修行有五門,能成此信。雲何為五?一者、施門;二者、戒門;三者、忍門;四者、進門;五者、止觀門。
雲何修行施門?若見一切來求索者,所有財物隨力施與,以自捨慳貪,令彼歡喜。若見厄難恐怖危逼,隨己堪任,施與無畏。若有眾生來求法者,隨己能解,方便為說。不應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回嚮菩提故。
雲何修行戒門?所謂不殺、不盜、不淫、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綺語,遠離貪嫉、欺詐、諂曲、嗔恚、邪見。若出家者,為摺伏煩惱故,亦應遠離憒鬧,常處寂靜,修習少欲、知足、頭陀等行;乃至小罪,心生怖畏,慚愧改悔,不得輕於如來所制禁戒;當護譏嫌,不令眾生妄起過罪故。
雲何修行忍門?所謂應忍他人之惱,心不懷報。亦當忍於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法故。
雲何修行進門?所謂於諸善事,心不懈退,立誌堅強,遠離怯弱。當念過去久遠已來,虛受一切身心大苦,無有利益,是故,應勤修諸功德,自利、利他,速離眾苦。復次,若人雖修行信心,以從先世以來,多有重罪惡業障故,為魔、邪諸鬼之所惱亂,或為世間事務種種牽纏,或為病苦所惱;有如是等眾多障礙,是故,應當勇猛精勤,晝夜六時禮拜諸佛,誠心懺悔,勸請、隨喜、回嚮菩提,常不休廢。得免諸障,善根增長故。
雲何修行止觀門?所言止者:謂止一切境界相,隨順奢摩他觀義故。所言觀者:謂分別因緣生滅相,隨順毗缽捨那觀義故。雲何隨順?以此二義漸漸修習,不相捨離,雙現前故。
若修止者: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無相,念念不生、念念不滅。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後以心除心。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是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既復此心亦無自相,念念不可得。若從坐起,去來、進止,有所施作,於一切時,常念方便,隨順觀察。
久習純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漸漸猛利,隨順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煩惱,信心增長,速成不退。唯除疑惑、不信、誹謗、重罪、業障、我慢、懈怠,如是等人所不能入。
復次,依如是三昧故,則知法界一相。謂一切諸佛法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即名一行三昧。當知:真如是三昧根本;若人修行,漸漸能生無量三昧。
或有眾生,無善根力,則為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亂。若於坐中,現形恐怖,或現端正男女等相;當念唯心,境界則滅,終不為惱。或現天像、菩薩像,亦作如來像,相好具足。或說陀羅尼,或說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或說平等、空、無相、無願,無怨無親,無因無果,畢竟空寂,是真涅盤。或令人知宿命過去之事,亦知未來之事,得他心智,辯才無礙,能令眾生,貪著世間名利之事。又令使人數嗔、數喜,性無常准。或多慈愛,多睡多病,其心懈怠。或卒起精進,後便休廢,生於不信,多疑多慮。或捨本勝行,更修雜業。若著世事種種牽纏,亦能使人得諸三昧少分相似,皆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或復令人,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住於定中,得自然香美飲食,身心適悅,不饑不渴,使人愛著。或亦令人食無分齊,乍多乍少,顏色變異。以是義故,行者常應智慧觀察,勿令此心墮於邪網。當勤正念,不取不著,則能遠離是諸業障。
應知:外道所有三昧,皆不離見、愛、我慢之心,貪著世間名利、恭敬故。真如三昧者:不住見相、不住得相,乃至出定亦無懈慢,所有煩惱,漸漸微薄。若諸凡夫不習此三昧法,得入如來種性,無有是處。以修世間諸禪、三昧,多起味著,依於我見,繫屬三界,與外道共。若離善知識所護,則起外道見故。
復次,精勤專心修學此三昧者,現世當得十種利益。雲何為十?一者、常為十方諸佛、菩薩之所護念;二者、不為諸魔、惡鬼所能恐怖;三者、不為九十五種外道、鬼神之所惑亂;四者、遠離誹謗甚深之法,重罪業障漸漸微薄;五者、滅一切疑、諸惡覺觀;六者、於如來境界,信得增長;七者、遠離憂悔,於生死中,勇猛不怯;八者、其心柔和,捨於憍慢,不為他人所惱;九者、雖未得定,於一切時、一切境界處,則能減損煩惱,不樂世間;十者、若得三昧,不為外緣一切音聲之所驚動。
復次,若人唯修於止,則心沈沒。或起懈怠,不樂眾善,遠離大悲,是故修觀。
修習觀者:當觀:一切世間有為之法,無得久停,須臾變壞。一切心行,念念生滅,以是故苦。應觀:過去所念諸法,恍惚如夢;應觀:現在所念諸法,猶如電光;應觀:未來所念諸法,猶如於雲,忽爾而起。應觀:世間一切有身,悉皆不凈,種種穢汙,無一可樂。
如是,當念:一切眾生,從無始世來,皆因無明所熏習故,令心生滅,已受一切身心大苦,現在即有無量逼迫,未來所苦亦無分齊,難捨難離,而不覺知;眾生如是,甚為可湣。作此思惟,即應勇猛,立大誓願,願令我心,離分別故,遍於十方,修行一切諸善功德,盡其未來,以無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惱眾生,令得涅盤第一義樂。以起如是願故,於一切時、一切處,所有眾善,隨己堪能,不捨修學,心無懈怠。
唯除坐時,專念於止;若余一切,悉當觀察:應作、不應作。
若行、若住、若臥、若起,皆應止觀俱行。所謂雖念:諸法自性不生,而復即念:因緣和合,善惡之業,苦樂等報,不失不壞。雖念:因緣善惡業報,而亦即念:性不可得。
若修止者,對治凡夫住著世間,能捨二乘怯弱之見。若修觀者,對治二乘不起大悲狹劣心過,遠離凡夫,不修善根。以此義故,是止觀二門,共相助成,不相捨離。若止觀不具,則無能入菩提之道。
復次,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於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諸佛,親承供養。懼謂信心難可成就,意欲退者;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以專意念佛因緣,隨願得生他方佛土,常見於佛,永離惡道。如修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回嚮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
已說修行信心分,次說勸修利益分。
如是,摩訶衍諸佛秘藏,我已總說,若有眾生,欲於如來甚深境界,得生正信,遠離誹謗,入大乘道;當持此論,思量、修習,究竟能至無上之道。
若人聞是法已,不生怯弱,當知:此人定紹佛種,必為諸佛之所授記。假使有人,能化三仟大仟世界滿中眾生,令行十善;不如有人,於一食頃,正思此法,過前功德,不可為喻。復次,若人受持此論,觀察、修行,若一日一夜,所有功德,無量無邊,不可得說。假令十方一切諸佛,各於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嘆其功德,亦不能盡。何以故?謂法性功德無有盡故;此人功德,亦復如是,無有邊際。
其有眾生,於此論中,毀謗不信,所獲罪報,經無量劫,受大苦惱。是故,眾生但應仰信,不應誹謗。以深自害,亦害他人;斷絕一切三寶之種。以一切如來,皆依此法,得涅盤故;一切菩薩,因之修行,入佛智故。
當知:過去菩薩,已依此法,得成凈信;現在菩薩,今依此法,得成凈信;未來菩薩,當依此法,得成凈信;是故,眾生應勤修學。
諸佛甚深廣大義,我今隨順總持說,
回此功德如法性,普利一切眾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