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 決疑品 

《六祖壇經》,佛教經典,亦稱《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簡稱《壇經》。禪宗六祖慧能說,其弟子法海集錄。是禪宗的主要經典之一。經文主要記載慧能的生平事跡和言教。根據「自性本清凈」之說,宣揚「明心見性」「頓悟成佛」的基本思想。《壇經》的思想對禪宗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國佛教著作被尊稱為「經」的,僅此一部。

      有一天,韋刺史為惠能大師設大會齋,吃過齋飯,韋刺史恭請大師登上法座,自己和官僚、信眾們整肅儀容,向大師再行禮拜,問道:“弟子們聽和尚說法,實在是微妙得不可思議。現在我有些疑問,希望和尚大發慈悲,特別為我們解釋說明!”

  大師說:“有甚麼疑問就立刻提出來,我當為你們解說。”

  韋刺史說:“和尚所說的法,豈不是達摩祖師的宗旨嗎?”

  大師說:“是的。”

  韋刺史說:“弟子聽說達摩祖師當年化導梁武帝時,武帝問:‘朕一生中建造寺廟,敕度僧人,佈施財物,廣設齋會,有甚麼功德呢?’達摩祖師說:‘實在說並沒甚麼功德。’弟子不明白這個道理,希望和尚為我解說!”

  大師說:“實在沒有甚麼功德可說。你們不要懷疑先聖的話!梁武帝心存邪見,沒有認識真正的法性。建造寺廟,敕度僧人,佈施設齋,這隻是在求有漏的人天福報,不可將這福報當做功德。因為功德原本就在法身之中,不在修福的事相上求。”

  大師又說:“能認識自性就是功,能等視一切眾生就是德。念念之間沒有滯礙,常能見到真如本性的真實妙用,這就叫做功德。內心謙虛卑下就是功,外面依禮而行就是德;從真如自性中建立萬法就是功,心體遠離一切妄念就是德;念念不離自性就是功,應用萬端而不染著就是德。如果要尋求功德法身,隻要依照這樣去 做,就是真正的功德。如果真是修功德的人,心裡就不會輕慢他人,而能普遍尊敬一切眾生。如果心中經常輕慢他人,我執沒有斷除,自然不會有功;自己的心性虛妄不實,自然沒有德;這是因為我執未除,自高自大而常常輕視一切的緣故。善知識!念念不間斷就是功,心行平直就是德;自修心性就是功,自修身行就是德。善 知識!功德必須向內見到自性,而不是藉著佈施供養所能求得到的,所以福德與功德是不同的。梁武帝不認識這個真理,無法契入,並不是我們的祖師有瞭過錯。”

  韋刺史又問道:“弟子常見一般出傢或在傢的人稱念阿彌陀佛名號,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請和尚解說,這樣的修行是否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希望和尚為我破除心中的疑惑!”

  大師說:“請韋史君用心聽!我為你解說。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城中,宣說西方接引化度的經文,很清楚地指出西方凈土去此不遠。若依相上說,西方距離我們娑婆世界有十萬八千裡,這十萬八千裡其實就是象征眾生的十惡八邪,因為十惡八邪的障隔,所以便說西方遙遠。說西方凈土遙遠,是為根性下劣的一般人隨相而說 的;說西方凈土很近,是為根性銳利的上智人隨性而說的。人的根性雖有利鈍兩種,但佛法並沒有兩樣。因為眾生有迷和悟的差別,所以見性就有時間上遲速的不同。執迷的人著相念佛求生西方凈土,覺悟的人隻求凈化自己的心,所以佛說:‘隨著自心清凈,自然佛土清凈。’

  使君!東方人隻要能使心清凈,就沒有罪業;反過來說,即使是西方人,如果心不清凈,一樣是有罪過的。東方人造瞭罪業,就想念佛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那麼西方人造瞭罪,念佛要求生到那一個國土去呢?凡夫愚人不能瞭悟自性,不認識自己身中自有凈土,於是發願往生東方或西方;覺悟的人到那裡都一樣是凈土。所 以佛說:‘隨身所住之處常得安樂。’

  使君!隻要心地沒有不善,西方極樂世界就離我們不遠;如果心地不善,念佛求願往生也難以到達。現在我勸各位善知識,首先要除去十惡,就等於行瞭十萬裡路;然後再除去八邪,就又走瞭八千裡;念念都能見到自己的本性,經常使自己行為平坦正直,那麼到達西方凈土就像彈指般一樣的快速,就能見到阿彌陀佛瞭。

  使君!隻要你能常行十善,又何須更求往生呢?如果不斷除造十惡的心,有那一尊佛會來迎接你往生凈土呢?如果能瞭悟無生無滅的頓教法門,要見西方凈土隻在剎那之間;不能瞭悟,念佛求願往生,則西方路途遙遠,如何能夠到達呢?我要為各位在一剎那間把西方移到這裡來,而且當下便能見到,你們各位願意一見西方 凈土嗎?”

  大眾一起向惠能大師頂禮說:“如果能夠在這裡就見到西方凈土,又何必再另求往生西方呢?希望和尚慈悲,方便示現西方凈土,讓大傢都能得見!”

  惠能大師說:“各位!世間上的人,自己的色身就如同一座城,眼、耳、鼻、舌諸根好比是城門;在外面有五座門,裡面有一座意門,心就是土地,性就是國王,性王就住在心地上。自性不離心地,國王就存在;自性離開瞭心地,國王也就不存在。所以自性若在,則身心俱存;性若離,則身心俱壞。要作佛,須向自性中 求,切莫向身外去求作佛!自性若迷,就是眾生;自性若覺,就是佛。心存慈悲,自身就是觀音菩薩;能夠喜舍,自身就是大勢至菩薩;能凈化身心,自身就是釋迦牟尼佛;心地平等正直,自身就是阿彌陀佛。

  心中分別人我,就是為自己瞭一座障礙正道的須彌山;心裡起瞭貪欲邪念,就是波濤洶湧的大海水;無明煩惱,就是翻滾的波浪;心存毒害,就是兇猛的惡龍;心地虛偽狂妄,就是擾人的鬼神;常在塵勞中奔波,就如同魚鱉;貪瞋熾然,就等於自造地獄;愚癡不化,就等於無知的畜生。

  善知識!經常修行十善,天堂便能現前;除去人我分別,須彌山便會崩倒;息去貪欲心,海水就會枯竭;煩惱不生,波浪就會平息;忘卻毒害之心,魚龍便會絕跡。於是自己心地上的真如覺性自然就會放大光明,外照六根門頭清凈無染,能破欲界六天的欲業;內照自心本性,即能消除貪瞋癡三毒,地獄等罪業也能同消滅。 如此內外光明澄徹,就如同清凈的西方極樂凈土一樣,如果不作這樣的修行,如何能到西方極樂世界呢?”

  大傢聽瞭惠能大師的開示,洞然明白,照見自性,於是向六祖恭敬頂禮,同聲贊歎說:“好極瞭!”又高唱道:“普願法界一切眾生,聽聞的人都能立即覺悟。”

  大師說:“善知識!如果想要修行學佛,在傢也是可以,不一定要出傢住寺。在傢人如果能夠依法修行,就好像東方人心地善良;出傢住寺不能依法修行,就好像西方人心地不善。隻要自心能夠清凈,就是自性的西方極樂世界。”

  韋刺史又問:“在傢人要如何修行呢?願和尚教導我們!”

  大師說:“我為大傢說一首無相頌,隻要依此修行,就好像經常與我同在一處;如果不這樣修行,即使剃發出傢,在修道上又有甚麼益處呢?”偈頌說:

  心地平等何須煩勞持戒?行為正直那裡還用修禪?

  知道報恩就能孝養父母,明白義理就能上下相憐。

  懂得謙讓就能尊卑和睦,能夠忍辱就能制止眾惡。

  若能如鉆木取火般勤修,污泥之中定能生出紅蓮。

  苦口的常是治病的良藥,逆耳的必是利行的忠言。

  改正過失必定能生智能,維護短處必定心內非賢。

  日常生活中常利益他人,成道不是隻由佈施錢財。

  菩提隻需要向內心尋覓,何必徒勞向外求取玄妙?

  聽我說偈之後依此修行,西方極樂凈土就在目前。

  惠能大師又說:“善知識!大傢都要依照偈頌修行,來見取真如自性,直接瞭當成就佛道,時間不會等待人的。大傢現在暫且散會,我要回曹溪去瞭,大傢如果有疑問,就到曹溪來問我。”

  當時,韋刺史、官員以及在法會中聽講的善男信女們,各自都心開意解,有所領悟,並且信受不疑,決心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