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八卷。唐·般若譯。略稱《本生心地觀經》、《心地觀經》。收在《大正藏》第三冊。內容敘述佛陀在王捨城耆阇崛山中,為文殊等諸大菩薩開示出家住阿蘭若者,如何觀心地、滅妄想,而成佛道之事。 ... [ 詳細介紹 ]

簡介

全書計分序品、報恩品、厭捨品、無垢性品、阿蘭若品、離世間品、厭身品、波羅蜜多品、功德莊嚴品、觀心品、發菩提心品、成佛品、囑纍品等十三品。
本經的成立繫以《般若》、《維摩》、《法華》、《華嚴》、《涅盤》等大乘佛教思想為基礎,而建立三界唯心唯識說。在實踐方面,本經主張彌勒信仰,按經中所述也可隨意往生十分方凈土,教人應持守瑜伽、梵網等大乘戒,併勸修《真實經》等所說的三密修行。保留部分以欲望克欲望的勸解理念。是佛教歴史上的一部經典著作。
關於本經的成立年代,從經中的內容看來,應是在世親之後。又根據本經的禦制序文所載,其原典繫唐高宗時,師子國所獻。其制作年代應是在西元五、六百年左右。此經梵本繫唐高宗時代之師子國王所獻,逮元和年間,始由般若三藏等八人奉詔譯之,復由諫議大夫孟蘭等四人修飾而成。 [1] 
本經自古以來,即以經中有關於四恩之思想而馳名。在此之前,雖也有若幹報恩說,但都只是片斷的。像本經這麽有繫統敘述的,尚不多見。但本經併不只是述說實際道德的四恩而已,經中也含有甚深的教理,以及修道生活上的主張。又,經中不僅教示在無人之靜處,持戒及修十度,併勸勉應依禪定觀心;此亦正是本經所以名為《心地觀經》的原因。如〈觀心品〉雲(大正3·327a):‘善男子!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究竟沈淪。眾生之心猶如大地,五谷五果從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惡五趣,有學無學獨覺菩薩及於如來。以是因緣,三界唯心,心名為地。’

心地觀

當知一切諸法皆從心地而生,皆從心地而起。在攝境歸心、攝用歸體、攝事歸理、攝相歸性的看法上,無論那項事,他的出發點都歸於心。‘一切唯心造’,三界之中無一法而不以心為主的。本經的〈觀心品〉裏說:‘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譬如萬物皆從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惡五趣、有學無學、獨覺、菩薩及於如來,以是因緣三界唯心。’成佛果是此心,迷於生死苦海也是此心。總之,三界上下法,唯此一心作。此心普遍於一切諸法之中,能有變生轉現的功能,所以以地喻心,而心名為地。
然在此中以地喻心者,可有兩種意義:
(1)能生:此心能生一切世出世間善惡因果,乃至菩薩一切無漏諸法,如大地之一切草木叢林,皆依大地而生長。
(2)所依:如江河漢海一切之水,五嶽仟巒一切之山,及動物、植物與人類所應用之器具種種,一切皆以大地為所依而住;心亦如是,能為一切法之所依止。有此能生、所依二義,所以喻心以地,曰心地。
依此,可以明白觀察心地是怎樣的緊要了。假若觀心而了知即心自性之諸法實相者,則了知心心所法,無內無外亦無中間,於諸法中求不可得,故心性本空,不生不滅,無來無去,無有上下差別之相,平等平等。以善觀不善觀之不同,於是有佛與異生的差別,以諸差別之事由心而起,依心而住,若能善觀心者,則能通達諸法之相,亦能究竟解脫。如經雲:‘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若能如此如實觀察,名之曰心地觀。所以若人善觀於心,了知心之本性,即能如實了知一切諸法實性,所謂不生不滅,不垢不凈,本來寂靜,自性涅盤。若人善觀於心,亦即能了達世出世間一切因果邪正;能了達世出世間一切因果邪正,即能了知諸法法相;若了知諸法法相,即能依如實了解而修集福智,乃至即能證得究竟之涅盤,依此義故說心地觀。此心地觀即是本經之宗旨,亦即是觀大乘之境,修大乘之行,乃至證大乘之果。也就是釋迦牟尼佛本生諸事之說明。

根本主張

自古以來,《心地觀經》是以說四恩著名的經典。在本經之前,雖有種種片斷的報恩說,但皆不如本經有繫統。此即是本經中心思想歸於四恩說的理由。本經雖說四恩,但併不僅止於實際道德面嚮,還包含深奧的教理問題及修道生活上的論議、主張。
本經對修道生活的根本主張,即是大乘的出家修行論;而其思想的根據則歸於唯心論,其理由如下所述。
〈序品第一〉無特別的記述,故暫且不述。〈報恩品第二〉佛首先說:‘一切眾生遠離大乘菩薩行願。’其次,五百長者言:‘我等不樂大乘諸菩薩行,亦不喜聞苦行音聲,所以者何?一切菩薩所修行願,皆悉不是知恩報恩。……不如趣嚮二乘道果。’於是,佛為有退轉心的眾生示一切有恩之德,說四恩。既聞得四恩之趣,則應如何報之?這就要行三種波羅蜜。因此,卷第二的結論必待於〈波羅蜜品第八〉才出現。卷第三不過是以偈頌重覆卷第二的長行,因此無特別可記之事。唯一附加上的內容是提及王者乃是於過去世修三聚凈戒的結果,故每個人必須懺悔滅罪,作一個持戒的人。
〈厭捨品第三〉提及:‘汝無垢稱以清凈心為善業根,以不善心為惡業根;心清凈故世界清凈,心雜穢故世界雜穢;我佛法中以心為主,一切諸法無不由心’與羅什譯的《維摩經》〈佛國品第一〉之文一致(大正14·538c)。本品又舉維摩之德如下:‘如是白衣雖不出家,已具無量無邊功德’,這相當於《維摩經》〈方便品第二〉所述(大正14·539a)。除沿用《維摩經》的經義外,尚沿用佛對六群惡性比丘的說法,說即使身居聚落,若行大慈,則是真遠離。
引用這些經文意義何在?值得註意的是本經引用此二文併非當作肯定的材料,實際上是為了要破在家修行論。即為了說明過去時,佛雖贊維摩在家佛教,但事實上在家修行是具有很多缺點的,終究必須走出家修行之路。那麽,出家修行為何?於是整部經大半致力於詳述出家修行的殊勝。
此處簡述本經的大要:〈報恩品〉的使命是卻小乘,闡明大乘。〈厭捨品〉的主旨在說明在家佛教的缺點,傾嚮於出家佛教。後面各品內容經義均在禮贊教導出家佛教。由此可知本經的根本立足點在於大乘的出家修行論。
蓋《維摩經》等在家修行論的新大乘運動勃興,年代既久,《維摩經》中所見的新鮮的生命力很快就喪失,形成藉著在家佛教之名但實際卻呈現腐敗墮落的狀態,這時新的反動運動──出家修行論或戒律信仰擡頭是很自然的事,本經就是此潮流中的一產物。
本經既立基於大乘的出家修行論,在實際修行上則教人要住阿蘭若無人僻靜之處,依持戒、十度及禪定觀心。此即《心地觀經》立名之由來。至於要如何觀心呢?就形成了所詮空不可得之心外無物的唯心論。如〈觀心品第十〉所述:‘善男子!三界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心者究竟沈淪。眾生之心猶如大地,五谷五果從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惡五趣、有學、無學、獨覺、菩薩及於如來。以是因緣,三界唯心,心名為地。’如虛空心、如猿猴心、無內無外無中間心,即三界之地,離此無菩提心,也無身口意三密的修行。(中略)

包含問題

由某一角度言,本經的根本主張在於鼓勵出家修行、戒律信仰及觀心論。然而換另一個觀點而言,則整部經均論述報恩之事。〈功德莊嚴品〉雲:‘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以清凈心供養如是住阿蘭若真善佛子,所獲福德無量無邊。若復有人以眾珍寶供養悲母,所獲功德亦無差別。’由此可知,實際上貫穿本經首尾的理論歸結於報恩說。那麽,出家與在家修行兩說如何調和呢?基於唯心唯識思想的基礎,勸令出家眾實修戒、定、慧三學;對在家眾勸令供養悲母,二者立場不同卻可併存不悖。
總之,本經含有《般若》、《維摩》、《法華》、《華嚴》、《涅盤》、《賢劫》、《觀普賢行法》、《諸佛境界攝真實》、《梵網》、《首楞嚴三昧》、《彌勒上生》等諸經的思想觀點,併以《瑜伽》、《攝大乘》、《唯識》諸論為其基礎。此外,本生譚中也含有不少的經典。例如,〈流水長者的本生〉繫依據《金光明經》,〈九劫超越〉依據《婆沙論》,〈屍毗王〉、〈薩埵王子〉、〈金色大鹿王〉、〈慈力王〉等依據《六度集經》、《本生鬘論》等,可見本經繫成立於印度大乘佛教末期,是以一切佛教為背景。
由以後的佛教來看,本經中不管是法華繫、華嚴繫、唯識繫、唯心繫、一乘或三乘、大乘或小乘、顯教或密教、瑜伽戒或梵網戒、如來藏或阿賴耶識、真如或無漏種子皆無滯礙地相接。即使就印度末期的大乘思想而言,也是極好的範本。其中有關本有無漏種子的問題或是大乘戒授受作法的問題也有更充分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