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 第六卷

《增壹阿含經》51卷,從1法而至11法 ,宣說法數,故名增壹

  增壹阿含經 第六卷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利養品第十三

  (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受人利養甚為不易。令人不得至無為之處。所以然者。若修羅陀比丘不貪利養者。終不於法中。舍三法衣而作居傢

  修羅陀比丘大作阿練若行。到時乞食。一處一坐。或正中食。樹下露坐。樂閑居之處。著五納衣。或持三衣。或樂塚間。勤身苦行。行此頭陀。是時。修羅陀比丘常受蒲呼國王供養。以百味之食。日來給與

  爾時。彼比丘意染此食。漸舍阿練若行。到時乞食。一處一坐。正中食。樹下露坐。閑居之處。著五納衣。或持三衣。或樂塚間。勤身苦體。盡舍此已。去三法衣。還為白衣。屠牛殺生。不可稱計。身壞命終。生地獄中。諸比丘。以此方便。知利養甚重。令人不得至無上正真之道。若未生利養。制令不生。已生。求方便使滅。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滅一法。我證汝等成果神通。諸漏得盡。雲何為一法。所謂味欲。是故。諸比丘。當滅此味欲。我證汝等成神通果。諸漏得盡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眾生著此味  死墮惡趣中

  今當舍此欲  便成阿羅漢

  是故。諸比丘。常當舍此味著之想。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於舍衛城內。有一長者。適喪一子。甚愛敬念。未曾能舍。彼見子死。便生狂惑。周旋往來。不停一處。若見人時。便作是語。頗有見我兒乎

  爾時。彼人漸漸往至祇洹精舍。到世尊所。在一面住。爾時。彼人白世尊曰。瞿曇沙門。頗見我兒乎

  世尊告長者曰。何故顏貌不悅。諸根錯亂

  爾時。長者報瞿曇曰。焉得不爾。所以然者。我今唯有一子。舍我無常。甚愛敬念。未曾離目前。哀愍彼子。故令我生狂。我今問沙門。見我兒耶

  世尊告曰。如是。長者。如汝所問。生.老.病.死。世之常法。恩愛離苦.怨憎會苦。子舍汝無常。豈得不念乎

  爾時。彼人聞世尊所說。不入其懷。便舍而退去。前行見人。復作是語。沙門瞿曇說言曰。恩愛分別。便有快樂。如沙門所說。為審爾不

  前人對曰。恩愛別離。有何樂哉

  當於爾時。去舍衛城不遠。有眾多人而共博戲。爾時。彼人便作是念。此諸男子聰明智慧。無事不知。我今當以此義問彼諸人

  爾時。即詣博戲所。問眾人曰。沙門瞿曇向我說曰。恩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此者快樂。諸人等今於意雲何

  是時。諸博戲者報斯人曰。恩愛別離。有何樂哉。言快樂者。此義不然

  是時。彼人便作是念。審如來言終不虛妄。雲何恩愛別離。當有樂耶。此義不然

  爾時。彼人入舍衛城。至宮門外稱。沙門瞿曇而作是教。恩愛別離.怨憎之會。此者快樂

  爾時。舍衛城及中宮內。普傳此語。靡不周遍。當於爾時。大王波斯匿及摩利夫人。共在高樓之上相娛樂戲。爾時。王波斯匿告摩利夫人曰。沙門瞿曇審有斯語。恩愛離別.怨憎之會。此皆快樂

  夫人報曰。吾不從如來聞此言教。設當如來有此教者。事亦不虛

  王波斯匿告曰。猶如師教弟子。為是.舍是。弟子報言。如是。大師。汝今摩利亦復如是。彼瞿曇沙門雖作是說。汝應作是言。如是不異。無有虛妄。然卿速去。不須在吾前立

  爾時。摩利夫人語竹膊婆羅門曰。汝今往詣祇洹精舍。到如來所。持我名字。跪如來足。復以此義具白世尊雲。舍衛城內及中宮人有此言論。沙門瞿曇言恩愛別離.怨憎合會。此皆快樂。不審世尊有此教耶。若世尊所有說者。汝善承受。還向我說

  是時。竹膊婆羅門受夫人教敕。尋往至祇洹精舍。到世尊所。共相問訊。共相問訊已。在一面坐

  時。彼梵志白世尊曰。摩利夫人禮世尊足。問訊如來興居輕利。遊步康強乎。訓化盲冥。得無勞耶

  復作是語。此舍衛城內普傳此言。沙門瞿曇而作是教。恩愛別離.怨憎之會。此樂快哉。不審世尊有是言教耶

  爾時。世尊告竹膊婆羅門曰。於此舍衛城內。有一長者喪失一子。彼念此子。狂惑失性。東西馳走。見人便問。誰見我子。然婆羅門。恩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此皆無有歡樂。昔日此舍衛城中。復有一老母無常。亦復狂惑不識東西。復有一老父無常。亦復有兄弟姊妹皆悉無常。彼見此無常之變。生狂失性不識東西。婆羅門。昔日此舍衛城中有一人。新迎婦。端正無雙。爾時。彼人未經幾時。便自貧窮。時。彼婦父母見此人貧。便生此念。吾當奪女更嫁與餘人。彼人竊聞婦傢父母欲奪吾婦。更嫁與餘傢。爾時。彼人衣裡帶利刀。便往至婦傢。當於爾時。彼婦在墻外紡作。是時。彼人往至婦父母傢問。我婦今為所在。婦母報言。卿婦在墻外陰中紡作。爾時。彼人便往至婦所。到已。問婦曰。雲卿父母欲奪汝更餘嫁耶。婦報言。信有此語。然我不樂聞此言耶。爾時。彼人即拔利劍。取婦刺殺。復取利劍。自刺其腹。並復作是語。我二人俱取死。婆羅門。當以此方便。知恩愛別離.怨憎會苦。此皆愁憂。實不可言

  爾時。竹膊婆羅門白世尊曰。如是。世尊。有此諸惱。實苦不樂。所以然者。昔我有一子。舍我無常。晝夜追憶。不離心懷。時我念兒。心意狂惑。馳走東西。見人便問。誰見我兒。沙門瞿曇今所說者。誠如所言。國事煩多。欲還所止

  世尊告曰。今正是時

  竹膊婆羅門即從坐起。繞佛三匝而去。往來至摩利夫人所。以此因緣具白夫人

  時。摩利夫人復至波斯匿王所。到已。白大王曰。今欲有所問。唯願大王事事見報。雲何。大王。為念琉璃王子不

  王報言。甚念。愛愍不去心首

  夫人問曰。若當王子有遷變者。大王。為有憂也

  王復報言。如是。夫人。如汝所言

  夫人問曰。大王當知。恩愛別離。皆興愁想。雲何。大王。為念伊羅王子乎

  王報言。我甚愛敬

  夫人問曰。大王。若當王子有遷變者。有愁憂耶

  王報言。甚有愁憂

  夫人報言。當以此方便。知恩愛別離。無有歡樂。雲何。大王。念薩羅陀剎利種不

  王報言。甚愛敬念

  夫人言。雲何。大王。若使薩羅陀夫人有變易者。大王為有憂耶

  王報言。吾有愁憂

  夫人言。大王。當知恩愛別離。此皆是苦

  夫人言。王念我不

  王言。我愛念汝

  夫人言。設當我身有變易者。大王有愁憂乎

  王言。設汝身有變易。便有愁憂

  大王。當以此方便。知恩愛別離.怨憎合會。無歡樂心

  夫人言。雲何。大王。念迦屍.拘薩羅人民乎

  王言。我甚愛念迦屍.拘薩羅人民

  夫人言。迦屍.拘薩羅人民設當變易者。大王有愁憂乎

  王言。迦屍.拘薩羅人民當有變易者。我命不存。況言愁憂乎。所以然者。我因迦屍.拘薩羅國人民力。當得自存。以此方便。知命尚不存。何況不生愁憂乎

  夫人言。以此知之。恩愛別離。皆有此苦。無有歡樂

  爾時。王波斯匿右膝著地。叉手合掌而向世尊。作是說。甚奇。甚奇。彼世尊而說此法。若當彼沙門瞿曇來者。爾乃可得共言論

  復語夫人。自今以後。當更看汝勝於常日。所著服飾與吾無異

  爾時。世尊聞摩利夫人與大王立此論本。告諸比丘。摩利夫人甚大聰明。設當王波斯匿問我此語者。我亦當以此義向彼王說之。如夫人向王所說而無有異

  又告諸比丘。我聲聞中第一得證優婆斯。篤信牢固。所謂摩利夫人是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

  聞如是

  一時。佛在拔隻國屍牧摩羅山鬼林鹿園中

  爾時。那憂羅公長者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須臾。退坐白世尊曰。我今年朽。加復抱病。多諸憂惱。唯願世尊隨時教訓。使眾生類長夜獲安隱

  爾時。世尊告長者曰。如汝所言。身多畏痛。何可恃怙。但以薄皮而覆其上。長者當知。其有依憑此身者。正可須臾之樂。此是愚心。非智慧者所貴。是故。長者。雖心有病。令心無病。如是。長者。當作是學

  爾時。長者聞說斯言。從坐起。禮世尊足。便退而去

  爾時。長者復作是念。我今可往至尊者舍利弗所問斯義。舍利弗去彼不遠。在樹下坐。是時。那優羅公往至舍利弗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是時。舍利弗問長者。顏貌和悅。諸根寂靜。必有所因。長者。故當從佛聞法耶

  時。長者白舍利弗言。雲何。尊者舍利弗。顏貌焉得不和悅乎。所以然者。向者世尊以甘露之法。溉灌胸懷

  舍利弗言。雲何。長者。以甘露之法。溉灌胸懷

  長者報言。於是。舍利弗。我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我白世尊曰。年朽長大。恒抱疾病。多諸苦痛。不可稱計。唯願世尊分別此身。普使眾生。獲此安隱。爾時。世尊便告我言。如是。長者。此身多諸衰苦。但以薄皮而覆其上。長者當知。其有恃怙此身者。正可有斯須之樂。不知長夜受苦無量。是故。長者。此身雖有患。當使心無患。如是。長者。當作是學世尊以此甘露之法。而見溉灌

  舍利弗言。雲何。長者。更不重問如來此義乎。雲何身有患心無患。雲何身有病心無病

  長者白舍利弗言。實無此辯重問世尊。身有患心有患。身有患心無患。尊者舍利弗必有此辯。願具分別

  舍利弗言。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與汝廣演其義

  對曰。如是。舍利弗。從彼受教

  舍利弗告長者曰。於是。長者。凡夫之人不見聖人。不受聖教。不順其訓。亦不見善知識。不與善知識從事。彼計色為我。色是我所。我是色所。色中有我。我中有色。彼色.我色合會一處。彼色.我色以集一處。色便敗壞。遷移不停。於中復起愁憂苦惱。痛.想.行.識皆觀我有識。識中有我。我中有識。彼識.我識合會一處。彼識.我識以會一處。識便敗壞。遷移不停。於中復起愁憂苦惱。如是。長者。身亦有患。心亦有患

  長者問舍利弗曰。雲何身有患心無患耶

  舍利弗言。於是。長者。賢聖弟子承事聖賢。修行禁法。與善知識從事。親近善知識。彼亦不觀我有色。不見色中有我。我中有色。不見色是我所。我是色所。彼色遷轉不住。彼色以移易。不生愁憂.苦惱.憂色之患。亦復不見痛.想.行.識。不見識中有我。我中有識。亦不見識我所。亦不見我所識。彼識.我識以會一處。識便敗壞。於中不起愁憂.苦惱。如是。長者。身有患而心無患。是故。長者。當作是習。遺身去心。亦無染著。長者。當作是學

  爾時。那憂羅公聞舍利弗所說。歡喜奉行

  (五)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與數千萬眾。前後圍繞而為說法。爾時。江側婆羅門身負重擔。便至世尊所。到已舍擔。一面在世尊所。默然而住。爾時。彼婆羅門作是思惟。今日沙門瞿曇與數千萬眾。前後圍繞而為說法。我今清凈。與沙門瞿曇等無有異。所以然者。沙門瞿曇食好粳糧。種種肴饌。今我食菓蓏以自濟命

  爾時。世尊以知婆羅門心中所念。告諸比丘。其有眾生以二十一結染著心者。當觀彼人必墮惡趣。不生善處。雲何為二十一結。嗔心結.恚害心結.睡眠心結.調戲心結.疑是心結.怒為心結.忌為心結.惱為心結.疾為心結.憎為心結。無慚心結.無愧心結.幻為心結.奸為心結.偽為心結.諍為心結.憍為心結.慢為心結。妒為心結.增上慢為心結.貪為心結。諸比丘。若有人有此二十一結染著心者。當觀其人必墮惡趣。不生善處。猶如白[疊*毛]新衣。久久朽故。多諸塵垢。意欲染成其色。青.黃.赤.黑終不得成。何以故。以有塵垢故。如是。比丘。若有人以此二十一結染著心者。當觀其人必墮惡趣。不生善處

  設復有人無此二十一結染著心者。當知斯人必生天上。不墮地獄中。猶如新凈白[疊*毛]。隨意欲作何色。青.黃.赤.黑必成其色。終不敗壞。所以然者。以其凈故。此亦如是。其有無此二十一結染著心者。當觀其人必生天上。不墮惡趣

  若彼賢聖弟子起嗔恚心結。觀已。便能息之。起恚害心結.起睡眠心結.起調戲心結.起疑心結.起怒心結.起忌心結.起惱心結.起疾心結.起憎心結.起無慚心結.起無愧心結.起幻心結.起奸心結.起偽心結.起諍心結.起憍心結.起慢心結.起妒心結.起增上慢心結.起貪心結

  若彼賢聖弟子無嗔.無恚.無有愚惑。心意和悅。以慈心普滿一方而自娛樂。二方.三方.四方亦爾。四維上下。於一切中。一切亦一切。一切世間以無限無量。不可稱計。心無恚怒而自遊戲。以此慈心。遍滿其中。得歡喜已。心意便正

  復以悲心普滿一方而自娛樂。二方.三方.四方亦爾。四維上下。於一切中。一切亦一切。一切世間以無量無限。不可稱計。心無恚怒而自遊戲。以此悲心。遍滿其中。得歡喜已。心意便正

  復以喜心普滿一方而自娛樂。二方.三方.四方亦爾。四維上下。於一切中。一切亦一切。一切世間。以無量無限不可稱計。心無恚怒而自遊戲。以此喜心。遍滿其中。得歡喜已。心意便正。復以護心普滿一方而自娛樂。二方.三方.四方亦爾。四維上下。於一切中。一切亦一切。一切世間以無量無限不可稱計。心無恚怒而自遊戲。以此護心。遍滿其中。得歡喜已。心意便正

  便於如來所成於信根。根本不移。豎高顯幢。不可移動。諸天.龍.神.阿須倫.沙門.婆羅門。或世人民。於中得歡喜。心意便正。此是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足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禦.天人師。號佛.眾祐。於中得歡喜。心意便正。亦復成就於法。如來法者。甚為清凈。不可移動。人所愛敬。如是智者當作是觀。便於中而得歡喜。亦復成就於眾。如來聖眾甚為清凈。性行純和。法法成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聖眾者。四雙八輩。此是如來聖眾。可愛可貴。實可承事。於中得歡喜。心意便正

  彼復以此三昧。心清凈無瑕穢。諸結便盡。亦無沾污。性行柔軟。逮於神通。便得自識無量宿命事。所從來處。靡不知之。若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成敗劫.不成敗劫.成敗不成敗劫.無數成敗劫.無數不成敗劫。我曾在彼。字某.名某.姓某。如是生.如是食.受如是苦樂。受命長短。從彼終生彼間。從彼終生此間。如是自識無數宿命事

  復以此三昧。心清凈無瑕穢。知眾生心所念之事。彼復以天眼觀眾生類。有生者.有終者。善色.醜色。善趣.惡趣。若好.若醜。隨眾生行所作果報。皆悉知之。或有眾生。身行惡。口行惡。心行惡。誹謗賢聖。邪見造邪見行。身壞命終。生三惡道。趣泥[黍-禾+利]中。或復有眾生。身行善。口行善。意行善。不誹謗賢聖。正見.無有邪見。身壞命終。生天上善處。是謂清凈天眼觀眾生類。有生者.有終者。善色.醜色。善趣.惡趣。若好.若醜。隨眾生行所作果報。皆悉知之

  彼復以此三昧。心清凈無瑕穢。無有結使。心性柔軟。逮於神通。復以漏盡通而自娛樂。彼觀此苦。如實知之。復觀苦習。復觀苦盡。復觀苦出要。如實知之。彼作是觀已。欲漏心得解脫。有漏心.無明漏心得解脫。已得解脫。便得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如是。比丘。賢聖弟子心得解脫。雖復食粳糧.善美種種肴饍。摶若須彌。終無有罪。所以然者。以無欲.盡愛故。以無嗔.盡恚故。以無愚癡.盡愚癡故。是謂比丘中比丘。則內極沐浴已

  爾時。江側婆羅門白世尊曰。瞿曇沙門。可往至孫陀羅江側沐浴

  世尊告曰。雲何。婆羅門。名之為孫陀羅江水

  婆羅門曰。孫陀羅江水是福之深淵。世之光明。其有人物在彼河水浴者。一切諸惡皆悉除盡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此身無數劫  經歷彼河浴

  及諸小陂池  靡不悉周遍

  愚者常樂彼  闇行不清凈

  宿罪內充軀  彼河焉能救

  凈者常快樂  禁戒清亦快

  清者作清行  彼願必果成

  設護不與取  行慈不殺生

  守誠不妄語  心等無增減

  汝今於此浴  必獲安隱處

  彼河何所至  猶盲投乎冥

  爾時。婆羅門白世尊曰。止。止。瞿曇。猶如[身*婁]者得伸。闇者見明。迷者示道。於闇室然明。無目者為作眼目。如是。沙門瞿曇。無數方便說此妙法。願聽為道

  爾時。江側婆羅門即得作道。受具足戒。所以族姓子。出傢學道。修無上梵行。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是時。尊者孫陀羅諦利即成阿羅漢

  爾時。尊者孫陀羅諦利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城耆阇崛山中。與大比丘五百人俱

  爾時。釋提桓因日時已過。向暮便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爾時。釋提桓因即以偈頌問如來義

  能說能宣佈  渡流成無漏

  以渡生死淵  今問瞿曇義

  我觀此眾生  所作福祐業

  造行若幹種  施誰福最尊

  尊今靈鷲山  唯願演此義

  知釋意所趣  亦為施者宣

  四趣造福無  四果具足成

  諸學得跡人  宜信奉其法

  無欲亦無恚  愚盡成無漏

  盡度一切淵  施彼成大果

  諸此眾生類  所作福德業

  造行若幹種  施僧獲福多

  此眾度無量  猶海出珍寶

  聖眾亦如是  演慧光明法

  瞿曇彼善處  能施眾僧者

  獲福不可計  最勝之所說

  爾時。釋提桓因聞佛所說已。即禮佛足。便於彼退而去。爾時。釋提桓因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城耆阇崛山中。與大比丘五百人俱

  爾時。尊者須菩提亦在王舍城耆阇崛山側。別作屋廬而自禪思。爾時。尊者須菩提身得苦患。甚為沉重。便作是念。我此苦痛為從何生。復從何滅。為至何所。爾時。尊者須菩提便於露地而敷坐具。直身正意。專精一心。結跏趺坐。思惟諸入。欲害苦痛

  爾時。釋提桓因知尊者須菩提所念。便以偈敕波遮旬曰

  善業脫諸縛  居在靈鷲山

  今得極重患  樂空諸根定

  速來往問疾  覲省尊上顏

  既得獲大福  種德莫過是

  時。波遮旬對曰。如是。尊者

  爾時。釋提桓因將五百天人及波遮旬。譬如士夫屈伸臂頃。便從三十三天沒。來至靈鷲山中。離尊者須菩提不遠。復以此偈語波遮旬曰

  汝今覺善業  樂禪三昧定

  柔和清凈音  今使從禪坐

  波遮旬對曰。如是

  爾時。波遮旬從釋提桓因聞語已。便調琉璃之琴。前至須菩提所。便以此偈嘆須菩提曰

  結盡永無餘  諸念不錯亂

  諸塵垢悉盡  願速從禪覺

  心息渡有河  降魔度諸結

  功德如大海  願速從定起

  眼凈如蓮花  諸穢永不著

  無歸與作歸  空定速時起

  渡四流無為  善解無老病

  以脫有為災  唯尊時定覺

  五百天在上  釋種躬自來

  欲覲聖尊顏  解空速時起

  爾時。尊者須菩提即從坐起。復嘆波遮旬曰。善哉。波旬。汝今音與琴合。琴與音合。而無有異。然琴音不離歌音。歌音不離琴音。二事共合。乃成妙聲

  爾時。釋提桓因便往至尊者須菩提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釋提桓因白須菩提言。雲何善業所抱患苦有增損乎。今此身病為從何生。身生耶。意生乎

  爾時。尊者須菩提語釋提桓因言。善哉。拘翼。法法自生。法法自滅。法法相動。法法自息。猶如。拘翼。有毒藥。復有害毒藥。天帝釋。此亦如是。法法相亂。法法自息。法能生法。黑法用白法治。白法用黑法治。天帝釋。貪欲病者用不凈治。嗔恚病者用慈心治。愚癡病者用智慧治。如是。釋提桓因。一切所有皆歸於空。無我.無人。無壽.無命。無士.無夫。無形.無像。無男.無女。猶如。釋提桓因。風壞大樹。枝葉雕落。雷雹壞苗。華菓初茂。無水自萎。天降時雨。生苗得存。如是。天帝釋。法法相亂。法法自定。我本所患疼痛苦惱。今日已除。無復患苦

  是時。釋提桓因白須菩提言。我亦有愁憂苦惱。今聞此法無復有愁憂。眾事猥多。欲還天上。已亦有事及諸天事。皆悉猥多

  時。須菩提言。今正是時。宜可時去

  是時。釋提桓因即從坐起。前禮須菩提足。繞三匝而去

  是時。尊者須菩提便說此偈

  能仁說此語  根本悉具足

  智者獲安隱  聞法息諸病

  爾時。釋提桓因聞尊者須菩提所說。歡喜奉行

  調達及二經  皮及利師羅

  竹膞.孫陀利  善業.釋提桓